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同学在微信里艾特我说,决定要早起,她目前是6:30起床,计划实现5:00起床以便高效利用晨读时间。觉得每天4点起床的我很靠谱,想和我一起打卡。
听罢,我呵呵道“同学,我只是一个人的团队,不用打卡。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充当人肉闹钟,进行不定期抽查。”
前行路上若遇到有心精进、一同前行的小伙伴,我表示欢迎。
没一会,她发来一长串文字,担心自己无法一下实现目标,想有个10天的缓冲期,计划从明天起到12月X号的这10天先5:30起床,然后逐渐到位。
当时正在户外遛娃的娃的我,一时语塞。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要指望别人来监督,而且还给了自己充分退后的余地,我想先请问,你是认真的吗?
果不其然,后来我抽查了两次,5:30发去信息,均了无音讯。待到7点,终于收到她姗姗来迟的信息,睡过头了。
时隔一周的周末,早上6点多我又发去“查岗问候”,直到8:30收到回复竟然说周末不纳入她的早起计划!
同学,你若想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那你又何以回报?
因为颜值高就要全世界都给你让路?因为想当然时间就会暂停?因为缺乏自控力,就要旁人为你的错误埋单?
一次两次或许可以,但时间久了,自己编织的白色谎言恐怕只会让你作茧自缚。
人生这场修行,从哭着来到笑着走,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每一次或伟大或低俗或高尚或卑劣的行为其实都围绕着这个初衷。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我们看到关于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两个标准,一是自律,二是懂爱。而早起无疑是一个人是否懂得自律的标志之一,一些习惯颠倒黑白的艺术家的作息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自律的人,犹如老鹰,能时刻紧盯目标,目光炯炯。每一次对目标的精确对焦,俯冲直下,莫不是经过了千百次的自我锤炼。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准确而犀利,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生存。
而自律能带给我们人类什么?秩序井然的生活,克服惰性的喜悦,挑战极限的快感以及实现自我的成就!
我们身边经常不乏这样的人,假装很努力,却从不真付出,道理明白一箩筐,生活依旧无起色;假装社交很广,实则大多只维系着春节群发祝福信息的弱感情,甚至对方早已忘了你,把你拉入了黑名单,你却不自知。
为什么?答案就是表面功夫都是做给别人看到,内心并没有树立起自律的意识,还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巨婴,简而言之,不成熟。
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从不畏惧任何对话。因为他笃定在自己认为对的路上,不断升级的认知让他变得更加靠谱,比较的对象永远只有一个——自己。
外在的干货和繁杂的信息,于他而言,去芜存菁是惯常做法,不适合自己的全面放弃、淡然处之亦很正常。
就像早起这件事,成熟自律的人内心的潜台词一定是我若承诺,言出必行;风雨兼程,在所不辞。早起是自己的事,更是关乎未来的事。
所以,建立在充足安全感上的自律性,它的四种外在表现,我们不妨对号入座比比看:
第一点有很好的延迟满足感。
第二点面对困境,勇于担责。
第三点理智客观,忠于事实。
第四点保持平衡,中庸圆润。
至于成熟的第二点标志是懂得爱。请切记爱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爱注定会日渐凋零,无法长久。
而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的背后也是源于爱。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曾对人性的这一特质做过心理学的阐述,中国的古语爱屋及乌更是形象生动。
透过《影响力》我们也不难发现一旦你在对方心里深植下亲近的人这一概念,后面的很多事情就都水到渠成,利益和成功也只不过是真诚去爱的附属品。
问题来了,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如何在信息互联的21世纪更好的去爱人呢?
猫叔曾告诉过我们一些不错的方法。
比如在对方生日、生病、遇到重大事件时发去贴心的问候和表达心意的红包;
比如看到适合对方的小物品或是食物,不妨给对方寄去一份;
又比如平时多整合自己的个人优势,看到的好书,获得的经验,踩过的坑,上过的课,……这些都可以整理成小卡片,发给适合的对方一同切磋精进,如果对方有反馈,也为下一次的分享奠定了更牢固的根基。
友谊就是这样一点一滴铸就而成,耐心——则是最有效最长情的策略一直贯穿其中。不怕你不做,怕的是无法长期坚持。
用自律的标准爱自己,用爱的真谛去爱人。如此,离真正成熟的你才更近一步。
《B04:判断你是否成熟的两个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