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用略读法读书
2.初步了解三篇现代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一、读书方法谈
1.同学们,关于读书的方法,你们知道多少呢?
默读法:就是不动春
精读法:就是关注
熟读精思:
2.这些读书方法中,哪一种的速度最快呢?
3.今天老师给大家教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略读。
略读法是学生在掌握了前面的精读法之后,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的同类文章之中。
二、略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看标题
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及主要内容
2.看开头
写叶圣陶先生去世,表达悲伤、怀念之情。
3.看段首句
(3)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4)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6)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8)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4.看结尾
怀念、赞美
5.看反复出现或特别之处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却是人之师表。
总结: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在文字和日常交往方面宽以待人;对待自己却非常严格,“包括正心修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风方面重视“简洁”,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作者对他的人格充满敬仰和赞美,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怀念。
三、略读《驿路梨花》
1.五看(标题、开头、段首句、结尾、反复出现的句子)
2.明确:文章讲述在在哀牢山的深山中,遇到了一座小木屋,小木屋有很多人热心的人打理,为路过的行人提供方便,小说赞美了这里的人民助人为乐,传递正能量的行为。
四、略读《最苦与最乐》
1.五看
2.学生总结: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负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最乐的事是责任,卸掉责任,解除责任,告诉我们日日尽责,日日苦中作乐。
五、中华美德知多少
1.学生总结三篇文章中赞美的中华民族美德
待人宽厚、律己严格,助人为乐,尽责任、苦中作乐。
2.像这样的精神,还有吗?
仁义礼智信。
1、格物。
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齐家。
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