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
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
□曲文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腊八前一天,1月23日,历时63天的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落下帷幕。上午十点开始,现场参加闭幕式的市中朋友们就不断发来微信,“转播”现场花絮。晚饭后又在微信圈看了“济南市中教育”公众号发的集锦短片和王局发言介绍,然后,忽然睡不着了,脑海里翻来覆去不断出现几个字——
“刚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这纯粹就是一种感觉。
近几年来,由于工作越来越简单化,对区县以及学校的关注和了解越来越少,已经没有了当年选校蹲点时期的驾轻就熟。市中教育这几年动作频频,集团化办学、实践基地建设、德育课程化、体育联盟等等大项目不断收获实效,我所能真正了解到的信息已经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了。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有些印象或者说想法,就当真只能从“感觉”角度来谈了。
“我们的确要从感觉开始。要是对所探讨的没有感觉,说来说去不都成了耳旁风?(Let us begin with senses, or else with non-sense?)”(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最近在阅读哲学家陈嘉映先生作品,故借用陈先生的文字做本次思考的串联。下同。]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因为这样的大规模学术性研讨交流活动,尤其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一力发起并组织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这在我们的身边,尚属首次。
从原东北师大附小熊梅校长率先在一所小学范围内面向普通教师发起“教育教学成果发布会”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期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也是一级)能够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层面的活动中,增加一些学术的、研究的内涵,侧重于有价值的成果,偏向于研究与思考——这样可能比自顾自搞些“荣誉加身”性质的评比、汇报有意义许多。
我们尝试在学校层面改革过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年会,也曾从具体的区域行政角度,对班主任素质大赛、教师素质大赛等进行过一些调整,但在区域教育行政总体的视角,将传统工作事务管理的思路引导到专业交流分享的境界上,这方面的努力,几乎一直没有能够变成过现实。
所以本次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的成功举办,在济南市范围内属于破冰之举,意义非同寻常。从区域教育行政整体的高度,首度体现出了行政层面认真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态度,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管时间的浅层次教育管理,这就已经真正触摸到了“教育领导”的境界。这也是在纷纷扰扰的现实面前,市中教育持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的结果。
“但若那是认真的,开端就必定也是探索的结果。”(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所以,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
仅仅是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因为在教育求索之路上,63天、39场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各级专家领导80余人、参与教师总计8100多人次的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虽然在具体组织形式上已经“胜利闭幕了!”但其实际意蕴,还远远不可能结束,市中教育人围绕本次学术节,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真正的学术思考,在形式上的“闭幕”之后,却在思想深处才刚刚萌芽。
“然而,实质原是泰利士的水,流动在赫拉克利特的河流中。唯借有形之体,实质始得驻立。”(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有形”的学术节结束了,“实质”的教育思考和求索才刚刚开始——
仅就目前的材料和信息而言:
我还想得到本次学术节上,市中区各单位交流分享的各类经验的整理汇编稿——再精美的PPT,再生动的现场表达,在互动相撞而生道道涟漪之后,都应该以更精确、更冷静的文字予以沉淀并呈现,这是活动效果不局限于现场而能在更大范围、更持久地反复发挥作用的必然选择。
“只要我们还有感觉,事情就还没有完完全全明白。”(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我还想得到本次学术节上,所有到场领导、专家报告发言全文的整理汇编稿——术业有专攻,39场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各有明确指向——但真正有价值的启发,往往并不在指定专题以及指定人员的现场,跨界信息的分享,对我们思考解决自己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惊喜。我不是小学语文教师,但我就是对台湾李玉贵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好奇,我相信她的言语对我从事别的学科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帮助;我不是班主任,但我相信全国班主任尖峰论坛创立者梅洪建老师的分享对我调整师生关系、做有温度的教师一定助益多多……80多位专家领导啊,他们在市中教育搭建的平台上到底发出了怎样有价值的声音?汇聚起来,这是效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
“我们还是愿意追随巨人走出来的道路,即使这条路哪里稍有偏差。巨人的眼界高而广,只要我们不限于亦步亦趋,那么在巨人所领的方向上,我们多半会发现奇美的景观。”(陈嘉映《感人、关切、艺术》)
我还想得到本次学术节上,所有8100多名在场教师记录本上的精华和即时思考——燃起一堆篝火,让围坐者各享其暖,这是农耕时代的“服务”;聚而生起一堆篝火,使围绕其侧的人们互相温暖,交相辉映,这或许才该是领导者更高的追求?63天学术节,不少老师从不同的活动现场跟我分享过不同的点滴感触,如果这8100人次的聆听和思考汇总到一起呢?那会是怎样一幅让人振奋得“睡不着”的景象?!一群相互熟悉的老师,在市中教育这个熟悉的天地里,因了现场不同来源的新异而刺激生发出新的思考——那一定不只是零星的火花,其势定可燎原!
