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秩序敏感期的分类

秩序敏感期的分类

作者: AA李瑶瑶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9:48 被阅读0次

    1、内在秩序,即对自我的一个认知。这个时期的孩子感知自己与外界没有什么区别,怀胎时,宝宝通过脐带与妈妈联系,出生以后需要时间来适应不和妈妈在一起的状况。刚出生时,在无意识下尿湿了纸尿裤宝宝是不会动的。因为那时候他还感受不到尿不湿,然而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婴儿就能够分辨舒适与否,觉知身体的限制,发现自己的手脚。一旦尿湿了,孩子会哭,表达自己的不舒适,肚子饿的时候也会哭,寂寞的时候也会哭,而且不同的哭声代表了不同的需求,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每种哭法都是不一样的。当孩子的身体发育在动作的执行方面可能性还不是很多的时候,不能进行更多的探索,孩子唯一能够较多的进行探索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了。孩子会举起手,觉得很惊讶,不停地看和动,觉察和探索自己身体的过程中,孩子咬到自己的手或者脚,觉得痛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会慢慢意识到:哦,这就是我自己呀!

    4个月时,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对于日常习惯很敏感,能够分辨自己和他人。

    9—12个月时,孩子和母亲强烈的认同,害怕陌生人,形成安全感作为基本信任。这一时期是对母亲依恋感最强烈的时候,如果让孩子与母亲分离,孩子会大发脾气。哈佛大学的一位博士做了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放一把椅子,妈妈就坐在椅子上,前方放一个玩具,孩子爬向玩具,爬几步转头看一下妈妈,之后妈妈离开,孩子马上大哭,放下玩具,爬到妈妈的椅子旁边,直到妈妈回来为止。因为对妈妈的认同感,由此而产生安全感,即:妈妈存在着,我就是安全的。这个时期对以后孩子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至关重要。

    2、外在秩序,由外在环境吸收关系之间的影像。2个半月,孩子开始初步有了对时间的感知,可以预测模式或者是顺序。孩子比较早就开始理解时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小狗会预测主人什么时候回来,还会跑到门口等待。2个半月大的孩子虽然不像小狗那样可以移动身体摇头摆尾,但是他们的一些行为和表情都会因为其亲密教养人的出现而发生情绪的变化。

    4个月,孩子开始对空间以及时间关系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最初的概念,能够对于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索,开始了解物品或者是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在这段时间,孩子还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去拿东西,但是你给他物品,他就能探索物品,探索与物品的关系。

    4—12个月,孩子的空间以及时间感不断提升,在12个月,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影响不再明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高度依赖外在环境中的秩序,由此对周边生活的空间产生基本的信任,比如对于物品该放在哪里,会很僵硬的不能改变。

    2岁,孩子对秩序的依赖非常明显,如上文中外套的例子。他们不希望环境有任何改变,希望一切按照他2岁,孩子对秩序的依赖非常明显,如上文中外套的例子。他们不希望环境有任何改变,希望一切按照他原本认知中的顺序存在。

    3—4.5岁,孩子开始学习和创造秩序、模式、顺序的策略(配对、排序、分类),由此逐步在心智上建立对外在真实环境的基本分类的认知。

    3—6 岁,孩子会渐渐地把对外在秩序的依赖,内化成内在的一种秩序。充满秩序感的生活能使他们感到安全,还有助于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了解周围世界,并建立个人的认知方法、认知结构、认知能力,从而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自己。早期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秩序敏感期的分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y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