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乡的雪
雪是冬天的常客,但是现在冬天下的雪和记忆里故乡的雪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我印象中雪的含义:没膝,行路艰难,吱呀吱呀。我长大以后,跑了这么多城市,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惟有故乡那时的雪,它带着别样的憨厚和朴实,就如同这个村庄给我的感觉。
儿时的故乡,冬天特别冷,那是冷到骨子里的冷。那时候孩子上学都是一个人,或是和附近的同学结伴而行。无论刮风下雨,都是一个人,从来没有期盼或者希冀谁回去接你放学。那时的家长估计是暗中统一商量好了,而且是全员通过的那种。
雪,对于我们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太多的乐趣了。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抖音,也没有王者荣耀种种。现在想想,那时是多么干净的年代。猪肉是不含激素的,蔬菜是没有农药的,衣服都是纯棉的,就连笑容都是淳朴的。那时的乡情是浓烈的,浓烈到一家有难,众人扛的局面。
每每落笔写下关于乡情的素材,都是那时乡情的原坯做酝酿材料,做酒的叫做曲,蒸馒头叫做酵母。而作为一个写手的我只能用原坯而代之了。乡情也是我对故乡更深沉的一种眷恋。说起种种,就不由把话题扯了开去,这样算来,还是我我的肢体控制不住的我的灵魂。
雪仗和滑雪是那个年代雪后肯定爆火的游戏,因为滑雪,不知磨透了几双鞋子。因为鞋子的事情,母亲唠叨了几年。总会说“老三鞋子鞋子费,衣服衣服费。”母亲刚说起那时,我总会理直气壮地顶撞她:“衣服是我大哥穿过二哥穿,二哥穿过才轮到我,您给我穿的新衣服那有那么快就烂掉的。”母亲也是一阵无语。也就放任不再理我。
大雪后,如果是在学校,那会是多人的雪后狂欢,打雪仗让每个战场上的战士都玩的流连忘返。这应该是属于80后农村孩子们的专属记忆。一群在自立自强中生长的孩子,从小就是在风雨里长大的孩子。现在仍是努力前行,用自己的肩膀抗下所有,在这里我也致敬每一个80后的人,发自内心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