“异象只能从熟悉的背景上升起,尤其是从不再熟悉的东西升起。”(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所以,刚刚闭幕的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狂欢或许步入冷静,盛宴其实刚刚开局。
“理解是沟通,沟通陌异与熟悉。通过一定的道路,异域成为可通达的;通过一定的形式,陌异的存在成为可感的。”(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因为冠了“学术”的名,所以更真实、更冷静或者更激烈的学术交流碰撞还需要继续期待和进一步的努力。何谓学术?陈嘉映先生说:
“学术不是誓师表态大会,把人人都在说的再说一遍对学术和思想无所裨益。”(《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
“我们没有面对面说话的传统,要么踩在别人头上说,要么趴在别人脚下说,要么绕到别人背后说。……直到今天,学术界也几乎没有公开论争,谁要是提出一项批评,那就要说,谁谁谁要‘灭’谁谁谁了。我们甚至不觉得这是极不正常的。没有公开论争,可说是一个标志,说明我们还说不上有个学术界。”(《关于谈话的谈话》)
至少在目前,至少在明面上,至少在我所能够掌握到的信息中,我们的“学术节”还是基本见不到观点的争鸣和论争的。这不是哪个人的责任,可能需要刻意地去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说点儿“真话”的氛围。我以为这是“学术节”的使命。
“透过表面所见到的,却不是包裹在表面里的matter,而是透出表面的what matter。我们不是通过看进入实质之内;正相反,我们原在实质之中,看把我们领到事物之外。所以才有‘我们’。”(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从优秀经验的交流分享升华到观点见解的碰撞交锋,这对“行政”来说可能比较难,但对深层次的专业来说,却是必需。忽然就联想到了“行政”这个词的读音了,“曲”解一下:
行政者,“行正”也。
何为“正”?
教育探索之路,我们的“学术节”,才刚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因为是蹒跚起步的首届,市中区的品质教育学术节主要侧重在专家领导报告和学校及教师经验交流分享之间架起了桥梁,在这让人激情澎湃的63天里,支撑、服务于这个舞台的市中教育人,让人钦佩。
但我总感觉还少些什么。
少些什么呢?
“若没有自己的立场,怎能站到别处?”(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就我所掌握的信息而言,市中区教育局主要业务科室的成员,在本次“学术节”活动中,甘居幕后,默默地做了大量组织、服务工作,但却很少有教科研人员以专业身份站到前台发声,这是本届“学术节”留下的最大空白。比较起来,北京市教科院每年组织“北京教育论坛”,上坛侃侃而谈分享观点的却一多半都是他们自己的科研人员,怎么看?
所以,我们可能还面临着更重的任务。(1月11日,区教科室明亮主任在市中区集团化办学动力机制项目研究经验分享会上作了题为“迈向集团化办学的G时代”的主旨报告,但可惜该项活动好像不算是“学术节”的内容。)
“对求真的人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身处何方,自己的时代身处何方,这样才能让未来作为可能性展现出来,至于哪种可能性最终实现了,不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而且最好不由我们决定。我们要做的,是摆明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好的,那么历史无论怎么走,都会少一点自欺。”(陈嘉映《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
对于求真的市中教育人,尤其是专业研究人员来说,在专业活动中不缺席,理直气壮自信满满地站立在应许之地,这或应是发展的必然。
所以或许,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今日中国,呈现的是百业“创新”的样态,结果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大抵有了,却也有更多一味求异求新的瞬时喧嚣杂陈其间。
在济南市范围内,市中区的“学术节”属于新生事物,具有其创新意义。然后呢,“新”有了,该不该“守”?要不要“守”?如何“守”?如何“守得住”?
百度一下,在全国范围内,继熊梅校长在东北师大附小的“教育教学成果发布会”之后,区域教育行政视角的“学术节”不乏先例:
2017年12月18日,历时一个月的上海市徐汇区教育系统第九届学术节闭幕;
2017年12月20—28日,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系统第五届学术节举行;
2017年12月11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六届教育学术节开幕,将持续到2018年4月闭幕;
2017年3月27日—4月20日,合肥市庐阳区教育系统第四届学术节举行;
2017年10月17日—12月15日,上海市嘉定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举行;
……
同行探索在前,我们如何坚守?现实教育改革发展中,“首届”多多,“N届”寥寥,不断开始,从不结束,这是曾经的教育“工地”上极其普遍的现实。
所以我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闭幕的这天晚上,想到了它的“第二届”、“第N届”……
“往返在路上寻找丢掉的钥匙,其实出门时把它反锁在屋里了。”(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有的区域的“学术节”,在一届结束的时候,就确定并公布了下一届的主题,有些像奥运会举办城市之间的接力——不是只有到了正式比赛的那些天才去意识到“在承办奥运会”。
下一届,已经开始。
所以,我们其实才刚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刚刚开始!”
39场活动我只参加过3场(还欠了舜耕专场一篇体会没有交),所以此处我所想所说的,是基于自己所掌握的零碎信息而来,严格讲仍然属于“妄议”,许多我想要的内容,可能市中教育已经在实际运作。
“真知是一片单纯的境界,但这里只有入迷者的单纯。”(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教育者“入迷”在自己单纯的境界中,已然很不容易。它源于一种追求,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曾经是许多人欠缺的,而今在市中教育已然体现。
“哲学一半是精神一半是世故,中国人从来不缺世故,等精神重新来到我们中间,这个没有哲学的民族也许会成为哲学的明天。”(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我们这代人有过什么呢?……我们只有精神。于是我们在这里相会了。”(陈嘉映《<精神>序》)
源于这种精神,所以“学术”的相会,才刚刚开始。“无论用眼睛还是用画笔,世界只有通过描画才变为图画。”(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市中毕竟已经在“描画”。
这不只是刚刚开始。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最近几年,一直静静旁观着市中教育的发展。在这“闭幕”的时刻说“刚刚开始”,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绝不是刻意吹毛求疵的指摘。一切,都因为内心深深的感动——
“感动是人生至深至极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改变世界,但我们只有在感动之中才能改变自己。所以,没有什么比动人更加动人。只有真实的关切会感人。”(陈嘉映《感人、关切、艺术》)
祝福市中。祝福我们的教育。
刚刚开始:写在市中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之后市中教育人说,要做:
有力度的学校变革;
有温度的德育创新;
有广度的课程实践;
有深度的教学转型。
那么,
“不过,我们果断起步吧——同时小心翼翼。”(陈嘉映《从感觉开始》)
陈嘉映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