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超前消费”这个词时,根据字面意思,还一直以为是“把现在所需的东西提前买来使用”,是一种良好的趋势,是21世纪的大势所趋。出于好奇心,便去百度了一下“超前消费”的意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自己一大跳,“超前消费”的意思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
然后百科上是这么评价这个词的:它败坏社会风气,在经济上会造成虚假社会需求,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人们常说,眼睛看到的一定是事实,其实,不以为然,眼睛看到不一定是事实。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做过“超前消费”的事,可是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一】讲真,我是没有资格来写这篇文章的,当我打下“谁给你超前消费的勇气”这个问题时,我还在为我的提前消费而苦恼。
是的,我还欠马云的“花呗”一百多元,欠刘强东的“京东白条”二百多元,花呗最后还款期限是每个月的10号,白条是每个月的19号。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然而现在的我几乎可以用身无分文来形容的,面对这三百多的“巨额债务”,在心底提心吊胆的数着一天一天满满逼近自己的日期,我不得不放低姿态,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虽然是最亲密的好友,但对我这样一个不善交流的人而言,还是很怪不好意思的。
的确,朋友借钱给你是情分,不借给你,或者是他也一样生活拮据时,你也不能说什么。
而且,一个人还不能借太多,毕竟钱这种东西,谁也不嫌多,况且我还是他们的好朋友。我想他们,一定也和他们借我钱时我的想法一样,万一就不还了呢?万一就忘了了?
毕竟是最好的朋友,谁会好意思催人还钱。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我们可以没有金钱,却不能没有尊严,金钱买不到尊严,尊严却要无奈的因为金钱,委曲求全。这就是我们的今天。”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这些关于钱的赤裸裸的反鸡汤式语录,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正好验证了那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只是“提前消费”而己,还远远达不到“超前消费”的标准,就已经如此焦头烂额了,真的不敢想象“超前消费”是有多可怕。
传统的消费观念是量入为出,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老一辈传下的的话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既是无奈也是经验。
而现在超前消费在大学生之间好像就是一种时尚,不知道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性贪婪享受的弱点,抑或是攀比的结果或面子的尊严,原因不得而知,现实却是残酷的。
【二】在上了大学之后,和我的一个关系不错的高中同学,她经常和我说起大学生活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朋友说,她有一个奇葩舍友Y,家里不是很富有,但是很喜欢化妆,以及买各种护肤品,而且基本是用在外面工作的男朋友L辛辛苦苦赚的钱买的。某天Y看上一个好看的护理产品,L或许是生活真的拮据,没有答应Y的要求,于是乎,Y就大哭大闹,颇有“你不给我买我就死给你看”的样子。就这样,L还是想尽各种办法给Y买了,Y这才重新“笑逐颜开”。
我的第一想法是:羡慕Y有这么一个爱她的男朋友。L对Y绝对是真爱,对Y真的很宠溺,Y就是L唯一的“小公主”,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当然,对Y的任性傲娇,我是处于嗤之以鼻的态度的。
现在回想,Y还是挺悲哀的,连买个化妆品都要靠男朋友的工资,不买还不乐意了,只能靠“有钱的男朋友”招摇过市,没有了男朋友,Y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Y的这种“拼男友”行为,我想是可以称之为超前消费吧。作为一个大学生,是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的,Y的做法,完完全全是以追求享乐为目的的。
如若分手,Y又靠什么办法购买昂贵的化妆品?
