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雷瓦达尊者:最高的艺术

雷瓦达尊者:最高的艺术

作者: 见法益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1:09 被阅读0次
雷瓦达尊者:最高的艺术

我的老朋友及新朋友们,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今天晚上我要做一个你们从未听过的开示,本次的主题是:「最高的艺术。」你们对艺术有兴趣吗?你们知道艺术是什么吗?在字典里面,「艺术」这个字有清楚的解释及定义。

艺术定义为透过想象力所表达的概念或感觉。比如,美术、绘画、雕刻、版刻与陶瓷等。所以,美术是一种艺术,绘画是艺术,雕刻、跳舞、版刻及陶瓷等都是艺术,即使是疗愈也被称为艺术。你同意吗?艺术的另一个定义是:创造物体的技巧。创作一件美术作品、一幅绘画、一件雕刻或一个陶瓷。我需要解释陶瓷的含义吗?

陶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陶瓷的定义,是指陶瓷的坛、盘、碟、瓶、花瓶、水壶等。这些用陶土以手工做成的陶器,经过窑烧而成。另外一个陶瓷的定义,是制造坛、盘等陶器的技巧,尤其指手工的技巧。今晚于此,我要与你们分享为何要讲这个主题。

两个月前我刚从国外回来,我在国外带领了一个短期的禅修营。禅修营结束后,一位弟子安排我到一位陶匠的家中参观。他们安排我去参访的原因,是因为帕奥西亚多(Pa-Auk Sayadaw)到这个国家时也曾参访过,且许多帕奥禅林的长老们也都前往参访过。所以当我到那儿时,于禅修营结束后,他们也安排我去参访。

我这一生未曾亲眼看过一个陶匠如何制作坛罐、碟子等。我在陶匠的家里住了一晚,希望能够亲眼看看他制作陶器。很幸运地,他先开口问我:「尊者,你想看我如何制作坛罐、碟子、盘子、碗、瓶子等陶器吗?」我说:「哦,当然好哇,我很想看看。」

在他还没让我参观他的手艺之前,我们先去参访了一座大乘寺院。那是一座很有名的寺院,由于建筑优美,所以我的弟子们安排我去参访。当时,这位陶匠也跟着我们,我对参观这座寺院的建筑感到兴趣。当我们参观时,这位陶匠并没有紧跟着我们,他总是与我保持一些距离,而且一直在观察我的一举一动,但我未曾意识到这点。从寺院回去后,他便开始从事他的陶艺工作。

他可以在几分钟内做好那些碟子、碗、瓶、壶之类的陶器。他的手艺精良,而且颇具艺术天赋。他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伟大的艺术,他自己是艺术家,而他当下所在做的艺术工作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你知道陶器是如何制作的吗?你曾亲眼见过陶匠工作吗?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看过,是不是?当一个陶匠要开始做坛罐、碟子、盘子、碗、壶、水壶、花瓶及各式各样的陶器时,他用的是陶轮。你见过陶轮吗?陶轮是一个平的,可以转动的圆轮,陶匠一开始就把陶器所需的湿润陶泥放在陶轮上。当陶轮开始快速旋转时,陶匠或压、或挤、或轻轻地往上拉、或往外拉这块陶泥,使它中空成型,成为他所要的陶器形状,这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工作。他十指并用,或挤、或压,时而往内、时而往外、时而往上拉扯,这块陶泥就这样在他的十指间逐渐成形,非常地艺术化。我的净人(kappiya)[1] 翻译陶匠的话说:「不管任何时候,每当我开始做一件陶器,我都这样想:我只是一个初学者,今天是我刚刚开始做陶器的第一天。」事实上,他已经做陶匠超过三十年了。然而每次面对一块陶泥时,他总是告诉自己:我只是初学者。他是在陈述他的工作心态,他说:「我事先不知道何时是我完成与终止的时刻,只有到达了某种程度,我认为:『嗯,这样可以了。』我才停手。所以我做的容器,不论是坛、壶或碟,每一个都形态不一。」

过后,我发现有些陶匠制作的陶器上有帕奥西亚多所题的巴利文句。我还记得,有一个帕奥西亚多的题字是:“Dhammehontu sagārava”(愿一切有情皆恭敬佛法)。我在场时,他完成了两个碟子,一大、一中;另外还完成了好几个水瓶及壶,样式都非常精美。其中有一个陶碗我特别喜欢,在短短的时间内,经他十指的压、挤,以及往内、往外、往上、往下地拉扯间,一块球状的陶土就瞬即成形——这多么艺术化啊!这时他提出了要求:「尊者,请您在这些陶器上题几个佛法的字句。」

我写了三个句子。在分享所写的内容之前,我要告诉你们一件稍早之前发生的事。从寺院回到陶匠家里,我问他有关陶器及其制作方式,我也提了有关大乘寺庙建筑风格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他告诉我,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他不断地观察我的情形,他说很担心我会过度地重视物质方面,他认为我的心可能倾向于物质方面。他说:「尊者,这些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您心中的法比起物质方面的东西更为殊胜。」我问他问题的目的是一回事,他的想法竟然是另一回事。我把他的话铭记在心,心中思索着:「他认为我的心喜欢物质方面的发展。现在他要求我在他做的陶盘上题字。」于是我写下三个句子。你们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因为他认为陶艺工作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而且自己深深地引以为傲,于是我与他分享了三个句子。第一句写的是:「懂得把佛法运用于生活中是最高的艺术。」由于他正在从事艺术工作,我的句子先联系到他的工作,再把它回归到佛法上来。他看了甚为欢喜,于是要求我把这一个有关佛法的句子,用我的母语写在盘子上,写完后我再以英语口译叙述给他听,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最高的艺术不是任何艺术,而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你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吗?这就是今晚我要与你们分享的佛法。

在我告诉你们第二个句子之后,我会为你们做更多的解释。我的第二句话是:「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我告诉他:「在物质里没有美,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你了解吗?真的吗?如果你们都了解了,今晚我就不用多所解释,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

然后,我写了第三句话,也是最后一句:「愿你能选择一条具有终点的道路。」我如此写,是对应他所讲的话。因为在做一件陶器时,他从不知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以及何时终止。每当做一件陶器时,他设想自己是一位初学者。就技术而言,他实在是技艺高超,但我要他选择的是一条有终点的道路,就他制作陶器的工作而言是没有终点的。你们正在做什么呢?你们也是在做一些没有终点的工作,你们走在没有终点的道路上,对吗?——永无止境。在生死轮回中,你们都在跋涉于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做很多你们认为很有意思的事、喜欢的事,也做很多你们不见得喜欢的事,你们做了很多喜爱也做了很多厌恶的事。我说的对吗?我们不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做我们不喜欢的事。因为烦恼,我们不只做自己喜爱的事,同时也做我们瞋恨的事。烦恼是令我们行走于无尽旅途的主因。制作陶器是一种艺术,但是没有终点。听到这样的佛法礼物,我看到他显得欣喜。

所以,今晚的主题:「最高的艺术」,即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我们都必须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之前跟你们分享过艺术的定义,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工艺的技巧。如果有人能做出美妙、吸引人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技能是一种艺术。绘画是艺术,如果它是美妙及吸引人的;同样的,作曲、雕塑、雕刻——这些都是艺术;能吸引人心、引发美感,与绘画、美术、作曲、雕刻、雕塑、陶艺等相关的,这些都是艺术。

现在,我要与你们分享更多的东西。但在此之前,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对于不吸引人、不可意、不美的东西,可以称为艺术吗?比如,一首演奏得很不和谐的音乐或曲子,能称得上是艺术吗?艺术是做一些或创造一些让人感觉愉快、可意的东西或事情。

我要再问另外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能与周遭的人事物和谐地生活呢?如果这种人不是很多,那是很少吗?很少人知道如何过平静与和睦的生活,这是因为很少人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上。知道如何把佛法平衡地运用在生活上是一门很深广的课题。在我想对你们讲解的诸多事情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这是最高的艺术。在这许多重点里头,我要与你们分享的第一点是:「接受」。接受是一门艺术,今晚我将要讲解接受的艺术。

你知道如何实践「接受」吗?如果在生活中你不知道如何实践「接受」,你就不能平静地过活,你就不懂如何过平静、快乐、不恼害自己及他人的生活。接受是一门艺术,我们都须培育接受的艺术,它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法。

今天我之所以可以分享这些佛法,是因为一切知佛陀的教导。佛陀一生都在行持接受的艺术,你知道吗?你有没有觉察到这点?佛陀以他的一切知智深刻且深切地行持这门接受的艺术。

如果有人抱怨你,你会接受吗?相反地,你会做些什么呢?你会生气!你想要抱怨!你总是用某些方法作出反应——不是为了你或别人的好处,而是为了你及别人的伤害。这是因为你不知如何把佛法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因为你不知如何接受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一切——可喜与不可喜的事。接受的艺术是指如实接受一切,接受每一件事物其原本的样貌。我们如何接受事物?你还记得佛陀承受的十二种不善果报,其中之一是佛陀受到一位充满魅力、叫做金咤女(Ciñcamāṇavikā)[2] 的女人所毁谤吗?你记得吗?我想,我曾与你们在座的许多人分享过佛陀十二种不善业的果报,不是每一个人都听过这场开示。在我的韩国之行,以及在帕奥禅林我都讲过这些故事,过去关于这方面的开示都有录音保留下来。我想你们最好能听听那些开示,这对你们于此生培育接受的艺术会很有帮助。那些开示是说,即使身为一切知者的佛陀也会遭遇到不可喜的事。

