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若是我去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会写什么?我不是一个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人,也没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我的祖辈曾有些传奇,只是年代久远,信息寥寥,即便是写,恐怕也没办法交代清楚。那么我写什么呢?
前些日子,父亲参加了一次聚会,回来后唏嘘不已。1990年,他所在的乡镇企业出资,在市里成立一个以家具销售为主的商场,父亲是主要负责人。所有营业员从我们这个县区招收,要求初中及以上学历,容貌端正,口齿伶俐。我当时正是初中一年级,招聘会在我的学校举行,有面试和笔试。因为两位表姐参加,我赶过去凑热闹。场面之盛不亚于现在的人才市场。当时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泾渭分明,极难逾越。农村娃要想吃上皇粮,唯有考试一条路。中专、大学,一个学校一年只那么几个,考上了真的算祖坟里冒了高香。农村娃若不想做农民,谋生计的路极窄,我们这儿,男孩子大多当建筑工人,女孩子做缝纫工。有这样一个机会,跑到比县城还要繁华的市里,不做工人,做营业员,当半个城里人,可想而知,是多诱人的机会。
录取的小伙姑娘,除关系户,皆是容貌出挑的。尤其是在城里翻滚了半年后更是不得了。连我的母亲,跟着父亲去了城里几日,回来学校找我,我愣愣地认不出那个卷了头发,穿一身黑长风衣的气质女人竟是我那个老土的妈妈。更不用说我的大表姐到了我的校园,明星般的轰动效应。三层的教学楼,密密地堆满了脑袋。大表姐长发飘飘,脚蹬高跟鞋,目不斜视,颈脖子高傲地扬着。
之后我也进城学习,时常在父亲的商场出入,也跟着两个表姐玩,见了听了不少事。灯红酒绿猛地撞击过来,平均年龄仅20岁的农村娃们晕头转向,迷醉了。年轻人适应力超强,他们用短短几个月从外表上变成了城里人。迅速学会了城里人的玩乐,辗转在各大舞厅,闹恋爱、喝酒打架。父亲像个大家长般,既操心工作,又得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还时常半夜去派出所捞人,头疼不已。商场经营五六年,后因种种原因关闭。那些娃娃们散开了,七零八落掉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父亲说聚会那天来了两桌人,仅是三分之一。参加的自然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有的成了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有的经营小本生意,也算过得体面。有些嫁了不错的人家,生活安宁。没来的,有浮沉到不知何处,追索到零星的讯息。比如有个女孩子曾被人包养,后出道做了小姐的“妈咪”。还有个父亲当初挺器重的女孩,她县中毕业,因三分之差没有考取大学,拒绝了商场里好几位同事,顽固地要找城里人,宁肯嫁个残疾人。那残疾人后来下岗,辛苦劳碌的生活让她早早便失了花容月貌,如今在给人当保姆。
谁能想到呢?多年后城市户口不值钱,农村户口却不是想入就能入的。这都是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映射的是一个时代,我只想记录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