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阳志平,他是一位认知科学的研究者,也是一位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他还为中国出版市场引进了很多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好书,比如认知科学家、科普作家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心理学家基斯·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机器人叛乱》,还有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
虽然文字的出现已经超过五千年了,但是对于进化学来说,这个时间基本可以忽略。我们的大脑结构在200万年前就已经定型了,所以科学家们开玩笑说,我们是带着石器时代的脑子生活在21世纪。
那你肯定会问,既然大脑进化的时候,没有阅读这个功能,那今天我们怎么还能读书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虽然定型早,但是可塑性还比较强,所以,我们会借用一部分其他的神经回路,将它们组合之后,实现阅读的功能。
打个比方,如果大脑是个公司的话,这个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没有一个专门的“阅读事业部”来负责阅读。但是后来这方面的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从财务借来小李,从技术借来小王,从某个分公司调来老张,组成了一个“阅读业务临时项目组”。
因为是临时组成的项目组,上来就开始忙业务,所以大家也来不及开会,咱们定一个统一的工作流程,就是遇到什么样的业务,谁比较熟悉就按照谁的方式来。今天这个业务,财务的小李比较懂,那就按照财务的习惯来做;明天那个业务,分公司的老张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那就按照分公司的方法来做。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中没有单独的一套处理文字的模式,面对不同的文本,大脑会借用不同的认知模式来处理。
那么,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文本时,都会采用哪些认知模式呢?在这本书中总结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分析式,基于规则和理性来思考,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大脑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比如此时此刻,你在听我科普,就会调用分析式认知模式。
第二种是叙事式,基于情境来思考,比如你早上去公司上班,快到公司想起来昨天公司开了个会,今天应该把工作落实下去;路过一家咖啡店,想起来朋友说他把每天喝的拿铁换成美式,然后就瘦了好几斤,你觉得也应该试一试,这些时候调用的都是叙事式认知模式。
第三种是整体式,基于感知和情绪,不需要有意识的计算,大脑下意识就完成思考。路上碰到一个人,你觉得很好看;听到一首歌,你觉得很感动;周末看了一场电影,忍不住掉了眼泪,这些时候都是整体式认知模式在起作用。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不要妄想用一套方法去阅读所有的书,拿到一本书,先弄清楚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文本,再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调动对应的认知模式。这才是更符合认知规律的阅读。对应三种认知模式,我们就能总结出三种书籍类型:信息型,侧重内容与逻辑;叙事型,侧重事件的序列结构;美感型,侧重形式与风格。
科普作品、学术专著,往往就属于信息型。阅读信息型书籍,作者是老师,读者是学生,学生请老师分享新知。小说、传记,往往就属于叙事型。阅读叙事型书籍,作者和读者是朋友,围炉夜话,聊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诗歌、散文,往往就属于美感型。阅读美感型书籍,就像是沉浸在大自然里,体会优美的风景。
请你记住这三种类型:信息型、叙事型、美感型,接下来推荐的所有阅读方法,都会因为书籍的类型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如说,细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你打开一本信息型书籍,那么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作者说了什么?他的观点和理论模型是什么?我同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是一本叙事型的书籍,那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事件和冲突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他用了一个怎样的讲述结构?如果是美感型的书籍,那你的侧重点就会放在语句和修辞有什么妙处?总体要呈现一个怎样的意象和形象?
你看,我们常说要把厚书读薄,也就是抓住一本书的要点。实际上,不同的书籍,要点是不同的。如果不同类别的书,都用一种方法,对着诗歌散文我去分析观点,或者对着学术著作我要找故事冲突,不是徒劳无功,就是事倍功半。
其实,三种书籍类型还是个比较粗糙的划分,我们还能细分成更多的认知方式。阳志平总结,人类有九种主流的认知方式。
绝大多数作者在一本书当中,往往会使用一种主要的认知方式,再结合一种到几种次要的方式。同一位作者在不同的书里边,用的认知方式也可能不一样。比如心理学家基斯·斯坦诺维奇,他的著作《机器人叛乱》用的主要认知方式就是思想实验,次要的方式是实验科学;他的另一本著作《超越智商》,主要的认知方式则是实验科学
当你能够熟悉这九种认知方式,你就成了高阶的阅读者。再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先判断这本是属于信息型、叙事型还是美感型,然后再判断,作者主要的认知方式是什么?这两步做完,你就和作者同频了。你和作者的思维方式拉齐,就更容易抓住他想要说的重点。就很少会出现,作者说的是“前门楼子”,你理解的是“胯骨轴子”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能在复杂与简单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他既不会用一种方法去挑战所有情况,但是也不是每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从头开始研究。他心中装着很多个思维框架,面对不同的情况,他能迅速判断哪一种框架更有效。高阶的阅读者,就是带着框架去阅读。
我的感悟是:这世间所有的新鲜事都不新鲜,文字或者公式也是在不同框架里排列组合,就像建筑一样,低层都是砖瓦,唯一不同的是房子的框架和砖瓦的数量和时空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