佛陀是一位圆满的圣者——没有任何的瑕疵或缺陷,他是完美的。但即使是一位完美的圣者也要遭遇到可喜与不可喜的事,那是不可避免的。佛陀反复地、一再地教导我们:没有任何事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佛陀被一位充满魅力的女人所毁谤,是当他在为高沙喇国(Kosala,拘萨罗)国王及维沙卡(Visākhā,毘舍佉)说法之时。你们知道维沙卡是谁吗?她是佛陀的施主及护法。在场除了有许多比库、比库尼、近事男(upāsaka,优婆塞)、近事女(upāsikā,优婆夷)外,还有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佛陀的另外一位大护法。此时,这位充满魅力的女人假装已经怀孕,在进入讲堂后随即指控佛陀说:「对于聆听的人,你的声音很甜美。你很懂得享受爱情的幸福,但是你从不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你看吧!」这时她手指着自己凸起的肚皮,说:「现在我即将临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那么应该呼唤你的弟子们,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Pasenadi,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维沙卡,以及你的大护法来照顾我的妊娠。」

请问,佛陀当时说了什么?对于一位完全了解业果法则、深切了知无因不成事的佛陀,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位女人的毁谤。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圆满巴拉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他智慧还未成熟的时候,自己也曾毁谤过他人。在过去某个时候,他曾经诬蔑过一位具德者。

佛陀了解,当时间到来,业已成熟,是没有人可以躲避业报的,所以他坦然地接受这个女人的毁谤。佛陀说:「姊妹,你和我都清楚地知道,你所说的是对?还是错?」这个邪恶女人的个性深受过去习性的影响,在过去多生多世一直都是如此。佛陀知道这个女人的个性及特质,他也了解自己的业已经成熟。此时这个女人说:「是!是!你我都心知肚明,我已经怀孕了。」由于佛陀是一位圆满的觉者,受到人类、天神及梵天的尊敬,因此当时诸天之王的宝座突然热了起来。他感到疑惑而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他心中明了,人间有人在毁谤佛陀。因此,诸天之王派遣四位随从前往解决了这个问题,细节部分我就不再加以详述。

所以,身为佛陀,他自己行持接受的艺术。我们也应根据无因不成事的原则来行持。我们由小到大所遭遇的可喜、不可喜之事都不是因为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缅甸有一个说法:「Behthumapyu, 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你了解吗?英文有类似的说法:「种下什么,就收成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受到毁谤,那不是别人的过失,而是由于你的业。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也尽力遵行。你难道不想记住这句话吗?——这是我们的业,并非他人所为。当业成熟时,一定会有人出来诬蔑、抱怨、挑剔我们,因为无因不成事。当业成熟时,不是他人来对我们做什么,而是自己的业先打开此事件的大门,促使因缘具足,然后才让某些人现前的。就佛陀的情形而言,当时间与业都同时成熟,如果不是那个女人,也会有其他女子来毁谤佛陀。所以,佛陀毫无怨言地接受它,他接受自己的业已成熟这一事实。

佛陀是一位圆满的觉者,在事情发生的当时,佛陀的心是无可指责的,诸佛的言行都是毫无瑕疵的。所以,那件毁谤的事,并非由于佛陀最后一生不善的身语意所造成。更确切地说,那完全与他过去世所累积的业有关。因此,我们有时也许要为我们的朋友、亲属及关心的人,先辨识是否由于他们过去的业成熟,再来理解他们目前的遭遇。也许那(遭遇)并非是现在的心所造成,而是过去的业,或许他们现在的心理是值得赞扬的。此时请勿舍弃他们,你应分辨是他们现在的心还是过去的业成熟?同时也应审查自己,想想:「我是谁?我是否该抱怨自己现在的业?」如果你知道现在没有做不对的事,那你就该推断:「因为过去的业成熟,我现在正在承受、经历这些果报。」此时请接受这些事实,毫无怨言地迎接你正在经历的一切。这就是我们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上的方法之一。

你们想不想从另个角度来听听这样的观点?这是我们需要抱持正念来实践的。无论何事发生,即使是别人赞美你,你需要接受它,只是如实地接受,同时了解到那是己业成熟的缘故。事情的发生,有些是由于过去的业,有些是由于现在的业。

讲到业,我们应该考虑两件事:过去的业与现在的业。根据佛陀的教导,当我们看到某种果报,过去因是其主因,现在因是其助缘。总有某些人一生功成名就,很多人都想要成功也竭尽所能,但总是无法如愿。这是什么原因?要变成富人、要有所成就、要成为名人,这些都需要有它们的因。成就一件事的主因是「过去因」,助缘是「现在因」。缺乏过去的主因,不管你现在如何努力尝试(现在因),终无法如愿达成目标。你也许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由于缺乏过去的主因,所以总是不能随顺心愿。也因为如此,当你看到有人很成功、很发达的时候,请衷心地接受别人的成就,千万不要嫉妒。嫉妒源自于一个人不知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行持接受的艺术,还反过来让自己的心堕入嫉妒他人的成就中。所以从今以后,请为别人的成就感到高兴,这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你们都已听闻过这样的佛法教导,但是你们都不知如何运用它们,这是因为你们不懂得「接受」。这些善法都不会自然发生,只有透过训练、实践,透过「有正念地接受」的艺术,你才会一天天地进步。

我们都深深地被自己的冤家、仇人——我们的烦恼所折磨。你听懂了吗?你是深深地被自己的敌人——烦恼所摆布。我不是说你的「朋友」,我是说你的「仇敌」。但是长久以来,你一直与自己的仇敌为友,不是吗?但很幸运地,今晚你将开始结交真正的朋友。这就是你为何来此的原因。

你是否察觉到,长久以来始终与仇敌为友是你受苦的原因?你一直与烦恼为友;相对地,烦恼从未视你为友,它只会视你为仇敌。你想与敌为友吗?如果你坚持与烦恼为友,你将永远无法学会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如何行持「接受」这门艺术。

由于烦恼的逼迫,使你不愿如理作意地接受;反之,他会叫你不如理作意地拒绝。对不对?它们会不断地向你叫嚣:「做这!做那!没有任何事是好的,所有事都是坏的。」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一点——也即是,听从烦恼指示的习性。也许我曾在几年前与你们分享过这点,但是今晚我必须再重复一次。是否记得以前我曾经告诉过你们的?

佛陀说:「如果你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你应该善巧于自心的习性。」[3] 自从几年前听到雷瓦达比库的讲述,你是否一直都在训练自己,以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我会再重复几个过去曾经提过的问题。有没有可能知道另外一个人的心?那些经过训练的人可以知道别人的心。佛陀教导过我们,如何修习以便了知他人的心,但不仅是透过禅那的定力,那还要有神通的力量。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知道他心的能力。所以这并非是不可能,对于受过训练的人是可能的,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个以前提过的问题:是否可能知道自己的心?这是可能的。那么,知道自己的心是容易的吗?不容易。即使想知道自己的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知道自心的习性,你就不知道如何培育接受的艺术。你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听从自己的烦恼、跟随它们的指示,伤害自己及伤害别人,这是因为你不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因此,你不知道如何拥有平静的生活。这就是为何佛陀说:「如果你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你应该善巧于自心的习性。」

自小时候开始,我们在此生做过无数好、坏,可喜、不可喜的事;我们做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喜的、都是不好的,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听从烦恼的指示。虽然我们认为正在追求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求的,但这样对吗?这就是为何我们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但却认为已经完成了许多对自己有益的事。殊不知,我们只是对烦恼言听计从罢了。为了培育接受的艺术并加以实践,我们一定要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只有当你开始明白,什么是烦恼所言?什么是自己的心所言?那时你才有能力辨别,哪些突发念头可以听从,哪些是不可以的。

为何人们造作不善的身业?因为他们听从及跟随烦恼的指示。为何人们造作不善的语业?同样地,因为他们听从烦恼的指示。这就是为何你们都需要这方面的训练。你应该要做什么训练?你应该训练自己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如何训练?还记得我以前所说的吗?我在以前的两场开示——「自由(Freedom)」及「自我探索的旅程(A Journey ofSelf-Discovery)」——中有对这方面说明过。

如果你想要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就必须开始踏上你的旅程,但不是你这一生俗世的旅程。过去,你曾经走过许多烦恼所指示的旅程,但是你还未曾开始自我探索的旅程。所以,你需要开始这样的旅程,以期能够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当你从早到晚仔细地检视自己的心,看你的心告诉自己什么,你的烦恼指示什么,你的仇敌告诉你什么,你经常与谁为友——如果你细心地检查自心的习性,也认清了烦恼的指示,那时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弱点,同时你也会知道自己的实力。如果真正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就会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变得更具有接受性。

