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都要讲政治
政治,一门让所有学生头疼的科目,要一堆又臭又长的字,特别是马哲那种集臭、拗口、冗长为一体的内容。从课本的角度来看,他们很无聊,因为是一条条原理,但如果结合到实际中,他的妙处就不可言。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政治来判断趋势。
最政治的东西也往往最能反应趋势,而最近我国最政治的东西就是《十九大报告》,所以其中也反映出许多趋势。但笔者对其研读太少,只能转述某些他人见解。
首先就法律职业而言,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提出“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代表了国家对法律的重视,在接下来五年中将在法制建设方面发力,而要促进法制建设,就需要有更多的法律人投入其中。我国现阶段执业律师总数突破三十万,但在某些地区,有的律师不得不兼职其他工作以图谋生,甚至有的镇还没有执业律师。所以未来律师会更为吃香,更容易产生富豪。
律师业的趋势能从报告这种极度政治化的文件中看出来,但政治对法律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几乎可以说,政治对法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对法律人,也表现在对法律本身。
首先是立法方面,我国的立法工作就是在政治的指导下建立的,随着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接下来就是完善框架内的细节,也就是各个小法的出台,各个大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以适应其调整对象的变化。尽到法律规范本身应该尽到的职责。
再者是法律解释也要看政治。在学理上,按照解释的尺度,分为扩张解释、缩小解释以及不扩张不缩小的解释,也就是文义解释。扩张解释最基础的见于刑法总则中的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如果妇女在怀孕,在审判前因执法人员的殴打而流产、或者其他原因而流产,以至于在审判时不处于怀孕的状态,那么适用死刑吗?答案是不适用,因为司法机关对该法条做了扩张解释。所以其效力比字面意思扩大了许多。
然后是在各种犯罪中的去死刑化。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死刑的使用,修正案9取消了9个死刑的适用,现在刑法中仅存在46个死刑罪名。这种变化,在笔者看来也是受政治影响,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日渐重视,对死刑这种最为残酷、直接剥夺生命权的刑法慢慢减少适用。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而法律也属于上层建筑,应当取决于经济,同时也与政治相互影响。法律中除了法律人还有法律规范也受着相应的制约。并且其他因素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之下显得更为突出。而政治的这种重要作用也可以提供一种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判断。
Ps:本来规划得好好的,结果写出来乱七八糟。文章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无戒365极限写作训练营03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