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译注》4

读《论语译注》4

作者: 河南郑州毛秋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2-27 09:46 被阅读0次

粗略的读了一遍《论语》,其中的语句只有个别的是熟悉的,其他的都很陌生,这一次的通读在卜老师的引领下大概对语句有了了解,其实对于书中的那些孔门弟子,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是每一个人都对不上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各不相同,有博学的,有率真的,有家境富裕的,也有家境贫寒的。“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颜渊,子路,公西华,冉有……名字倒是能说得出,但是他们说的话以及性格特点是真的弄不明白,但唯独对一个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仲弓。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从孔子的这句话当中可以知道仲弓的出身并不好。但是孔子应该是非常的赏识他,“英雄不论出身”,对于这样的人才,难道就因为他的父亲是贫苦人而舍弃不用吗?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用人的标准是没有阶层的,是平等的。这也可以解释孔子的门下众弟子来自于各个社会的层面。

单说仲弓,孔子曾说他是可以使南面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品格指导孔子的推荐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从这段对话当中可以看出来仲弓他非常的好学,会向孔子问自己的疑问,不仅如此,面对老师的解释,他还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是说仲弓他不仅仅是爱学,同时还爱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老师孔子的思想可以说仲弓在严格的遵守和执行。读到这里我真的特别的佩服他,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面对老师的讲解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是质疑的人,都不是多数的,更何况这是在古代。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推测孔子是很和蔼的,师生关系非常的融洽,才会在对话当中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认识。

关于这一点也启发了我。怎么才能让对话有更高的质量和深度呢?不但是自己要有疑问,关键是要有思考,思考之后并能在对话当中不断的来调整自己,让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想法更深一层。(关于这一点,在这两讲当中体会的更深刻。特别是第3讲做主持的时候,面对卜老师冷不防的一个问话“你怎么看”,不得不开始思考,也许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大致的念头,但在卜老师的追问下,会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或者是说打开思路)

关于仲弓在认真的践行老师的思想,从仲弓问仁也能感受到。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面对老师对他的指点,仲弓说虽然愚钝也要实行。这显然是一个乖学生的形象,老师说哪做哪指哪做哪。联系仲弓的身世,其实也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出身不好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唯有努力上进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其实,在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啊?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当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仍然不忘学习。从这个对话当中,我学到的是以身作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仲弓他好学,勤勉,善思,难怪他的老师孔子也说他德行好。

相关文章

  • 读《论语译注》4

    粗略的读了一遍《论语》,其中的语句只有个别的是熟悉的,其他的都很陌生,这一次的通读在卜老师的引领下大概对语句有了了...

  • 孔子简历及孔子主要弟子

    《论语》入门,建议选杨伯峻《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等著作。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记录~不知道抄写论语的第几天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论语》的抄写,已经是很多天了,今天是第一进行记录,书籍版本《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

  • 《论语译注》杨伯峻之《学而篇第一》

    2021年4月11日木兰读书会 《论语译注》杨伯峻之《学而篇第一》 分享人:元元 第一次这样读论语,以前只在中学的...

  • Tiffany的论语笔记 1

    2016年10月,开始读《论语》,第一批读的书有杨伯峻《论语译注》,《辜鸿铭讲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三位先生...

  • 中小学生阅读书单来了

    中学生阅读书目(70本)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著 《论语译注》系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

  • 读《论语译注》3

    《论语》中孔子最重要的主张就是仁,可以说这也是儒家学派的基本观点。 什么是仁呢? 仁字,从造字法中可以看出来,代表...

  • 读《论语译注》2

    《论语》中与“礼”有关的内容 “礼”繁体为“禮”。《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履行你向神要求赐...

  • 读《论语译注》1

    我对于论语的认知,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上学的时候所学习的一些文字当中,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译注》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qh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