为何你会生气?或者你从来不会对任何人生气,好像你是没有瞋心的人?因为瞋心,人们说:「我在生气」,真的是「你」在生气吗?你是在生气的人吗?如果认为「你」在生气,你就会受很多苦。你不知道如何接受,你不知道如何过安稳、安然的生活,你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心平静,你被怒气耗尽而精疲力竭。那时,你的心将会慢慢地平静下来,并非是你知道如何让心平静,而是在持续的愤怒后,你精疲力竭地放弃了。这不是安稳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再地、重复不断地,而且无止境地累积烦恼。因为你精疲力竭,所以你暂时地停止自己的怒气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开始。这不是平静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益处,这样只是在骚扰自己。这就是为何即使有不可喜的事发生,我们也要尽快地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当你了解瞋恨不是你的,那时你才能使自己的心平静。如果你认为瞋恨是你的,你会助长它、滋润它,你会火上加油。你不知道自己一向都在做火上加薪的事吗?这就是为何佛陀提到所谓的:贪欲之火(rāgaggi),瞋恨之火(dosaggi),及愚痴之火(mohaggi)。

火之所以燃烧,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燃料,燃料耗尽,火自会熄灭。但是,如果有人添加更多的燃料,那会发生什么?火会越烧越旺。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你是在烦恼之火中不断地添加燃料。当你在生气的时候,怒气就像燃烧的火,如果你不添加燃料,怒气迟早自会平息,但如果你继续往火里加薪,它就会没完没了,终将一发不可收拾。

「添加燃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认为瞋恨是你的,你就是在添加燃料。如果你持有这种见:瞋恨是我的、贪欲是我的、欲望是我的、愚痴是我的、嫉妒是我的、吝啬是我的,以及骄慢是我的,这就是在添加燃料,让烦恼之火更加旺盛。这将成为此世及来世的苦因。

现在,这些对我的佛法兄弟姐妹们所作的解释,其实是要作为一个提醒。几年前你们都已理解了这些法义,但你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忘却这些听过的法。你们喜欢听闻佛法,也开始了你们的佛法旅程,但在回家之后,你们的佛法旅程就会中断;取而代之,你们回复自己过去熟悉的旅程。你们就这样反反复复、无穷无尽地过着没有终点的生活。你们喜欢这种没有终点的旅程,却不喜欢一个有终点的旅程。我所分享的一切佛法,都是为了让你们走上一个具有终点的旅程。如果你们亲自去实践,你们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具有终点旅程的目标;但你们总是延长自己的旅程,并不断扩张。你们选择一条无尽的旅程,以期享受感官欲乐,与敌为友,对它们俯首称臣。

我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解说,你们应如何消除自己的错见,以期在听闻我的解说之后,能够付诸实行。我会把这些法,以善巧的言语及方法来解释清楚,但若不亲自实践,你们还是不能参透这些法。许多人说:「我知道,只是没有做。」智者说:「这样的人,事实上还是不知。」真正的知者,他们必定会做;如果他们不做,虽然口头上说知,实则不知。如果真正知道,他们一定会身体力行。我希望你们都是知而能行的人。为了提醒你们,我会重复以前所说的,希望你们能深刻地了解,烦恼事实上并不是属于你们的。

对于那些圣者,始于入流者,他们能清楚地看到瞋恨不是他们的、贪欲不是他们的、骄傲不是他们的。他们视这些为烦恼,他们不会在烦恼火上加油,他们把烦恼当成陌生人、局外人或外来人。

反之,一般人充满着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萨迦耶见),那是一种错见。请问:你的身体是「你的」吗?不是!但是你认为它是「你的」。因为你已经听闻过佛法,所以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你还没有正确地实践。

所以,若你能有正念地训练自己,以期能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就会了解烦恼不是你的。我要举一个例子。从小你就知道,一颗芒果的种子可以长成一棵芒果树,而且可以结出果实。但是,在一颗芒果的种子里,你可以看到一棵芒果树吗?看不到!可是,你如果把芒果种子埋在地里,它会长成一棵树,有一天它会结出果实。为什么?因为在芒果种子里有一种「潜在可能性」(潜能)。你看不到这种潜能,也触摸不到,但是你可以理解它。当具足适当的因缘条件,这个潜能就可以产生结果;如果适当的因缘条件不能具足,芒果种子虽有潜能也无法生长成树、结出果实。因缘条件就是令这些事发生的因。同理,并不是你在生气,是因缘条件促使你生气。就以芒果种子为例,并非种子或潜能造成芒果树的成长及结果,只有适当的因缘具足,才能导致果树的成长及果实的结成。

所以,你如果把一颗芒果的种子放在这张桌子四或五个月,那会发生什么事呢?它会完全风干。然后,即使你在地上挖洞,把种子埋下去,再给它浇水施肥,它还是不会发芽的。这颗种子不再能发芽、成长,一颗风干的种子已经不再具有那样的潜能。同理,一位阿拉汉也已经使他的因彻底地风干;阿拉汉们已经祛除了因,没有因就不会有果。同样的道理,佛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质。

现在,你有那种潜能。什么潜能?贪欲是潜能,瞋恨是潜能,愚痴是潜能,吝啬、骄慢、嫉妒——所有这些都是有如存在于芒果种子中的潜能,但是它们只有在具足适当因缘的情况下才会成长。

现在你在生气吗?你已经可以不再生起瞋恨了吗?请想一想,瞋恨在哪里?它是你的吗?如果它是你的,请拿出来给我看看它在哪里。事实上,它不是你的。你有瞋恨,但它以潜在烦恼的形式存在,而且是隐而不见;你看不到它,你无法说出它在哪里。但是,一旦适当的因缘和合,隐藏的烦恼就会浮现于心。所以,当你看到一个非常可喜的所缘时,你从不知它隐藏在何处的贪欲就会浮现于心,然后告诉你:「我要这个!」是谁告诉你?是贪欲告诉你,可是你却说:「我要这个!」请注意:这两个「我」是不同的。第一个我是「贪欲」,第二个我是「你」。是谁想要?谁需要?是贪欲想要、贪欲需要。

只有在适当的因缘条件具足时,这个不知隐藏于何处的贪欲才会冒出,浮现在你心中,这是它的自然本质。是贪欲想要,是贪欲想要拥有;贪欲渴望,贪欲执著,这是它的本质。根据它的本质,它指挥你,它告诉你:「朋友,我需要这个!」然后你应声而说:「我需要这个!」是你需要还是贪欲需要?若你仔细审查自己的心,你最终会了解:贪欲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

当人们在随心所欲之时,他们总是说:「我是生命的主人」。但事实上,他们是主人还是奴隶?身为一个奴隶——而非主人,你们目前正在跋涉于一条毫无止境的旅程。现在,我正在告诉你们一个成为主人的方法。你要哪一种?主人或奴隶?可是,在你离开这里之后,你会再度踏上一条毫无止境的旅程,不是吗?所以,拜托、拜托……我必须很有耐心地提醒你们。

因此,当你审查就能看到,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些潜藏的倾向就会浮现于心,而且它们会告诉你要听命行事。但是,如果你不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会错误地想说:「我要!」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日复一日,从早到晚,而且时时刻刻地审查你这颗听从烦恼指令的心,终有一天你会突然醒悟到:「喔!这不是我的,原来我只是在满足烦恼的需要及指令。」到了那时,当烦恼再度浮现于你的心中,你将可以接受它们而不再添加燃料。因为你已经了解,只有在因缘成熟时,它们才会根据自然的本性而浮现于心,并且指示我们做这做那。

瞋恨指令我们做暴力的行为,贪欲根据它的自然本性指令我们要去拥有。所以,当你具有正念,你就会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不善法生起的原因,就是这些染污、不清净的烦恼。然后,如果你更深刻地了解它们,你就会进一步地将它们当成是外来之人,彷佛是别人在做那些坏事一般。

你喜欢看到一个正在发怒的人吗?当然不喜欢。所以,当你(对心的觉察)具足善巧时,你将会看着自己的愤怒,宛如看着正在发怒的另一个人。那时,你不想要添加任何燃料。依据你所具有的善巧,你会想要迅速地熄灭怒气。到了那时,你就可以针对自己和他人的烦恼培育起接受的艺术。所以,当你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时,你也能够善于了知他心的习性。你会了解你的弱点,你的黑暗面;你会知道你的强处,还有你的光明面。

当你第一次乍见自己的弱点,你不会想要接受它,你假装自己不是那样。但是在你仔细审查自己、聆听自己的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烦恼给你的指示,你最后将会了解,那是你真正的弱点。所以,当你一再地看到事情的真相,你无法再否认它时,你就必须接受它。当你越来越了解并看清自己的弱点时,你将会改进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当你看到自己的光明面时,想办法强化它,让它更稳固更光明。了知、看到、了解你的长处及弱点,你就会更加地了解自己,也进而帮助你了解自己为何会有那些长处及弱点。以后,如果看到别人的弱点,你将立即知道为何他们会有那些弱点,因为你已经透过审查自己的过程,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了。

