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散文
丰收节,不能忘却的致敬

丰收节,不能忘却的致敬

作者: 宋一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5:37 被阅读21次

      ———写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致敬神农氏

            在远古的传说里,丰收,总是与神农氏有关。

            神农氏,因靠“火德”称王,又称“炎帝”“赤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之一。

            仁者圣人,仁者爱民。相传,约公元前三千多年,为适应黄河之东温度高、能晒盐的盐碱盆地生活,他发明并教会人民进入农耕生活。他“制耒耜奠农工基础”,识五谷,制耒耜,兴农稼,教民垦荒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他制定历法,开创水利灌溉技术;他制造了前人没有的饮食用陶器和炊具;他发明了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他为人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是第一位用中草药治病的发现者和利用者;他制造乐器五弦琴,创作了乐谱,并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倡导物质交换;他带领人们举行祭祀活动,报答天地养育恩德……

            岁月远去,神农杳然。于是,我宁愿相信,神农氏既是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又是从神坛上走到人间的农民;于是,我宁愿相信,神农氏,一位华夏原始农业、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一位赫赫农皇、尊尊谷神,犹如一座巍峨丰碑,永远耸立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蓦然,穿越五千多年的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赤脚走在田埂上的神农氏,看到翻山越岭尝百草的神农氏,看到率众在万仞悬崖之巅建坛祭天的神农氏。更令人欣喜的是,神农氏的后人已经搭建起一座普天同庆的祭坛,在举国欢腾地礼赞丰收、致敬农民,感恩土地;那端坐高高祭坛上的神农氏,一手捧稻穗,一手持着灵芝,在接受万民的膜拜……

            如今,依旧“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遍布大江南北的八亿农民,从血脉到骨髓都流淌着神农氏的精魂,早已成为当代真正的“谷神”!

                    致敬袁隆平

            赞他,是当代“神农氏”,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颂他,是人间“米菩萨”,并非溢美,毫不过分。

            袁隆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先驱者。

            是他,以“让所有人消除饥饿”的初心,以“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梦想,毕生不知疲倦,排除万难研究杂交水稻,用农业科学技术创造丰收。是他,挥洒的是汗水,播种的是智慧,冲破千万年的蕃蓠,剖开古老谷粒的母腹,成为一叶为人类慈航普渡的小舟,描绘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画卷,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是他,把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给人类带来福音,被誉为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他,让撂荒了几十年的盐碱地,竟然神奇地种上海水稻;是他,让寸草不生的热带沙漠有了种植的可能,让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实。

            饱尝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滋味的人,那种吃野菜、咽米糠、饥肠辘辘的记忆,刻骨铭心,挥之不去!诚如有人说得好,“我们吃饱饭,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人直言不讳:“如果没有袁隆平,中国不知道还会饿死多少人?”醍醐灌顶,一语惊心!

            于是,我们致敬袁隆平,是因为他“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是因为他甘于奉献、惠泽苍生的科学精神,是因为他“我是人民农学家”的民生情怀。

            如今,袁隆平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倏忽,我不经意抬头仰望,在浩瀚的星空里,一颗被国际命名的“袁隆平星”,正在不舍昼夜地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收节,不能忘却的致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q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