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选择是在本性与理性之间左右摇摆,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选择。能限制你的东西越少,你就越接近本性;限制你的东西越多,你就呈现出社会性。对于本性的约束都是来自外部的,就算是来自你良心的约束也是外界环境给你的。有句话不是说吗,不要考验人性,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只要是看似没有约束,那么本性就会抬头。人也无法对抗自身的本性,因为那是直根于你基因的,是与生俱来,是你的硬件的一部分,无法改变。本性的存在只是为了保证你硬件的这个肉体的存在,这是他的根本任务。而是否能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那是你后期软件的问题了,不在人家的考虑范围内。所以不要去考验人性,而是要尽量的用规则去约束人性。这就是我们人类社会会出现道德和法律。为了整体的利益,必须存在一个外在的秩序来控制各自为政的本性。让每个人都能因损失一小部分利益,而换来更大的利益。我思考的这些是否符合事实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记录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只是我思考过程性的东西。以我现在的认知,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相对于现在的我,我认为这就是对的。对于我来说,对与错都是暂时的,都是过程性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始终都只是渐进的,真理只可能无限接近,而无法获得。
更多的自由对发展有利,但最基本的秩序要有。秩序的形成是必然,秩序造成不均,秩序与熵增相矛盾。但为啥还同时存在呢?说到自由与秩序让我想到了树木的生长。树干是秩序,而枝条是自由。没有树干的支撑,树枝就无法生长,而没有了树枝的开枝散叶,树干也无法存活。树干就是树枝的未来,而树干曾经也是树枝。只是他们的作用各有不同罢了。自由是希望,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可能,而秩序就是当下的有力支撑。没有了秩序,没有了当下的稳定,那么发展与希望也就无从说起。而如果只有秩序而没有自由那也是死路一条。完全的稳定,没有变化,就是死亡。熵增应该也是一种秩序,所以相互之间并不矛盾。熵增到最后不就是彻底的都秩序了吗?只是在熵增的过程中会混乱。
说下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为了实现一些人的目的。只不过有时这个目的是少数人的,有时是多数人的。就拿俄乌冲突来说,最受伤的还是普通人,普通百姓和普通士兵。而背后得利的又是谁呢?谁是那个没有损失还得利的人呢?无利不起早,如果一个可以掌控世界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遭殃的就是大多数人。不过他的每一个过分的自利行为都会让他死亡的更快。而必定将会有一个可以代表更多人利益的人站出来替代他。战争为什么不能避免,战争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同时战争造成的伤害也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对和平的期待。人只有经历了痛苦,才会更向往平静的生活。没有经历战争,可能很多人认为战争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真正经历了,可能就会改变看法了。对于战争,我认为最好的态度就应该是孙子兵法的态度。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真正动起手来打,是最坏的选择。最好的办法是,根本让你不敢打,或是根本连想都不敢想。不过你也不能指望遇到的都是理智的对手。所以才有了妄战必亡,忘战必危的说法。强大的实力,利益的深层纠缠,就不容易发生战争。打仗不好,会死人。一个新冠病毒都搞得人好几天不得安宁,更别提打仗了。所以想啥也没用,还是努力建设好国家,国家强大了,也就没人敢轻易的招惹咱们了。
今天感觉基本就完全的恢复正常了,既然正常了,就开始正常工作吧。人活着就是要负起各种责任,尽各种义务。你活着的意义就在这些责任与义务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