以前,当你面对面接触到别人的弱点时,你会有怨言,会挑剔他们。当你(对心的觉察)具足善巧时,你就不会再有意地对他人生起不满。你很清楚他们为何会那样做,也知道错误行为及弱点背后的原因,与其抱怨或不满,你已经可以用接受替代。你了解佛陀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4] 你会想:「如果他们没有训练自己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他们就会像以前的我一样。」在这个时候,你的接受能力已经提升,所以这是你们都要训练的。因此,为了接受自己及别人,我们都必须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以接纳可喜或不可喜的一切现象。为了获得这样的接受能力,我们必须尽力去深刻了解业果法则。

对于那些已深刻了解业果法则的人,他们知道如何毫无怨言地接受一切事物。你还记得:“Behthumapyu,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吗?所以,世间的种种事情,比如称赞、毁谤、名誉、恶名,以及眷属的多与寡,都是源于自己的业,而非别人加诸于我们的。

现在,我要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应该如何培育接受的艺术。这是我们都必须实践及训练的,这些善法不会自动呈现,而是得透过努力及常保正念,以及投入充足的时间培养;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正念与实践的意愿。

要培育接受的艺术,我们还需要一个要素,那就是慈、悲、喜、舍的修习。这方法有助于培养接受的艺术。所以,我们都需要修习慈爱(mettā)。什么是慈爱?你可能会想:「尊者,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有妻子(我有先生),我很爱她(他),所以我有慈爱。」是真的吗?不是!这是执著,不是慈爱;这是渴爱,这是执取。慈爱是饶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大致上,你们都要这样去了解。我们都应该将慈心运用于生活中,只是这么做本身,就已取得了艺术上的效果。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修习慈爱?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于日常生活中修习慈爱、做利他的行为。身为一位佛陀,不需要为自己的利益做任何事,佛陀是「应作已作」(的圆满觉者)了,他已完成一切他所必须做的事。在证悟之后,他所作的都是利他之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还未作完应作之事的人,我们就需要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为自己也为他人的利益而培育慈心。

那些不知如何善用慈心的人,有时是在伤害自己与伤害他人。慈心本身不会损己、损人,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但是不知以正确方法修习慈心的人,往往损人又不利己。这是不是很奇怪呢?往往你认为自己是在行善,通常却适得其反地在为恶,只因为你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慈心。所以,为了了解如何把慈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而修习「最高的艺术」,我们需要向佛陀学习。

佛陀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每天清晨,明相出现之前,他以佛眼观察这个世界,佛陀会看见某人,然后省察:「我可以做些什么以利益此人?」因为佛陀可以知道每个众生的巴拉密,他先去省察,然后直接知见他应该做些什么以饶益此人。接着,佛陀就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寻找此人。不管路途有多么遥远,不论有多少里程,佛陀总会为了利他而去那里。比如,佛陀看见那个人即将皈依三宝,佛陀是否会仅仅为这区区小事而前往?是的,仅仅为了他皈依三宝的利益,佛陀会为那个人讲解适合他的佛法,然后给他机会皈依三宝;在聆听佛陀开示之后,他的心会倾向于皈依三宝。

有时佛陀看见某人将有受持五戒的因缘,由于这个缘故,佛陀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并依据此人的根器说法。最后他的心念倾向于受持五戒,而他也有机会受戒。有时佛陀看见某人即将证得第一道智与果智,佛陀就会前往为他开示相应的佛法。在听闻佛法后,他就会证得第一道智及果智。

佛陀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还是根据他人的能力而行事的呢?你了解我的问题吗?慈爱是为自己及别人带来利益,不是根据自己所想要,而是根据他人的能力行事。你们了解吗?有时,我们想要达成的与他人的能力吻合,我们即可因而行事。可是,大部分的情形是,人们确信自己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行事,事实上他们的作为极度受到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他们说:「为了你的利益我如此做,也请你根据我的要求来做。」这是慈爱还是贪爱?果真如此,你不是在实行慈爱,而是在修习贪爱。从小到大,你们都没有实行慈爱,反而是在修习贪爱。如此,是损人害己。

如果你强迫他们做你想要做的事,而他们却没有那种能耐,请问会发生什么?你会生气,这不是慈爱。无论在任何时候,当你想做利他之事,请不要着重于自己想做什么。先做一个好的观察者,想想:「我该为他做些什么?」对于年轻一代: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儿女、弟子、学生、信众等,当我们想利益他们之前,虽然我们无法像佛陀那样有能力去了知他们的巴拉密,但我们必须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我们要考虑:「此人的心倾向于做什么?他的能力如何?什么是他的长处?以他的情况,什么是合适的?」这些都要事先考虑。如果我们已经衡量过这些因素再来帮助他们,我们才是真正地扶植、利益他们。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了解如何利他之人。

假设父母与儿女之间有冲突,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常常是父母要他们的孩子做这做那,虽然他们的孩子无法做到。因此,小孩子们就无法顺从。接着会发生什么?父母会责备小孩说:「你这个坏孩子,我一片慈心,你都不会合作。」所以,你们都要向佛陀学习,因为只有学习他的方式,你们才能把慈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正如前面所说,没有任何事是无因而生。虽然你有慈心,虽然你想尽其可能地做利他之事,有时事情的发展并不能随顺你的慈心。即使想让某人成就某事,因为你认为他应该有这种能力,但是他做不到。这时候,面对可喜与不可喜的事,你就要修习舍心(upekkhā)。

慈而无舍——虽然具有慈心,然而面对可喜与不可喜的境界没有舍心——这将助长痛苦。所以,对可喜与不可喜之境保持舍心,意味着接受一切的可能。在此,要把「舍心」与「接受」画一个等号。不论对人、对事、对物,培育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两者的舍心,就是单纯地接受一切的可能。虽然在你的慈心里,你想要如自己所愿,但事实往往不会如你的慈心所愿。即使你的所愿是有可能,且能力具足,但往往事与愿违,事情最后依然循着业果法则发展。这就是为何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两者,你要培育舍心的原因。这也就是何以说,修习舍心就是行持接受的艺术。你了解了吗?没有这样的认知,你们将会受苦。所以,单单只有慈心,你们必会受苦。慈心本身并非受苦之因,是因为你还没有培育舍心,尚未具备接受的艺术。

悲悯(Karuṇā)是对受苦的有情生起悲心。悲心是我们都应该培育的。为什么?当智者看见众生受苦,他们的心会颤动。看到众生受苦时,你们的心也会颤抖。智者想要帮助这些众生免于苦难,虽然有时他们帮不上忙,但他们仍想帮助,这是智者对苦难众生的思惟倾向。但如果你不培育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之境的舍心,你会因为自己的悲心而受苦。你应该尝试用行动、言语或至少心中升起意愿来帮助他人。但有时不管你多么想要做到,你都无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那你就应当接受,也即是对可喜与不可喜的境界培育舍心。这就是接受的艺术。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随喜(muditā)。随喜是欣见他人成功的随顺喜,这也是一种接受的艺术。但是,(当见到他人成功时)你没有以随喜来行持接受的艺术,反倒变成嫉妒,只因为没有仔细考虑业果法则。正如我们以前所说,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无因的。某人的成就与发达来自于他的因,当你能了解这点,就请改变你的态度。记得,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因的。他的成就是因为他的业,她的成就是因为她的业,我的成就是因为我的业,不是因为任何人或任何其他事物。「Behthumapyu, 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记得吗?同理,那些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随喜之心的人,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接受。如果你真正地实践接受,它自然有助于欢喜心的升起;如果你确实地实践,你就会知道如何过平静、安稳的生活;如果你确实地实践,你就会知道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你日复一日地趋向一个具有终点的目标,这就是灭苦之道。所以,你现在已在途中,正走向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但是,你还要训练自己,知道如何在这一生当中,接受所有你遭遇到的,无论可喜或不可喜的事。

所以,现在你已经了解到,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最高的艺术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陶匠选择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你所选择的也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你觉察到这点了吗?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那是一个终点吗?不管你希望得到多少,不管你成功地获得多少所需,你的敌人还是会告诉你:再多要一点!再多追求一点!——无尽的、永无止境!不只这一生了无止境,在生死轮回中亦然。这样的旅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开始走向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

最后,愿你们都能修习最高的艺术,并懂得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希望你们在此生就能够开启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

萨度!萨度!萨度!

[1] 净人(kappiya)是巴利语“kappiyakāraka”的简称,意为使事物成为比库僧允许接受和使用的人。他也护持比库持守清净戒条以及为比库僧提供服务。

[2] 《法句·第176偈》的义注:《金咤女事》(Ciñcamāṇavikāvatthu)。

[3] 《自心经》(Sacittasuttaṃ),《增支部·十集·第二之五十经·第1品·第1经》或《增支部·十集·第51经》:「诸比库,若比库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那么,『我将善巧于自心的习性』——诸比库,你们应当如此训练自己。」

[4] 《大爱灭经》(Mahā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ṃ),《中部·根本五十经·第4品·第8经》或《中部·第38经》。其巴利原句是:“imasmiṃ sati idaṃ hoti,imassuppādā idaṃ uppajjati”我的老朋友及新朋友们,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今天晚上我要做一个你们从未听过的开示,本次的主题是:「最高的艺术。」你们对艺术有兴趣吗?你们知道艺术是什么吗?在字典里面,「艺术」这个字有清楚的解释及定义。

艺术定义为透过想象力所表达的概念或感觉。比如,美术、绘画、雕刻、版刻与陶瓷等。所以,美术是一种艺术,绘画是艺术,雕刻、跳舞、版刻及陶瓷等都是艺术,即使是疗愈也被称为艺术。你同意吗?艺术的另一个定义是:创造物体的技巧。创作一件美术作品、一幅绘画、一件雕刻或一个陶瓷。我需要解释陶瓷的含义吗?

