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好人一个都死不了,只有个别跑龙套的。
体现出了评书创作者的才气不足。
我本人是很喜欢评书的。这篇文字不是想黑评书,而是实事求是地讲一些评书经常存在的问题,愿评书能够精益求精,涌现出更多精品杰作。
比如说深受大家喜爱的单田芳老师。他的表演嗓音浑厚、声情并茂、幽默,表达力强。
由名著改编的评书文本,质量就比较好,各种硬伤俗套也很少。比如说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利福的聊斋。连阔如的红楼梦、刘兰芳的红楼梦。生活性比较强的趣闻轶事类的评书作品,这些毛病也比较少。而侠义类的评书,槽点就很多了。这不是侠义类作品本身的问题,比如说金庸讲故事的能力是非常杰出的。侠义类很需要想象创造,而作者的才气不足,也会把中国文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放大。
评书文本的重大缺陷,即便在一些著名的评书作品里也广泛存在。比如单田芳的三侠剑、白眉大侠,袁阔成的水泊梁山,刘兰芳的杨家将。张少佐的大明剑侠。
有的是中国文学的老问题,比如说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没什么个性,形象单薄。里面的名字互相换都影响不到什么的。正面的年轻女性形象就是漂亮贤惠,忍辱负重,或者再加上武功高强。中国小说像三国水浒里女性形象只是彻彻底底的陪衬。
与之相关的是爱情故事俗套,缺乏新意。或者是因容貌好看武艺高强而一见钟情。或者是父母师长看其才貌相当便加以撮合。或者是女的救了男的命,传出去好说不好听,索性成就眷属。
不符合情理。
偷听的桥段。一个人杀入大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到了关键时刻就有一个新出的杨家后人突然出现,困难迎刃而解。
巧合太多,靠巧合来支撑,想象力不足以支撑故事情节。正面人物每次遇到危险比如说自杀呀,或者是坠崖呀,或者要被人杀死呀,永远有高人及时赶到。用无巧不成书来敷衍是不成的。
人物智商不足。办事鲁莽冲动。敌人设了套就往里钻。要说是一部分武林人物,这样的话没问题。但是身经百战的以及军师之类的都犯这种低级错误,那就不应该了。
王朔批评金庸小说的一些话,跟金庸小说不挨着。但如用来批评一些评书作品,还是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