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袜子怎么只有一只?
老师,我忘带作业了!
妈妈,我的书包在哪?
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迷糊”的孩子,它们整天丢三落四,不知道脑袋瓜里在想什么。
这不,一个小迷糊的女孩就跟喝了马虎药水一样,一边环游世界,一边丢东西,毛衣、袜子、小提琴……都丢了,还差点把妈妈都丢在沙漠里。
这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在《小迷糊游世界》绘本中,小迷糊可谓是奇思妙想,她把毛衣丢在了奥利匹克体育场的高塔上;自己的袜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跑到了大灰狼的汉堡里去了;漂亮的外套呢,居然挂在了珠穆朗玛峰的山尖;她在泰陵姬弄丢自己的行李箱和一颗乳牙,还把新家的地址丢进了有水怪的尼斯湖湖底……



所谓,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个一个在路上,在居家的日子里,跟随着小迷糊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玩转世界著名景点,真正做到在阅读中丈量世界。

另外这也是一本互动性很强的绘本,作者把小迷糊丢掉的东西融在世界景点的插画里,我们可以一边和孩子见识世界景点,一边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把小迷糊丢掉的东西一个个找回来。
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的阅历,也在寻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
当然孩子也有找不到的时候,我家小朋友当时就没找到小迷糊的棒球帽,急得上窜下跳。
正好我告诉他,有些东西弄丢了可是找不回来的哦,所以要细心一点,好好守护自己心爱的东西。
不过孩子还是问“如果真的找不到怎么办?”我笑着说“那肯定有人比我们更需要它,比如这只乌贼,你看它带棒球棒是不是很酷?”
1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会在上物质上富养孩子,但有远见的父母,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因为旅行之于孩子而言,是一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成长之旅。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看到的美好风景,最终会融入孩子的灵魂中,丰盈它们的人生,并会在孩子感到困惑时给予其遮蔽和抚慰。
在《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见过,哪来的世界观?”的确,看过世界的人,不管是从谈吐还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总是极具包容性,因为见过世界的广阔,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要学的很多,所以才能更好的接受世界,去接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更好的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但世界这么大,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饱览世界呢?走进绘本,应该是极好的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美轮美奂的绘本,可以让孩子足不出户的游遍世界,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同时也会在孩子心中深埋一颗梦想的种子。或许有一天,这颗深埋的种子会转化为行动力,促使孩子带着童年的期盼,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大千世界。
2
话说在拿到这本《小迷糊游世界》的绘本时,我心里有点犹豫要不要把这套绘本给孩子看,旅行绘本很多,干嘛非要挑一本讲述孩子丢三落四的绘本呢?要是孩子看完和故事中的小迷糊一样迷糊怎么办,要是孩子把这个小迷糊当榜样怎么办,每当我说他丢三落四,它就说起这个女孩也是这么做的怎么办。
不得不说,当妈妈要操心的太多了。
可是我的犹豫也仅仅限于一分钟,因为孩子早就凑过来了,而且他目前在识字阶段,可以磕磕巴巴的念出封面上的“小迷”“界”三个字,念完后一脸好奇的问我“妈妈,这是什么书啊,看起来好好看。”
等我念出书名《小迷糊游世界》后,孩子更是手舞足蹈“妈妈,我要看我要看,我要看看这个小迷糊闯祸了没?”
我听到这一脸鄙视,自己平时迷糊的时候还少吗,现在却幸灾乐祸的看别人,真是没谁了。
在翻阅的过程中,每次看到小女孩丢掉东西,孩子都捧腹大笑“她又掉东西了”,并且还主动的去寻找小迷糊丢掉的东西,找到后还特得意地说“我才不会像她一样迷糊的”。
话说我没想过这样一本看似不是“正确”的绘本,却能给孩子带来正确的引导。
与其他温馨、正能量的绘本相比,这本绘本有点异类,它没有说大道理,去教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贴近孩子的视角,把孩子迷糊的行为直白的呈现出来,在画面中有抱怨、有倾诉,就好似孩子身边的朋友一样。事实上,这些画面所展现的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心智,也正是孩子纯真、可爱之处。
当然正是因为这种写实的表现形式,恰恰可以帮助孩子在绘本里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进而反思自己迷糊行为,促进其好习惯的养成。
可见,这虽然不是一本“正确”的绘本,但绝对是一本真正“懂孩子”的绘本。
3
这本书最让我有感触的一幕,就是当小女孩差点把妈妈丢在沙漠时,妈妈正在帐篷里喝茶。

我这才意识到为什么这个小迷糊女孩每次丢东西后,脸上都是一副“无大事发生”的样子。
原来,这个女孩一直处在一个松弛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在那里,偶尔出点错也没关系。所以即便女儿把自己丢在沙漠了,妈妈也不急不恼,反而享受这独处时刻。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位网友在网上发的一段“乘飞机的见闻”。具体细节记不清,大概就是说,一家人集体坐飞机去旅行,结果孩子证件过期,孩子妈妈直接陪着孩子没有登机,可是家人所有的行李都挂在妈妈的名下托运了,因为妈妈没有登机,所有的行李都被拉下来退回了。话说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我身上,估计直接暴走取消旅行计划了,但是这家人完全没有生气,反而很淡定地处理。
不得不说这种有爱的家庭氛围着实让人羡慕。
家本该是一个温暖、让人放松的地方。但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不出错的态度可谓是到了一种病态的偏执。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一样,不能容忍一点点差错。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父母不安时,孩子会立即警觉。
在父母情绪不稳,易怒暴躁的紧张氛围长大的孩子,势必会缺乏安全感,也会削弱孩子的探索欲和想象力,让孩子遇到事情时缺乏勇气和胆量。
看完这套书,我很羡慕小迷糊的想象力,但我知晓小迷糊脑洞大开的想象力背后是松弛有爱的家庭环境,因为只有在自由有爱的环境下,想象力才能得以生根发芽。
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写道:“人生过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积极思维呢?简单地说,就是乐观不焦虑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有人曾把养育孩子比成西天取经,因为一路上有太多的突发状况出现。这个时候与其抱着纠错的心理处处斤斤计较,不如像唐僧四人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其实人生真的无大事,丢了袜子天也不会塌下来,学着营造一种“高容错率”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包容心,让其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愉悦感,进而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品质,这才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能给予的最大的帮助。
父母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起跑线的本质真相是父母,不是孩子。父母给予孩子“松弛有爱”家庭氛围,就如同温暖且有养分的土壤,滋养着孩子,并会在孩子感到困惑时给予其遮蔽和抚慰,这才是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东西。
一本好的绘本是会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会反射出不同的光线来,这本《小迷糊游世界》或许天生就散发着光芒,一翻开就惊艳众人,很值得我们花费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来细细品读和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