陶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陶瓷的定义,是指陶瓷的坛、盘、碟、瓶、花瓶、水壶等。这些用陶土以手工做成的陶器,经过窑烧而成。另外一个陶瓷的定义,是制造坛、盘等陶器的技巧,尤其指手工的技巧。今晚于此,我要与你们分享为何要讲这个主题。

两个月前我刚从国外回来,我在国外带领了一个短期的禅修营。禅修营结束后,一位弟子安排我到一位陶匠的家中参观。他们安排我去参访的原因,是因为帕奥西亚多(Pa-Auk Sayadaw)到这个国家时也曾参访过,且许多帕奥禅林的长老们也都前往参访过。所以当我到那儿时,于禅修营结束后,他们也安排我去参访。

我这一生未曾亲眼看过一个陶匠如何制作坛罐、碟子等。我在陶匠的家里住了一晚,希望能够亲眼看看他制作陶器。很幸运地,他先开口问我:「尊者,你想看我如何制作坛罐、碟子、盘子、碗、瓶子等陶器吗?」我说:「哦,当然好哇,我很想看看。」

在他还没让我参观他的手艺之前,我们先去参访了一座大乘寺院。那是一座很有名的寺院,由于建筑优美,所以我的弟子们安排我去参访。当时,这位陶匠也跟着我们,我对参观这座寺院的建筑感到兴趣。当我们参观时,这位陶匠并没有紧跟着我们,他总是与我保持一些距离,而且一直在观察我的一举一动,但我未曾意识到这点。从寺院回去后,他便开始从事他的陶艺工作。

他可以在几分钟内做好那些碟子、碗、瓶、壶之类的陶器。他的手艺精良,而且颇具艺术天赋。他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伟大的艺术,他自己是艺术家,而他当下所在做的艺术工作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你知道陶器是如何制作的吗?你曾亲眼见过陶匠工作吗?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看过,是不是?当一个陶匠要开始做坛罐、碟子、盘子、碗、壶、水壶、花瓶及各式各样的陶器时,他用的是陶轮。你见过陶轮吗?陶轮是一个平的,可以转动的圆轮,陶匠一开始就把陶器所需的湿润陶泥放在陶轮上。当陶轮开始快速旋转时,陶匠或压、或挤、或轻轻地往上拉、或往外拉这块陶泥,使它中空成型,成为他所要的陶器形状,这是非常有艺术性的工作。他十指并用,或挤、或压,时而往内、时而往外、时而往上拉扯,这块陶泥就这样在他的十指间逐渐成形,非常地艺术化。我的净人(kappiya)[1] 翻译陶匠的话说:「不管任何时候,每当我开始做一件陶器,我都这样想:我只是一个初学者,今天是我刚刚开始做陶器的第一天。」事实上,他已经做陶匠超过三十年了。然而每次面对一块陶泥时,他总是告诉自己:我只是初学者。他是在陈述他的工作心态,他说:「我事先不知道何时是我完成与终止的时刻,只有到达了某种程度,我认为:『嗯,这样可以了。』我才停手。所以我做的容器,不论是坛、壶或碟,每一个都形态不一。」

过后,我发现有些陶匠制作的陶器上有帕奥西亚多所题的巴利文句。我还记得,有一个帕奥西亚多的题字是:“Dhammehontu sagārava”(愿一切有情皆恭敬佛法)。我在场时,他完成了两个碟子,一大、一中;另外还完成了好几个水瓶及壶,样式都非常精美。其中有一个陶碗我特别喜欢,在短短的时间内,经他十指的压、挤,以及往内、往外、往上、往下地拉扯间,一块球状的陶土就瞬即成形——这多么艺术化啊!这时他提出了要求:「尊者,请您在这些陶器上题几个佛法的字句。」

我写了三个句子。在分享所写的内容之前,我要告诉你们一件稍早之前发生的事。从寺院回到陶匠家里,我问他有关陶器及其制作方式,我也提了有关大乘寺庙建筑风格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他告诉我,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他不断地观察我的情形,他说很担心我会过度地重视物质方面,他认为我的心可能倾向于物质方面。他说:「尊者,这些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您心中的法比起物质方面的东西更为殊胜。」我问他问题的目的是一回事,他的想法竟然是另一回事。我把他的话铭记在心,心中思索着:「他认为我的心喜欢物质方面的发展。现在他要求我在他做的陶盘上题字。」于是我写下三个句子。你们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因为他认为陶艺工作是一种了不起的艺术,而且自己深深地引以为傲,于是我与他分享了三个句子。第一句写的是:「懂得把佛法运用于生活中是最高的艺术。」由于他正在从事艺术工作,我的句子先联系到他的工作,再把它回归到佛法上来。他看了甚为欢喜,于是要求我把这一个有关佛法的句子,用我的母语写在盘子上,写完后我再以英语口译叙述给他听,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最高的艺术不是任何艺术,而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你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吗?这就是今晚我要与你们分享的佛法。

在我告诉你们第二个句子之后,我会为你们做更多的解释。我的第二句话是:「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我告诉他:「在物质里没有美,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你了解吗?真的吗?如果你们都了解了,今晚我就不用多所解释,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

然后,我写了第三句话,也是最后一句:「愿你能选择一条具有终点的道路。」我如此写,是对应他所讲的话。因为在做一件陶器时,他从不知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以及何时终止。每当做一件陶器时,他设想自己是一位初学者。就技术而言,他实在是技艺高超,但我要他选择的是一条有终点的道路,就他制作陶器的工作而言是没有终点的。你们正在做什么呢?你们也是在做一些没有终点的工作,你们走在没有终点的道路上,对吗?——永无止境。在生死轮回中,你们都在跋涉于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做很多你们认为很有意思的事、喜欢的事,也做很多你们不见得喜欢的事,你们做了很多喜爱也做了很多厌恶的事。我说的对吗?我们不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做我们不喜欢的事。因为烦恼,我们不只做自己喜爱的事,同时也做我们瞋恨的事。烦恼是令我们行走于无尽旅途的主因。制作陶器是一种艺术,但是没有终点。听到这样的佛法礼物,我看到他显得欣喜。

所以,今晚的主题:「最高的艺术」,即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我们都必须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之前跟你们分享过艺术的定义,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工艺的技巧。如果有人能做出美妙、吸引人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技能是一种艺术。绘画是艺术,如果它是美妙及吸引人的;同样的,作曲、雕塑、雕刻——这些都是艺术;能吸引人心、引发美感,与绘画、美术、作曲、雕刻、雕塑、陶艺等相关的,这些都是艺术。

现在,我要与你们分享更多的东西。但在此之前,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对于不吸引人、不可意、不美的东西,可以称为艺术吗?比如,一首演奏得很不和谐的音乐或曲子,能称得上是艺术吗?艺术是做一些或创造一些让人感觉愉快、可意的东西或事情。

我要再问另外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能与周遭的人事物和谐地生活呢?如果这种人不是很多,那是很少吗?很少人知道如何过平静与和睦的生活,这是因为很少人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上。知道如何把佛法平衡地运用在生活上是一门很深广的课题。在我想对你们讲解的诸多事情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这是最高的艺术。在这许多重点里头,我要与你们分享的第一点是:「接受」。接受是一门艺术,今晚我将要讲解接受的艺术。

你知道如何实践「接受」吗?如果在生活中你不知道如何实践「接受」,你就不能平静地过活,你就不懂如何过平静、快乐、不恼害自己及他人的生活。接受是一门艺术,我们都须培育接受的艺术,它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法。

今天我之所以可以分享这些佛法,是因为一切知佛陀的教导。佛陀一生都在行持接受的艺术,你知道吗?你有没有觉察到这点?佛陀以他的一切知智深刻且深切地行持这门接受的艺术。

如果有人抱怨你,你会接受吗?相反地,你会做些什么呢?你会生气!你想要抱怨!你总是用某些方法作出反应——不是为了你或别人的好处,而是为了你及别人的伤害。这是因为你不知如何把佛法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因为你不知如何接受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一切——可喜与不可喜的事。接受的艺术是指如实接受一切,接受每一件事物其原本的样貌。我们如何接受事物?你还记得佛陀承受的十二种不善果报,其中之一是佛陀受到一位充满魅力、叫做金咤女(Ciñcamāṇavikā)[2] 的女人所毁谤吗?你记得吗?我想,我曾与你们在座的许多人分享过佛陀十二种不善业的果报,不是每一个人都听过这场开示。在我的韩国之行,以及在帕奥禅林我都讲过这些故事,过去关于这方面的开示都有录音保留下来。我想你们最好能听听那些开示,这对你们于此生培育接受的艺术会很有帮助。那些开示是说,即使身为一切知者的佛陀也会遭遇到不可喜的事。

