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创业企业来说,当我们完成第一个阶段的产品开发之后,我们希望产品能尽快地面向市场。但考虑到创业企业早期投入的问题,我们仅可以能以最低成本来验证业务的可行性。可行性主要指的可以获取用户,用户愿意为我的产品买单。
这里我们可以借助4P模型,来定义跑通业务的最小并且最关键的要素。
4P主要是以4个P字母开头的营销业务的要素构成:
1.产品(Product):产品需要提炼出核心的卖点,核心的功能点,以及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由于早期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完善的状态,在功能和卖点上核心突出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即可,并且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有直观的感受。其他次要的功能即使不完善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少能够证明我的核心功能对用户是有价值的。
2.价格(Price):如果是付费的产品那必须要定义一个合理的价格。价格的合理性体现在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行业中的价格参照系,以确定我们在行业中,同类产品中的价格位置。对用户的认知来说我们的价格属于高端的,中端的,还是低端的。相比同价位的产品来说的我们是否具备价格和功能优势等等。
3.渠道(Place):我们需要明确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和路径能够触达用户。我们的在业务的早期,我们尽量选择一个渠道来进行验证,同时优先寻找的肯定是充分利用我们当下的资源,找最容易触达并且能稳定触达用户的渠道,不一定一开始就去追求这个渠道的用户量需要有多大。
4.促销(Promote):促销更准确的理解是促进销售,比如如何形成更高的用户转化和付费变现。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类似“打折”的促销活动。这里我们需要针对我们上述定义的渠道来设计一个关键的促销动作,包括运营手段和配套工具及物料。以此来验证这个动作是能够形成用户转化。
大家在早期落地业务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或是有更好的经验,欢迎评论分享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