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手头的事,我坐在公司的格子间,手机亮起,老妈发来微信,说明后天她要陪着老爸去给高三的孩子们送考,让我记得吃粽子......手机显示2019年6月5日。
后天6月7号,是端午节,但想必有千万个学子或家长并没有心情去纪念几千年前,那个说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人,因为这些中华学子将要面对的,是人生中一场重要的考试。虽然经历过的人会知道,这一次考试与漫漫的人生相比,着实只是一个片段;但作为中华学子,没有人能否认它的重要性,毕竟它标记着此后人生一个新的开始。
我的高考,是十二年前的2007,与今年一样是个猪年,而十二年,正好一个轮回。
01
那一年的6月6日,我和爸妈住在汪叔叔家,离二中考点很近。傍晚,我们去江边散步,六月还未到盛夏,懒懒的风吹过来,柔缓着内心。夜里失眠睡不着,爸妈说,就算一夜不睡,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年轻人能熬,而我也没有慌乱,最终在夜里两点多睡去。接下来的两天,很平常地考一门丢一门。8号早上,我开门出去,看见汪叔叔家的小妹妹等在门外,要进屋拿东西。妈妈说怎么不敲门啊,小妹妹说,她爸爸不让打扰我。
那天下午,我在考场里答着英语,爸妈等在考场外。做阅读理解的中涂,我抬起头,看向教室前面挂着的时钟,嘀嗒...嘀嗒...还有半个小时,得抓紧时间。
交卷铃响,老师收走最后一张考卷,我收拾好铅笔和橡皮,同不相识的“战友”们一起走出考场,结束了战斗。这的确是一场战斗,只是这场战斗面对的敌人,并不是那些考卷或试题,也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那嘀嗒往前走却从不回头的时间。
考场外,爸妈和班主任周老师一起,都站在树荫下。我走到他们跟前,准备回答问题,可他们谁也没有问我考得怎么样。周老师说,考完就不要想了,回去好好玩玩。爸妈说,走,我们回家......回到家,表妹托姨和姨夫给我打了电话,姨说表妹不让这两天给我打电话,怕影响到我的考试发挥。
现在的我每每想起这些场景,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暖流,无论是小妹妹,还是表妹,原来我曾如此被人温柔对待过。
02
高考完的暑假,我在家看了纪录片《高三》。由周浩执导的纪录片《高三》,拍摄于2005年,讲述福建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7)班师生的高三生活,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有自己青春的影子。
冬天的早晨,天还未亮就要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做早操;早读课,从书堆成小山的课桌上抽出来语文、英语课本大声背诵;白天,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来回辗转,努力消化和吸收知识;晚自习,解着会或不会的习题,或者来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考试......
虽然考试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碰到做过的题目,但重复的学习,有时会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有时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够不到梦想。就像片中的那些学生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说不清的梦想,同时又有着难以解决的人生苦恼:怎么学成绩都上不去,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读书,打游戏上瘾戒不掉......
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是一名语文老师,因鲜明的励志形象被人所熟知。对于他的学生,他总是尽自己所能鼓励着:认真分析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会的时候放轻松的音乐,还在语文课上念王国维的诗句:”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片子中的那群孩子,如今大都走出了这座大山深处的小县城:“尖子生”林佳燕大学毕业,留在北京继续打拼;“差生”钟生明高考复读,在泉州当了一名物流经理;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则像张兴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步入庸常平静的生活。他们踏入不同的人生轨迹,命运如潮水般不断地将他们推向远方。
是啊,就像十二年后的我和同学们,也奔向了各自的世界。那些在江边打着游戏的同学和考场里的“战友”,有的在银行当经理,有的在跑着快递,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孑然一身,有的已经实现梦想,有的还在迷失方向......
也许某年某月某时我们会相见,但依然如《那些花儿》里唱的,“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希望无论世界怎样改变,我们都能不忘却生命中一起走过的那段时光。
03
时间过得太快,曾经的少年,转眼就变成梦想中的大人了。只是,这个曾经梦想中的大人,却在走入真实世界的道路上,开始时不时地迷失梦想的方向。
在这些时候,想起十二年前那几天平静的夜晚,内心也渐渐变得柔软。一个人能够变得淡定和从容,不过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该努力的已经努力,该拼搏的都已拼搏,也因此无需担心结果。该来的都会来,不来的也无需强求。
真好,就像王国维的那句诗:“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加油,亲爱的大人,曾经的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