佛陀是一位圆满的圣者——没有任何的瑕疵或缺陷,他是完美的。但即使是一位完美的圣者也要遭遇到可喜与不可喜的事,那是不可避免的。佛陀反复地、一再地教导我们:没有任何事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佛陀被一位充满魅力的女人所毁谤,是当他在为高沙喇国(Kosala,拘萨罗)国王及维沙卡(Visākhā,毘舍佉)说法之时。你们知道维沙卡是谁吗?她是佛陀的施主及护法。在场除了有许多比库、比库尼、近事男(upāsaka,优婆塞)、近事女(upāsikā,优婆夷)外,还有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佛陀的另外一位大护法。此时,这位充满魅力的女人假装已经怀孕,在进入讲堂后随即指控佛陀说:「对于聆听的人,你的声音很甜美。你很懂得享受爱情的幸福,但是你从不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你看吧!」这时她手指着自己凸起的肚皮,说:「现在我即将临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那么应该呼唤你的弟子们,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Pasenadi,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维沙卡,以及你的大护法来照顾我的妊娠。」

请问,佛陀当时说了什么?对于一位完全了解业果法则、深切了知无因不成事的佛陀,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位女人的毁谤。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圆满巴拉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他智慧还未成熟的时候,自己也曾毁谤过他人。在过去某个时候,他曾经诬蔑过一位具德者。

佛陀了解,当时间到来,业已成熟,是没有人可以躲避业报的,所以他坦然地接受这个女人的毁谤。佛陀说:「姊妹,你和我都清楚地知道,你所说的是对?还是错?」这个邪恶女人的个性深受过去习性的影响,在过去多生多世一直都是如此。佛陀知道这个女人的个性及特质,他也了解自己的业已经成熟。此时这个女人说:「是!是!你我都心知肚明,我已经怀孕了。」由于佛陀是一位圆满的觉者,受到人类、天神及梵天的尊敬,因此当时诸天之王的宝座突然热了起来。他感到疑惑而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他心中明了,人间有人在毁谤佛陀。因此,诸天之王派遣四位随从前往解决了这个问题,细节部分我就不再加以详述。

所以,身为佛陀,他自己行持接受的艺术。我们也应根据无因不成事的原则来行持。我们由小到大所遭遇的可喜、不可喜之事都不是因为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缅甸有一个说法:「Behthumapyu, 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你了解吗?英文有类似的说法:「种下什么,就收成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受到毁谤,那不是别人的过失,而是由于你的业。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也尽力遵行。你难道不想记住这句话吗?——这是我们的业,并非他人所为。当业成熟时,一定会有人出来诬蔑、抱怨、挑剔我们,因为无因不成事。当业成熟时,不是他人来对我们做什么,而是自己的业先打开此事件的大门,促使因缘具足,然后才让某些人现前的。就佛陀的情形而言,当时间与业都同时成熟,如果不是那个女人,也会有其他女子来毁谤佛陀。所以,佛陀毫无怨言地接受它,他接受自己的业已成熟这一事实。

佛陀是一位圆满的觉者,在事情发生的当时,佛陀的心是无可指责的,诸佛的言行都是毫无瑕疵的。所以,那件毁谤的事,并非由于佛陀最后一生不善的身语意所造成。更确切地说,那完全与他过去世所累积的业有关。因此,我们有时也许要为我们的朋友、亲属及关心的人,先辨识是否由于他们过去的业成熟,再来理解他们目前的遭遇。也许那(遭遇)并非是现在的心所造成,而是过去的业,或许他们现在的心理是值得赞扬的。此时请勿舍弃他们,你应分辨是他们现在的心还是过去的业成熟?同时也应审查自己,想想:「我是谁?我是否该抱怨自己现在的业?」如果你知道现在没有做不对的事,那你就该推断:「因为过去的业成熟,我现在正在承受、经历这些果报。」此时请接受这些事实,毫无怨言地迎接你正在经历的一切。这就是我们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上的方法之一。

你们想不想从另个角度来听听这样的观点?这是我们需要抱持正念来实践的。无论何事发生,即使是别人赞美你,你需要接受它,只是如实地接受,同时了解到那是己业成熟的缘故。事情的发生,有些是由于过去的业,有些是由于现在的业。

讲到业,我们应该考虑两件事:过去的业与现在的业。根据佛陀的教导,当我们看到某种果报,过去因是其主因,现在因是其助缘。总有某些人一生功成名就,很多人都想要成功也竭尽所能,但总是无法如愿。这是什么原因?要变成富人、要有所成就、要成为名人,这些都需要有它们的因。成就一件事的主因是「过去因」,助缘是「现在因」。缺乏过去的主因,不管你现在如何努力尝试(现在因),终无法如愿达成目标。你也许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由于缺乏过去的主因,所以总是不能随顺心愿。也因为如此,当你看到有人很成功、很发达的时候,请衷心地接受别人的成就,千万不要嫉妒。嫉妒源自于一个人不知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行持接受的艺术,还反过来让自己的心堕入嫉妒他人的成就中。所以从今以后,请为别人的成就感到高兴,这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你们都已听闻过这样的佛法教导,但是你们都不知如何运用它们,这是因为你们不懂得「接受」。这些善法都不会自然发生,只有透过训练、实践,透过「有正念地接受」的艺术,你才会一天天地进步。

我们都深深地被自己的冤家、仇人——我们的烦恼所折磨。你听懂了吗?你是深深地被自己的敌人——烦恼所摆布。我不是说你的「朋友」,我是说你的「仇敌」。但是长久以来,你一直与自己的仇敌为友,不是吗?但很幸运地,今晚你将开始结交真正的朋友。这就是你为何来此的原因。

你是否察觉到,长久以来始终与仇敌为友是你受苦的原因?你一直与烦恼为友;相对地,烦恼从未视你为友,它只会视你为仇敌。你想与敌为友吗?如果你坚持与烦恼为友,你将永远无法学会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如何行持「接受」这门艺术。

由于烦恼的逼迫,使你不愿如理作意地接受;反之,他会叫你不如理作意地拒绝。对不对?它们会不断地向你叫嚣:「做这!做那!没有任何事是好的,所有事都是坏的。」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一点——也即是,听从烦恼指示的习性。也许我曾在几年前与你们分享过这点,但是今晚我必须再重复一次。是否记得以前我曾经告诉过你们的?

佛陀说:「如果你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你应该善巧于自心的习性。」[3] 自从几年前听到雷瓦达比库的讲述,你是否一直都在训练自己,以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我会再重复几个过去曾经提过的问题。有没有可能知道另外一个人的心?那些经过训练的人可以知道别人的心。佛陀教导过我们,如何修习以便了知他人的心,但不仅是透过禅那的定力,那还要有神通的力量。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知道他心的能力。所以这并非是不可能,对于受过训练的人是可能的,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个以前提过的问题:是否可能知道自己的心?这是可能的。那么,知道自己的心是容易的吗?不容易。即使想知道自己的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知道自心的习性,你就不知道如何培育接受的艺术。你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听从自己的烦恼、跟随它们的指示,伤害自己及伤害别人,这是因为你不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因此,你不知道如何拥有平静的生活。这就是为何佛陀说:「如果你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你应该善巧于自心的习性。」

自小时候开始,我们在此生做过无数好、坏,可喜、不可喜的事;我们做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喜的、都是不好的,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听从烦恼的指示。虽然我们认为正在追求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求的,但这样对吗?这就是为何我们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但却认为已经完成了许多对自己有益的事。殊不知,我们只是对烦恼言听计从罢了。为了培育接受的艺术并加以实践,我们一定要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只有当你开始明白,什么是烦恼所言?什么是自己的心所言?那时你才有能力辨别,哪些突发念头可以听从,哪些是不可以的。

为何人们造作不善的身业?因为他们听从及跟随烦恼的指示。为何人们造作不善的语业?同样地,因为他们听从烦恼的指示。这就是为何你们都需要这方面的训练。你应该要做什么训练?你应该训练自己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如何训练?还记得我以前所说的吗?我在以前的两场开示——「自由(Freedom)」及「自我探索的旅程(A Journey ofSelf-Discovery)」——中有对这方面说明过。

如果你想要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就必须开始踏上你的旅程,但不是你这一生俗世的旅程。过去,你曾经走过许多烦恼所指示的旅程,但是你还未曾开始自我探索的旅程。所以,你需要开始这样的旅程,以期能够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当你从早到晚仔细地检视自己的心,看你的心告诉自己什么,你的烦恼指示什么,你的仇敌告诉你什么,你经常与谁为友——如果你细心地检查自心的习性,也认清了烦恼的指示,那时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弱点,同时你也会知道自己的实力。如果真正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就会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变得更具有接受性。

