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高的藝術 ② 】雷瓦達尊者

【最高的藝術 ② 】雷瓦達尊者

作者: 寂靜安穩的喜悅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13:57 被阅读0次

    所以,今晚的主題:「最高的藝術」,即是知道如何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

    我們都必須知道如何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我之前跟你們分享過藝術的定義,什麼是藝術?

    藝術是工藝的技巧。

    如果有人能做出美妙、吸引人的東西,我們可以說這樣的技能是一種藝術。

    繪畫是藝術,如果它是美妙及吸引人的;同樣的,作曲、雕塑、雕刻——這些都是藝術;能吸引人心、引髮美感,與繪畫、美術、作曲、雕刻、雕塑、陶藝等相關的,這些都是藝術。

    現在,我要與你們分享更多的東西。

    但在此之前,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對於不吸引人、不可意、不美的東西,可以稱為藝術嗎?

    比如,一首演奏得很不和諧的音樂或曲子,能稱得上是藝術嗎?

    藝術是做一些或創造一些讓人感覺愉快、可意的東西或事情。

    我要再問另外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能與周遭的人事物和諧地生活呢?

    如果這種人不是很多,那是很少嗎?

    很少人知道如何過平靜與和睦的生活,這是因為很少人知道如何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

    知道如何把佛法平衡地運用在生活上是一門很深廣的課題。在我想對你們講解的諸多事情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該知道,如何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這是最高的藝術。

    在這許多重點裡頭,我要與你們分享的第一點是:「接受」。

    接受是一門藝術,今晚我將要講解接受的藝術。

    你知道如何實踐「接受」嗎?如果在生活中你不知道如何實踐「接受」,你就不能平靜地過活,你就不懂如何過平靜、快樂、不惱害自己及他人的生活。

    接受是一門藝術,我們都須培育接受的藝術,它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法。

    今天我之所以可以分享這些佛法,是因為一切知佛陀的教導。

    佛陀一生都在行持接受的藝術,你知道嗎?你有沒有覺察到這點?佛陀以他的一切知智深刻且深切地行持這門接受的藝術。

    如果有人抱怨你,你會接受嗎?相反地​​,你會做些什麼呢?你會生氣!你想要抱怨!你總是用某些方法作出反應——不是為了你或別人的好處,而是為了你及別人的傷害。

    這是因為你不知如何把佛法應用於日常生活,這是因為你不知如何接受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一切——可喜與不可喜的事。接受的藝術是指如實接受一切,接受每一件事物其原本的樣貌。

    我們如何接受事物?你還記得佛陀承受的十二種不善果報,其中之一是佛陀受到一位充滿魅力、叫做金吒女(Ciñcamāṇavikā)[2] 的女人所毀謗嗎?你記得嗎?我想,我曾與你們在座的許多人分享過佛陀十二種不善業的果報,不是每一個人都聽過這場開示。在我的韓國之行,以及在帕奧禪林我都講過這些故事,過去關於這方面的開示都有錄音保留下來。我想你們最好能聽聽那些開示,這對你們於此生培育接受的藝術會很有幫助。

    那些開示是說,即使身為一切知者的佛陀也會遭遇到不可喜的事。佛陀是一位圓滿的聖者——沒有任何的瑕疵或缺陷,他是完美的。

    但即使是一位完美的聖者也要遭遇到可喜與不可喜的事,那是不可避免的。佛陀反覆地、一再地教導我們:沒有任何事的發生是沒有原因的。所以,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

    佛陀被一位充滿魅力的女人所毀謗,是當他在為高沙喇國(Kosala,拘薩羅)國王及維沙卡(Visākhā,毘舍佉)說法之時。你們知道維沙卡是誰嗎?她是佛陀的施主及護法。在場除了有許多比庫、比庫尼、近事男(upāsaka,優婆塞)、近事女(upāsikā,優婆夷)外,還有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佛陀的另外一位大護法。此時,這位充滿魅力的女人假裝已經懷孕,在進入講堂後隨即指控佛陀說:「對於聆聽的人,你的聲音很甜美。你很懂得享受愛情的幸福,但是你從不知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你看吧!」這時她手指著自己凸起的肚皮,說:「現在我即將臨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那麼應該呼喚你的弟子們,高沙喇國的巴謝那地(Pasenadi,波斯匿)王,給孤獨長者,維沙卡,以及你的大護法來照顧我的妊娠。」

    請問,佛陀當時說了什麼?對於一位完全了解業果法則、深切了知無因不成事的佛陀,他毫無怨言地接受了這位女人的毀謗。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圓滿巴拉密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他智慧還未成熟的時候,自己也曾毀謗過他人。在過去某個時候,他曾經誣衊過一位具德者。

