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觉前,按照惯例,儿子是要翻翻书催眠的。
灯下,庸懒的他,倚靠在床头,一边听“小爱同学”为他歌唱,一边哗啦啦翻着他喜欢的文字,但常常是我力荐范围之外的。比如童话、科幻、拇指大的小画片儿倒是看得兴味盎然。
今天的阅读不再那么随意,显得很慎重,又在圈点,又在查字典注音释意,还嚷嚷着要我给点意见,让我很是意外。
原来,今天的阅读是有任务的。老师让全班同学轮流在每天晨读课上讲一个故事,并且积累故事中的好词佳句,提出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明天该他上场了,所以得认真准备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一开始打算讲历史故事《武王伐纣》,文中已经做好了各种批注。可是,我一看原文,太长了,还要提问讨论,二十分钟根本完成不了。于是,我建议他另换篇目。他找到《窗边的小豆豆》动物剧场中的海狸,我觉得不错,生动有趣,符合他的年龄段,试读中,我发现文中有个可能会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的敏感词汇,只好建议他再次更换。
他没有不耐烦,在平时我俩经常光顾的书堆里寻找着,像小鸡觅食一样。但并未出现“翻来覆去”状,他似乎知道,在我这个语文老师为他列出的书目中必定很容易找到答案。
没多一会儿,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篇名为《放弃天堂的导盲犬》的文章上。可能因为没有太多生僻字,很快,他便有声有色地大声朗读起来。我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一个充满童稚的声音深深地打动着我,从他的侧脸看过去,小嘴巴一张一合的,真是可爱!我很久没有被他的朗读打动过了,心里正窃喜着。猛然间,我竟发现他长长的睫毛尖上,沾着几颗晶莹的小水珠,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剔透。小小珠越聚越多,最后啪嗒啪嗒地打在了书页上,浸湿了好大一片。
我以为太晚了,他读累了,觉得委屈,便小心翼翼地问:“怎么了?儿子”。
“我心里很难受!导盲犬太可怜了……”
我惊呆了。此刻,我仿佛觉得他手里抱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那只导盲犬,他正在摩挲着它的头......
看着他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使劲抽泣的样子,一旁的我竟无语凝噎。许久。
我想,读一篇文章,它真正的意义莫过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