为何你会生气?或者你从来不会对任何人生气,好像你是没有瞋心的人?因为瞋心,人们说:「我在生气」,真的是「你」在生气吗?你是在生气的人吗?如果认为「你」在生气,你就会受很多苦。你不知道如何接受,你不知道如何过安稳、安然的生活,你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心平静,你被怒气耗尽而精疲力竭。那时,你的心将会慢慢地平静下来,并非是你知道如何让心平静,而是在持续的愤怒后,你精疲力竭地放弃了。这不是安稳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再地、重复不断地,而且无止境地累积烦恼。因为你精疲力竭,所以你暂时地停止自己的怒气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开始。这不是平静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益处,这样只是在骚扰自己。这就是为何即使有不可喜的事发生,我们也要尽快地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当你了解瞋恨不是你的,那时你才能使自己的心平静。如果你认为瞋恨是你的,你会助长它、滋润它,你会火上加油。你不知道自己一向都在做火上加薪的事吗?这就是为何佛陀提到所谓的:贪欲之火(rāgaggi),瞋恨之火(dosaggi),及愚痴之火(mohaggi)。

火之所以燃烧,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燃料,燃料耗尽,火自会熄灭。但是,如果有人添加更多的燃料,那会发生什么?火会越烧越旺。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你是在烦恼之火中不断地添加燃料。当你在生气的时候,怒气就像燃烧的火,如果你不添加燃料,怒气迟早自会平息,但如果你继续往火里加薪,它就会没完没了,终将一发不可收拾。

「添加燃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认为瞋恨是你的,你就是在添加燃料。如果你持有这种见:瞋恨是我的、贪欲是我的、欲望是我的、愚痴是我的、嫉妒是我的、吝啬是我的,以及骄慢是我的,这就是在添加燃料,让烦恼之火更加旺盛。这将成为此世及来世的苦因。

现在,这些对我的佛法兄弟姐妹们所作的解释,其实是要作为一个提醒。几年前你们都已理解了这些法义,但你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忘却这些听过的法。你们喜欢听闻佛法,也开始了你们的佛法旅程,但在回家之后,你们的佛法旅程就会中断;取而代之,你们回复自己过去熟悉的旅程。你们就这样反反复复、无穷无尽地过着没有终点的生活。你们喜欢这种没有终点的旅程,却不喜欢一个有终点的旅程。我所分享的一切佛法,都是为了让你们走上一个具有终点的旅程。如果你们亲自去实践,你们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具有终点旅程的目标;但你们总是延长自己的旅程,并不断扩张。你们选择一条无尽的旅程,以期享受感官欲乐,与敌为友,对它们俯首称臣。

我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解说,你们应如何消除自己的错见,以期在听闻我的解说之后,能够付诸实行。我会把这些法,以善巧的言语及方法来解释清楚,但若不亲自实践,你们还是不能参透这些法。许多人说:「我知道,只是没有做。」智者说:「这样的人,事实上还是不知。」真正的知者,他们必定会做;如果他们不做,虽然口头上说知,实则不知。如果真正知道,他们一定会身体力行。我希望你们都是知而能行的人。为了提醒你们,我会重复以前所说的,希望你们能深刻地了解,烦恼事实上并不是属于你们的。

对于那些圣者,始于入流者,他们能清楚地看到瞋恨不是他们的、贪欲不是他们的、骄傲不是他们的。他们视这些为烦恼,他们不会在烦恼火上加油,他们把烦恼当成陌生人、局外人或外来人。

反之,一般人充满着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萨迦耶见),那是一种错见。请问:你的身体是「你的」吗?不是!但是你认为它是「你的」。因为你已经听闻过佛法,所以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你还没有正确地实践。

所以,若你能有正念地训练自己,以期能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就会了解烦恼不是你的。我要举一个例子。从小你就知道,一颗芒果的种子可以长成一棵芒果树,而且可以结出果实。但是,在一颗芒果的种子里,你可以看到一棵芒果树吗?看不到!可是,你如果把芒果种子埋在地里,它会长成一棵树,有一天它会结出果实。为什么?因为在芒果种子里有一种「潜在可能性」(潜能)。你看不到这种潜能,也触摸不到,但是你可以理解它。当具足适当的因缘条件,这个潜能就可以产生结果;如果适当的因缘条件不能具足,芒果种子虽有潜能也无法生长成树、结出果实。因缘条件就是令这些事发生的因。同理,并不是你在生气,是因缘条件促使你生气。就以芒果种子为例,并非种子或潜能造成芒果树的成长及结果,只有适当的因缘具足,才能导致果树的成长及果实的结成。

所以,你如果把一颗芒果的种子放在这张桌子四或五个月,那会发生什么事呢?它会完全风干。然后,即使你在地上挖洞,把种子埋下去,再给它浇水施肥,它还是不会发芽的。这颗种子不再能发芽、成长,一颗风干的种子已经不再具有那样的潜能。同理,一位阿拉汉也已经使他的因彻底地风干;阿拉汉们已经祛除了因,没有因就不会有果。同样的道理,佛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质。

现在,你有那种潜能。什么潜能?贪欲是潜能,瞋恨是潜能,愚痴是潜能,吝啬、骄慢、嫉妒——所有这些都是有如存在于芒果种子中的潜能,但是它们只有在具足适当因缘的情况下才会成长。

现在你在生气吗?你已经可以不再生起瞋恨了吗?请想一想,瞋恨在哪里?它是你的吗?如果它是你的,请拿出来给我看看它在哪里。事实上,它不是你的。你有瞋恨,但它以潜在烦恼的形式存在,而且是隐而不见;你看不到它,你无法说出它在哪里。但是,一旦适当的因缘和合,隐藏的烦恼就会浮现于心。所以,当你看到一个非常可喜的所缘时,你从不知它隐藏在何处的贪欲就会浮现于心,然后告诉你:「我要这个!」是谁告诉你?是贪欲告诉你,可是你却说:「我要这个!」请注意:这两个「我」是不同的。第一个我是「贪欲」,第二个我是「你」。是谁想要?谁需要?是贪欲想要、贪欲需要。

只有在适当的因缘条件具足时,这个不知隐藏于何处的贪欲才会冒出,浮现在你心中,这是它的自然本质。是贪欲想要,是贪欲想要拥有;贪欲渴望,贪欲执著,这是它的本质。根据它的本质,它指挥你,它告诉你:「朋友,我需要这个!」然后你应声而说:「我需要这个!」是你需要还是贪欲需要?若你仔细审查自己的心,你最终会了解:贪欲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

当人们在随心所欲之时,他们总是说:「我是生命的主人」。但事实上,他们是主人还是奴隶?身为一个奴隶——而非主人,你们目前正在跋涉于一条毫无止境的旅程。现在,我正在告诉你们一个成为主人的方法。你要哪一种?主人或奴隶?可是,在你离开这里之后,你会再度踏上一条毫无止境的旅程,不是吗?所以,拜托、拜托……我必须很有耐心地提醒你们。

因此,当你审查就能看到,只要因缘具足的时候,这些潜藏的倾向就会浮现于心,而且它们会告诉你要听命行事。但是,如果你不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你会错误地想说:「我要!」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日复一日,从早到晚,而且时时刻刻地审查你这颗听从烦恼指令的心,终有一天你会突然醒悟到:「喔!这不是我的,原来我只是在满足烦恼的需要及指令。」到了那时,当烦恼再度浮现于你的心中,你将可以接受它们而不再添加燃料。因为你已经了解,只有在因缘成熟时,它们才会根据自然的本性而浮现于心,并且指示我们做这做那。

瞋恨指令我们做暴力的行为,贪欲根据它的自然本性指令我们要去拥有。所以,当你具有正念,你就会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不善法生起的原因,就是这些染污、不清净的烦恼。然后,如果你更深刻地了解它们,你就会进一步地将它们当成是外来之人,彷佛是别人在做那些坏事一般。

你喜欢看到一个正在发怒的人吗?当然不喜欢。所以,当你(对心的觉察)具足善巧时,你将会看着自己的愤怒,宛如看着正在发怒的另一个人。那时,你不想要添加任何燃料。依据你所具有的善巧,你会想要迅速地熄灭怒气。到了那时,你就可以针对自己和他人的烦恼培育起接受的艺术。所以,当你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时,你也能够善于了知他心的习性。你会了解你的弱点,你的黑暗面;你会知道你的强处,还有你的光明面。

当你第一次乍见自己的弱点,你不会想要接受它,你假装自己不是那样。但是在你仔细审查自己、聆听自己的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烦恼给你的指示,你最后将会了解,那是你真正的弱点。所以,当你一再地看到事情的真相,你无法再否认它时,你就必须接受它。当你越来越了解并看清自己的弱点时,你将会改进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当你看到自己的光明面时,想办法强化它,让它更稳固更光明。了知、看到、了解你的长处及弱点,你就会更加地了解自己,也进而帮助你了解自己为何会有那些长处及弱点。以后,如果看到别人的弱点,你将立即知道为何他们会有那些弱点,因为你已经透过审查自己的过程,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了。

