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是迪斯尼的《头脑特工队》,特别喜欢的是这个概念:一个人平时的说话和行为举止都是一个综合的外在表象,而他内在却是由不同分工的小人在轮流地操控着大脑控制台。在看这部电影以前,我一直也是这么看待“个人”的,因此另一本描写多重人格的纪实书《24个比利》也特别受到我的青睐,那些人格时而出来操控着比利的外在表象和行动,不同的是他们之间有时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 接受自己的敏感与脆弱
我想我的身体里一定住着一个相当强势的小人,叫Joy,她像《头脑特工队》里的小主人公一样,觉得悲伤、愤怒都是不好的情绪,所以总是无视他们的存在,尽量只展现最开心最乐观的那一面。久而久之,好像身体里的其他那些小人儿们也都被这样说服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
但我能感觉到另一个小人儿的存在,她“敏感而脆弱”,被这个时代的要求和审美所影响的“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这一面应该被深埋、隐藏起来,而现在我学会了在独处的时候将她释放出来,让电影、小说、音乐去滋养她,在我写影评、书评、日记的时候也给个机会让她独舞、让她鲜活。
❖ 从“后知后觉”到“独立思考”
现在我想聊一聊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小人儿,她专门负责接收、处理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而去感知体会这个世界。如果可以给她起个名字,我想叫她“后知后觉”。我的价值观、是非观、审美观大多是大学毕业之后才慢慢成形的,特别晚是不是,我也不太想承认,但确实如此。在没有经历感情的挫折之前,我甚至连情歌的歌词都完全体会不来。
一直以来,我以为的安全感是和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个想法的最早表现是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当时很多女孩子都穿了同一款的黄色小裙子,泡泡袖。我妈作为一个有审美能力的成年人,当然刻意避开了同款裙子以免撞衫,可根本不懂事的我一直以为大家都穿的才是好的和对的,傻傻的。
长大以后的我总算知道了撞衫这件事并不值得向往,但本质上却一直是趋从大流的,思想上经常害怕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跟其他人不一样,认为不同就代表着错误,因而一直没有独立思考过,我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怎么样是对,什么样是错,什么对我更重要,什么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一直不了解自己的答案,也没有辨别对错好坏的方法。一直到前几年看了笑来的书,笑来的博客,后来读了Beyond Feeling,Ask The Right Questions等笑来推荐思考方面的书,才慢慢开始尝试去探索自己的偏好,自己的想法,愿意去承认和拥抱自己的不同,甚至开始能坚定自己分辨后的想法。
终于,现在的我不再那么容易害怕孤单和彷徨了,这条路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是容易跨过的,但对我自己来说,真的花了漫长的时间。走过很多弯路的我依旧觉得庆幸的是,我终于给我的大脑操控台的小人儿们一本相处的操作指南了,他们的摸索终于多了一些方向,她们慢慢从半梦半醒中苏醒,开始懂得利用“后知后觉”提供的信息去分辨最重要的不是产生“从众”的答案,而是关注"what's the truth",即便当下不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也尽量让自己靠近这个真相更近一点。
❖ 写作之于我……
最后我想聊一聊写作对我的意义。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特别复杂的,他们拥有很多面,就像一个拥有“变脸”绝技的人,在面对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群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选用一块“面具”去应对。我不觉得那是不真实,我认为每一个面具都是真实的自我的一块映照,只是我们并不需要面对所有人时都表现同样的、完整的自己。
但是写作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可以更完整地表现自己,同时梳理自己的平台,大多数的我们并不会像键盘侠那样恶劣地去伤害其他人,散发自己的恶意,可是同样习惯于躲在网络这张面具下的我们是更深地掩饰了自己,还是更真实地彰显了自己?
相较于过去的我,曾经那个认为要和所有人都一样的那个傻气的我来说,我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真实,也许在每一次的剖析自己的同时会不安地觉得撕掉一层皮,但同时我知道那是卸下了心头的一块重负。不仅其他人能看到更真实的我,我也希望重新认识真正的自己,通过写作。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oy小开的践行,和我一起来聊聊关于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和自己的握手言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