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职业之路,就像是登山,仰望前路,回顾来路。
总不免问上一句,到底还有多远登顶,自己已经走了多远。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副电子地图,知道自己的位置。
第一重:以知识为中心
作为一个老师,想要学生考100分,自己恐怕得理解到200分。
第一阶段,刷题,起码,给一张相关专业的试卷,自己能够考到接近满分,不能有知识点的漏洞。
第二阶段,了解学生易错点在哪里,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在哪里。讲课,详略得当,有重点。
第三阶段,有结构,能够以基础知识为骨架,深入浅出,化繁为简。
想要完成这一阶段,没有3~5年积累,是难以做到的。
第二重:以学生为中心
第一重的老师,重点还是以自己为中心,是教的好,其默认教的是一群爱学习的学生。
第二重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最后的结果负责,其核心是学生学得好。
到了这个境界,可能更多的是,解决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要学习?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一样,激发点也不一样,用的刺激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面对困难的学习,如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重拾信心。
到了这个层次,更多的是要思考人性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跟着自己学。
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要培养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第三重:以组织为中心
达到前两重,已经算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了。
可对我们个人来说,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一个身份,一个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的全部。
所以,要从时间的维度上,考虑5年后,10年后的自己。老师,本来就是要教学生学习的,所以也要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然而,时间是以组织根本点出发的。是去当公立学校老师,还是进私立学校,亦或者培训机构。
在我看来,公立学校老师,表面很稳。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从长远看失业风险并不小。
私立学校,也同样危险,随着人口减少,公立学校一定会跟私立学校抢占生源。有行政力量的介入,私立学校的空间越发变小。
私立学校,应该会死在公立学校前面。
培训机构,其实已经死了,只不过,在灰色地带,还活着。
其生命力,反而是是最旺盛的,虽然有政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只要考试还是以选拔性为根本目的,就永远无法转向以知识为核心,更别谈素质教育了。
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让知识武装自己,成为科学家,或者完成通识教育。
选拔性考试,是一个零和游戏,根本的目的是打败同行者。
思考清楚,整个行业,才会选择某一组织,选择以什么姿态去应对。
以前,工作都是从一而终,现代社会,再也没有什么从一而终的工作了。
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