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心理想法
杂谈——我若良善

杂谈——我若良善

作者: 不会修辞 | 来源:发表于2022-04-11 21:44 被阅读0次

      人们都说良善是一个褒义词,我们从小也都被教育成那个样子,被希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可是,我们却没有仔细的思考过,善良的意义是什么,善良的目的又是什么,善良的作用又是什么,盲目地善良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人们为什么偏爱善良,因为善良的人对他们是有利的,能够在某些场合帮助自身,那种正向的他人对己的付出让人心生温暖——没错,人们期望有更多的人对自己所要达成的目的有所帮助。但不同于交易,交易是互相的是要有往来的,交易的概念是将每一件他人给予你的好处都当作一个筹码,天平不可能永远是偏向一侧,你需要支付相当的好处,这叫做交易。而善良就显得“高大”了,它更偏向于一种付出,不计回报的付出,不计较得失的帮助:我只需要单方面的接受就可以了。

      良善有点像无私,但却又不是无私。

      良善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帮助与付出,也是对自己留下的退路与机会。人渴望被善待,尤其是在身处低谷的时候。但他人的善待是个概率问题,这个概率大小取决于他人的性格是否良善。可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全是些善良的人,因此为了提高这个概率,那只有自己先对他人良善——没错,良善之人索取的回报很简单,希望被我施予良善的你,在我需要帮助时也能施予我良善。

      这看似很简单,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正循环,但是这始终太过于理想化,这一切全都基于他人的道德标准。举个例子,如果被你施予良善的人是本身就是尖酸刻薄、自大狂妄的,那么你施予的良善在他/她的心里就成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这人可以被多多利用,真的是太好说话了。

      没错,这是现实,这种人在生活之中其实屡见不鲜,而你一点一点的退让,成为了这群人压榨你的资本。

      善良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割舍自己某方面的利益,或者是承担他人某部分的压力,我们讨厌得寸进尺的人,但我们身边恰好都是这种人。

      人是利己的,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再加上道德条件接受,便会将某种利己行为视作理所应当,如果有一天那个被压榨者幡然醒悟自己的良善全都成为了他人利益的垫脚石,在牺牲了自我的情况下却只遭到了他人的冷眼,铁下心来拒绝了压榨者,那在压榨者看来,就是你这人怎么可以不做对我有利的事情,就像以前一样帮助我啊,将一次的拒绝成为否定曾经所有恩惠的理由。随之而来的,就是关系的破裂,让被压榨者感到极度的心理不平衡,却为时已晚。

      于是又诞生了这样一种人群,“好人”。这类群体可以说无私了,他/她们在面对上述情况下,可能都不会袒露出自己对他人不断索取的厌恶,为了维持一段关系而牺牲了全部,而自己的内心却早已经变得千疮百孔。

      所以,人应该良善吗?该,但不完全该。面对那些道德败类,便不要施予他/她自己的良善,不要将善良用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勇敢的回绝他/她的无理。

      我若良善,我愿世界能给予我所应得的善待,而不是失败时的冷嘲热讽……

    (网图,追究必删)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我若良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yw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