以前,当你面对面接触到别人的弱点时,你会有怨言,会挑剔他们。当你(对心的觉察)具足善巧时,你就不会再有意地对他人生起不满。你很清楚他们为何会那样做,也知道错误行为及弱点背后的原因,与其抱怨或不满,你已经可以用接受替代。你了解佛陀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4] 你会想:「如果他们没有训练自己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他们就会像以前的我一样。」在这个时候,你的接受能力已经提升,所以这是你们都要训练的。因此,为了接受自己及别人,我们都必须善于了知自心的习性,以接纳可喜或不可喜的一切现象。为了获得这样的接受能力,我们必须尽力去深刻了解业果法则。

对于那些已深刻了解业果法则的人,他们知道如何毫无怨言地接受一切事物。你还记得:“Behthumapyu,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吗?所以,世间的种种事情,比如称赞、毁谤、名誉、恶名,以及眷属的多与寡,都是源于自己的业,而非别人加诸于我们的。

现在,我要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应该如何培育接受的艺术。这是我们都必须实践及训练的,这些善法不会自动呈现,而是得透过努力及常保正念,以及投入充足的时间培养;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正念与实践的意愿。

要培育接受的艺术,我们还需要一个要素,那就是慈、悲、喜、舍的修习。这方法有助于培养接受的艺术。所以,我们都需要修习慈爱(mettā)。什么是慈爱?你可能会想:「尊者,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有妻子(我有先生),我很爱她(他),所以我有慈爱。」是真的吗?不是!这是执著,不是慈爱;这是渴爱,这是执取。慈爱是饶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大致上,你们都要这样去了解。我们都应该将慈心运用于生活中,只是这么做本身,就已取得了艺术上的效果。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修习慈爱?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于日常生活中修习慈爱、做利他的行为。身为一位佛陀,不需要为自己的利益做任何事,佛陀是「应作已作」(的圆满觉者)了,他已完成一切他所必须做的事。在证悟之后,他所作的都是利他之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还未作完应作之事的人,我们就需要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为自己也为他人的利益而培育慈心。

那些不知如何善用慈心的人,有时是在伤害自己与伤害他人。慈心本身不会损己、损人,它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但是不知以正确方法修习慈心的人,往往损人又不利己。这是不是很奇怪呢?往往你认为自己是在行善,通常却适得其反地在为恶,只因为你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慈心。所以,为了了解如何把慈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而修习「最高的艺术」,我们需要向佛陀学习。

佛陀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每天清晨,明相出现之前,他以佛眼观察这个世界,佛陀会看见某人,然后省察:「我可以做些什么以利益此人?」因为佛陀可以知道每个众生的巴拉密,他先去省察,然后直接知见他应该做些什么以饶益此人。接着,佛陀就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寻找此人。不管路途有多么遥远,不论有多少里程,佛陀总会为了利他而去那里。比如,佛陀看见那个人即将皈依三宝,佛陀是否会仅仅为这区区小事而前往?是的,仅仅为了他皈依三宝的利益,佛陀会为那个人讲解适合他的佛法,然后给他机会皈依三宝;在聆听佛陀开示之后,他的心会倾向于皈依三宝。

有时佛陀看见某人将有受持五戒的因缘,由于这个缘故,佛陀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并依据此人的根器说法。最后他的心念倾向于受持五戒,而他也有机会受戒。有时佛陀看见某人即将证得第一道智与果智,佛陀就会前往为他开示相应的佛法。在听闻佛法后,他就会证得第一道智及果智。

佛陀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还是根据他人的能力而行事的呢?你了解我的问题吗?慈爱是为自己及别人带来利益,不是根据自己所想要,而是根据他人的能力行事。你们了解吗?有时,我们想要达成的与他人的能力吻合,我们即可因而行事。可是,大部分的情形是,人们确信自己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行事,事实上他们的作为极度受到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他们说:「为了你的利益我如此做,也请你根据我的要求来做。」这是慈爱还是贪爱?果真如此,你不是在实行慈爱,而是在修习贪爱。从小到大,你们都没有实行慈爱,反而是在修习贪爱。如此,是损人害己。

如果你强迫他们做你想要做的事,而他们却没有那种能耐,请问会发生什么?你会生气,这不是慈爱。无论在任何时候,当你想做利他之事,请不要着重于自己想做什么。先做一个好的观察者,想想:「我该为他做些什么?」对于年轻一代: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儿女、弟子、学生、信众等,当我们想利益他们之前,虽然我们无法像佛陀那样有能力去了知他们的巴拉密,但我们必须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我们要考虑:「此人的心倾向于做什么?他的能力如何?什么是他的长处?以他的情况,什么是合适的?」这些都要事先考虑。如果我们已经衡量过这些因素再来帮助他们,我们才是真正地扶植、利益他们。如此,我们才算是真正了解如何利他之人。

假设父母与儿女之间有冲突,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常常是父母要他们的孩子做这做那,虽然他们的孩子无法做到。因此,小孩子们就无法顺从。接着会发生什么?父母会责备小孩说:「你这个坏孩子,我一片慈心,你都不会合作。」所以,你们都要向佛陀学习,因为只有学习他的方式,你们才能把慈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正如前面所说,没有任何事是无因而生。虽然你有慈心,虽然你想尽其可能地做利他之事,有时事情的发展并不能随顺你的慈心。即使想让某人成就某事,因为你认为他应该有这种能力,但是他做不到。这时候,面对可喜与不可喜的事,你就要修习舍心(upekkhā)。

慈而无舍——虽然具有慈心,然而面对可喜与不可喜的境界没有舍心——这将助长痛苦。所以,对可喜与不可喜之境保持舍心,意味着接受一切的可能。在此,要把「舍心」与「接受」画一个等号。不论对人、对事、对物,培育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两者的舍心,就是单纯地接受一切的可能。虽然在你的慈心里,你想要如自己所愿,但事实往往不会如你的慈心所愿。即使你的所愿是有可能,且能力具足,但往往事与愿违,事情最后依然循着业果法则发展。这就是为何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两者,你要培育舍心的原因。这也就是何以说,修习舍心就是行持接受的艺术。你了解了吗?没有这样的认知,你们将会受苦。所以,单单只有慈心,你们必会受苦。慈心本身并非受苦之因,是因为你还没有培育舍心,尚未具备接受的艺术。

悲悯(Karuṇā)是对受苦的有情生起悲心。悲心是我们都应该培育的。为什么?当智者看见众生受苦,他们的心会颤动。看到众生受苦时,你们的心也会颤抖。智者想要帮助这些众生免于苦难,虽然有时他们帮不上忙,但他们仍想帮助,这是智者对苦难众生的思惟倾向。但如果你不培育面对可喜与不可喜之境的舍心,你会因为自己的悲心而受苦。你应该尝试用行动、言语或至少心中升起意愿来帮助他人。但有时不管你多么想要做到,你都无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那你就应当接受,也即是对可喜与不可喜的境界培育舍心。这就是接受的艺术。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随喜(muditā)。随喜是欣见他人成功的随顺喜,这也是一种接受的艺术。但是,(当见到他人成功时)你没有以随喜来行持接受的艺术,反倒变成嫉妒,只因为没有仔细考虑业果法则。正如我们以前所说,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无因的。某人的成就与发达来自于他的因,当你能了解这点,就请改变你的态度。记得,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因的。他的成就是因为他的业,她的成就是因为她的业,我的成就是因为我的业,不是因为任何人或任何其他事物。「Behthumapyu, mimiamhu」(不是别人造,都是自己造),记得吗?同理,那些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应用随喜之心的人,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接受。如果你真正地实践接受,它自然有助于欢喜心的升起;如果你确实地实践,你就会知道如何过平静、安稳的生活;如果你确实地实践,你就会知道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你日复一日地趋向一个具有终点的目标,这就是灭苦之道。所以,你现在已在途中,正走向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但是,你还要训练自己,知道如何在这一生当中,接受所有你遭遇到的,无论可喜或不可喜的事。

所以,现在你已经了解到,真正的美只存在于佛法之中,最高的艺术是知道如何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陶匠选择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你所选择的也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你觉察到这点了吗?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那是一个终点吗?不管你希望得到多少,不管你成功地获得多少所需,你的敌人还是会告诉你:再多要一点!再多追求一点!——无尽的、永无止境!不只这一生了无止境,在生死轮回中亦然。这样的旅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开始走向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

最后,愿你们都能修习最高的艺术,并懂得把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希望你们在此生就能够开启一条具有终点的旅程。

萨度!萨度!萨度!

[1] 净人(kappiya)是巴利语“kappiyakāraka”的简称,意为使事物成为比库僧允许接受和使用的人。他也护持比库持守清净戒条以及为比库僧提供服务。

[2] 《法句·第176偈》的义注:《金咤女事》(Ciñcamāṇavikāvatthu)。

[3] 《自心经》(Sacittasuttaṃ),《增支部·十集·第二之五十经·第1品·第1经》或《增支部·十集·第51经》:「诸比库,若比库不善巧于他人之心的习性,那么,『我将善巧于自心的习性』——诸比库,你们应当如此训练自己。」

[4] 《大爱灭经》(Mahātaṇhāsaṅkhayasuttaṃ),《中部·根本五十经·第4品·第8经》或《中部·第38经》。其巴利原句是:“imasmiṃ sati idaṃ hoti,imassuppādā idaṃ uppajjati”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雷瓦达尊者:最高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gt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