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动力来自压力

动力来自压力

作者: 尹成果 | 来源:发表于2024-07-25 16:49 被阅读0次

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决定学习效果的反倒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再好,学习没有动力,甚至把学习当任务来完成,那里会有什么好成绩。

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明,可为什么越是聪明伶俐的孩子,越是不愿意学习呢?老师说,都不笨,就是不学,甚至是厌学。有的学生一上课就睡觉,下课铃一响反而活蹦乱跳。电视报告文学“新教育风暴”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

文章认为,应试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与学习积极性。一个被动接受,没有自信和奋斗目标的学生,不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家庭环境和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的情况下,学生厌学是必然的。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也有不厌学,甚至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智力并非超常。学习环境与条件也很一般。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孩子,他们不光不厌学,而且还把读书当做离开贫困,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

在农民不能进城的年代,在招工当兵都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农村孩子要想离开农村,改变自身的命运,只有读书一条路。他们虽然学习条件与环境不如城市,但苛刻的学习条件与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既背负沉重的压力,又焕发出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农村孩子更容易异军突起。这已经被现实生活多次证明。许多来自农村的高考状元,不完全是智力超群,关键的因素是压力山大,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背水一战……

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说明,孩子学习不光要有智力,还要有压力与动力。石油工人说的好,地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与压力,就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与毅力。孩子再聪明也只能是被动应付。而且关键时侯还会掉链子。只有智力,压力与动力三位一体,共同作用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教育才会有成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力来自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aw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