    佛陀了解,當時間到來,業已成熟,是沒有人可以躲避業報的,所以他坦然地接受這個女人的毀謗。佛陀說:「姊妹,你和我都清楚地知道,你所說的是對?還是錯?」這個邪惡女人的個性深受過去習性的影響,在過去多生多世一直都是如此。

    佛陀知道這個女人的個性及特質,他也了解自己的業已經成熟。此時這個女人說:「是!是!你我都心知肚明,我已經懷孕了。」由於佛陀是一位圓滿的覺者,受到人類、天神及梵天的尊敬,因此當時諸天之王的寶座突然熱了起來。

    他感到疑惑而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他心中明了,人間有人在毀謗佛陀。因此,諸天之王派遣四位隨從前往解決了這個問題,細節部分我就不再加以詳述。

    所以,身為佛陀,他自己行持接受的藝術。

    我們也應根據無因不成事的原則來行持。我們由小到大所遭遇的可喜、不可喜之事都不是因為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緬甸有一個說法:「Behthumapyu, mimiamhu」(不是別人造,都是自己造)。你了解嗎?英文有類似的說法:「種下什麼,就收成什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如果你受到毀謗,那不是別人的過失,而是由於你的業。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也盡力遵行。

    你難道不想記住這句話嗎? ——這是我們的業,並非他人所為。

    當業成熟時,一定會有人出來誣衊、抱怨、挑剔我們,因為無因不成事。當業成熟時,不是他人來對我們做什麼,而是自己的業先打開此事件的大門,促使因緣具足,然後才讓某些人現前的。就佛陀的情形而言,當時間與業都同時成熟,如果不是那個女人,也會有其他女子來毀謗佛陀。所以,佛陀毫無怨言地接受它,他接受自己的業已成熟這一事實。

    佛陀是一位圓滿的覺者,在事情發生的當時,佛陀的心是無可指責的,諸佛的言行都是毫無瑕疵的。

    所以,那件毀謗的事,並非由於佛陀最後一生不善的身語意所造成。更確切地說,那完全與他過去世所累積的業有關。因此,我們有時也許要為我們的朋友、親屬及關心的人,先辨識是否由於他們過去的業成熟,再來理解他們目前的遭遇。也許那(遭遇)並非是現在的心所造成,而是過去的業,或許他們現在的心理是值得讚揚的。

    此時請勿捨棄他們,你應分辨是他們現在的心還是過去的業成熟?同時也應審查自己,想想:「我是誰?我是否該抱怨自己現在的業?」如果你知道現在沒有做不對的事,那你就該推斷:「因為過去的業成熟,我現在正在承受、經歷這些果報。」

    此時請接受這些事實,毫無怨言地迎接你正在經歷的一切。這就是我們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的方法之一。你們想不想從另個角度來聽聽這樣的觀點?這是我們需要抱持正念來實踐的。

    無論何事發生,即使是別人讚美你,你需要接受它,只是如實地接受,同時了解到那是己業成熟的緣故。事情的發生,有些是由於過去的業,有些是由於現在的業。

    講到業,我們應該考慮兩件事:過去的業與現在的業。根據佛陀的教導,當我們看到某種果報,過去因是其主因,現在因是其助緣。總有某些人一生功成名就,很多人都想要成功也竭盡所能,但總是無法如願。這是什麼原因?要變成富人、要有所成就、要成為名人,這些都需要有它們的因。

    成就一件事的主因是「過去因」,助緣是「現在因」。缺乏過去的主因,不管你現在如何努力嘗試(現在因),終無法如願達成目標。

    你也許可以勉強維持生活,但由於缺乏過去的主因,所以總是不能隨順心願。也因為如此,當你看到有人很成功、很發達的時候,請衷心地接受別人的成就,千萬不要嫉妒。嫉妒源自於一個人不知如何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行持接受的藝術,還反過來讓自己的心墮入嫉妒他人的成就中。

    所以從今以後,請為別人的成就感到高興,這是非常重要的。過去,你們都已聽聞過這樣的佛法教導,但是你們都不知如何運用它們,這是因為你們不懂得「接受」。

    這些善法都不會自然發生,只有透過訓練、實踐,透過「有正念地接受」的藝術,你才會一天天地進步。

    我們都深深地被自己的冤家、仇人——我們的煩惱所折磨。

    你聽懂了嗎?

    你是深深地被自己的敵人——煩惱所擺佈。

    我不是說你的「朋友」,我是說你的「仇敵」。

    但是長久以來,你一直與自己的仇敵為友,不是嗎?但很幸運地,今晚你將開始結交真正的朋友。

    這就是你為何來此的原因。

    -----

    [2] 《法句·第176偈》的義注:《金吒女事》(Ciñcamāṇavikāvatthu)。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高的藝術 ② 】雷瓦達尊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wo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