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 卷一 四十千

聊斋志异 > 卷一 四十千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05-03 13:26 被阅读0次

【原文】

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室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因呼之曰:“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已绝矣。乃以馀赀治葬具而瘗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

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僧曰:“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汝者,乌得子?”盖生佳儿,所以报我之缘;生顽儿,所以取我之债。生者勿喜,死者勿悲也。

【翻译】

新城的王大司马家中,有一个主管账目的仆人,虽然没有官爵,但是家里富有资财。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急匆匆地跑进来,说:“你欠我的四十贯钱,如今应该还清了。”问这个人,这个人也不回答,径直走向内室去了。他睡醒以后,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心中明白这是他前世恶业的果报,就把四十贯钱捆放在一间屋子里,凡是这孩子穿衣吃饭看病买药的钱都从这里支取。过了三四年,他察看了一下屋子里的钱,只剩下了七百文。正好这时乳母抱着孩子来了,在他身旁逗弄小孩玩乐。他于是对孩子呼喊说:“四十贯钱快花光了,你也应该走了。”他话音刚落,孩子突然间眉头紧锁,脸色大变,脖子耷拉下来,眼睛直直地瞪着。再去摸摸孩子,已经断了气。于是,他取出剩下的钱买了埋葬用具把孩子埋葬了。这件事可以当成是对欠债者的告诫。

从前有个老而无子的人,去问高僧这其中的缘故。高僧说:“你不欠别人的,别人又不欠你的,怎么能有儿子呢?”大概生了好儿子,是别人要报答我的善缘;生了顽劣之子,那是别人以此来向我讨还欠债。所以,生了儿子的不必高兴,死了儿子的也不必伤悲。

相关文章

  • 有感于《四十千》

    有感于《四十千》 《聊斋志异》中有个《四十千》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一王大司马,梦到有一人奔入向他讨四十千钱的债。梦...

  • 作为子女,你是来讨债还是来报恩的?

    《聊斋志异》中有个《四十千》的故事,内容如下: 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

  • 《聊斋新译》 卷一 《四十千》

    目录 话说新城县有一姓王的大司马,家有一管账仆从,家衬人值,素来有些积蓄。一夜入梦,见一人奔走相告,“你还欠我四十...

  • 《聊斋志异》短篇集十八 四十千

    蒲松龄 原著 新城县王大司马,有一管帐仆从,家境富裕。他忽梦一人奔跑而入,说:“你欠我四十千钱,今日宜该归...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舌尖上的《聊斋志异 猪婆龙》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四十千

    闲读《聊斋》,又翻到了《四十千》一文,今日阅之,禁不住心中一凛,白毛汗就下来了。 文章不长。说得是旧时山东桓台王大...

  • 白话聊斋志异卷一|7、山魈

    原著:蒲松龄 白话:数峰无语 孙太白曾经说过这件事,他曾祖父以前在南山柳沟寺读书。麦秋时节回家住了十天后,又返回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 卷一 四十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xe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