Y是活在L给她带来的“蜜罐”里的,只知道花男朋友的钱带来的痛快,只知道能带来快乐和一副好看的皮囊。
我听过一个这么一个段子:好想找个渣男/女谈恋爱,然后你甜言蜜语把我哄的鬼迷心窍,然后你劈腿,我伤心欲绝,从此拼命工作,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靠这样走上“人生巅峰”,是不可能的。不过,毁掉一个人的办法,就是设法让这个人爱上你,惯着他,使劲的惯,然后在他用情至深时,抛弃他。
女生买化妆品没有错,错的是不应该通过“超前消费”的方式。我想,迷恋上“超前消费”,绝对有可能将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三】我也是用“花呗”和“京东白条”的,当然,也一直留意它的“额度”,加起来,将近一万!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和这些借款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自己在急需用钱时能快速拿到钱,解决当务之急。
凡事最怕的,或许就是“但是”了。然而赤裸裸的事实告诉了自己,真的有但是。
但是,当对“未来的钱,不花白不花,花了再说”产生依赖时,为了还“未来的钱”,那本该属于我们年青人的潇洒岁月,一下子变得负担沉重,那又何必呢!如果因为超前消费而不得不过上“手紧”的日子,那真的就是欲哭无泪,不知道找谁哭去了。
哪怕你有充分的自信,有足够的勇气,也不要忘记一句话:
花未来的钱,胆子别太大;
先使未来钱,要顾及风险。
【四】当我决定要写这篇文章时,我就设想过,把我能在“花呗”和“京东白条”将近一个万的全部用完,会有怎样的结果。
当我萌生出这么一个想法时,便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心底一阵后怕。这真的是太可怕了,花未来的钱,简单来说就是透支未来。
不错,当捡到一百元时,会开心,但是当你掉了一百元时你会很不开心,得到与失去相同的东西时,往往得到的开心却永远比不过失去的不开心。
人,天生都对“失去”特别敏感,也害怕失去。
我对此深有体会,花钱能带来快感,且不知不觉就花完了所有的钱,但是还钱的时候,就是哭丧着脸的,会为自己乱花钱而感到懊悔。
花钱的快感,和还钱的痛苦,是成正相关的。我透支了那么多未来的钱,现在我有什么能力偿还?父母?朋友?
说白了,我没有超前消费的勇气。天道有轮回,因果循环,借的钱是迟早要还的。
当然,“超前消费”也不是不行,除了真的是当务之急外,只要你能在未来,可以获得比连本带利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可以了。
借钱对一个人来说,让自己变的更值钱才是最棒的,而不是让自己背负越来越多的债,透支自已的未来。
我不反对借钱,也不反对“超前消费”,因为财务公式告诉了我:
资产=净资产+负债
负债也属于你的资产,只不过是负资产罢了。
【五】在大学生活里,与“超前消费”息息相关的,我想就是贷款了吧。上了大学之后,我的辅导员每每班会都会说“校园贷”“裸贷”等高利贷的严重性。
攀比与面子之后就是习惯与思维,于是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信奉钱是挣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先是“超前消费”买了一个高档的手机扔掉原来的八成新手机,经常和一群朋友下班后海吃胡喝,K歌到午夜。头型经常变换,经常油光可鉴,衬衣袜子脏了就买新的,出门打车潇洒地说一声:“零钱不要找了”……
之后便是还钱,还不上钱了,信用卡作为补充,然后是信用卡还不上了,又办了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以卡养卡。后来银行卡也还不上,网贷就是取款机,网贷还不上,高利贷又成为新的资金来源,甚至还进行了“裸贷”。恶性循环,窟窿越来越大…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校园贷在本质上就是高息的代名词,用嗜血来形容毫不夸张。他们不断变幻着马甲,用各种名头侵入我们的生活。
裸贷、校园贷、现金贷就像是一个醒不来的梦魇,支撑着年轻人膨胀的欲望,也拉着他们逐步走向深渊,踏上一条不归路。
经历过校园贷的人说,上岸?很难……
自以为是的我们,自以为可以承受的负担,但最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开始走向了“以贷养贷”的窘境,深陷泥沼,无法呼吸。
【六】超前消费观念兴起时间不长,信用卡门槛的降低和网贷的便利给超前消费提供了资金方便,但是花明天的钱,今天的前提是你明天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偿还,如果不能确定明天能不能偿还,那么不要超前消费或许才是王道。
当你要超前消费时,请问问你自己:
谁给了你超前消费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