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遇神童人生现转机,桃花埠习武又修习
晋朝的陶渊明曾作过一篇《桃花源记》,全文如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世事沧桑,终难预料。世人皆以为桃花源乃陶渊明之杜撰,实则为陶仙人所实见。若问笔者为何如此肯定,这还要从很久很久之前说起。我本乃世间一浪子,自记事起便独自一人,孤苦伶仃,那年也不知道自己几龄,大概7、8岁,偶遇一人,年貌岁数皆30左右,仙风道骨,俊逸非凡,这些印象还是我稍大以后才有的。他见我年幼又独自一人玩耍,以为我被人拐了去了逃出来的,便深点了几次头把我抱了去。我见他面善,便也不像见了那些醉汉老叟般害怕,在他怀里倒觉安稳。他在路边吆喝的小贩那买了一串糖葫芦,递在我手里,微笑着要我吃,我拿在手里却并不舍得吃,只是定定地看着上面亮晶晶的糖衣。他哈哈大笑起来,小小年纪竟如此禁欲,大了必不凡。我只是痴痴地听着并不懂何意,只是一路上风景甚好,走过许多麦田,几道并不小的沟壑,远远地看见一片花林。但又觉得似乎在眼前似的。他抱了我走了这些许路却并不见有什劳累,依然如开始般健步如飞。我便问他为何不累,他似乎有些惊讶,或许是没想到我会说话似的。他便说,不累便是不累,如若累了便是与你无缘,当下把你放了在这看你如何是好,说起来你这毛头小子不怕我是坏人,把你拐了卖了吗?我当即有些害怕,不再作声,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心想我一人无所依,无论何命运,总比继续流浪被人欺负强,虽有些好人时常可怜见我给我些吃食,让我勉强活到今,可也比不上有一安定所,哪怕被卖了去做个小厮,书童。我之所以知道这书童之流,乃是因我藏身之处是一个旧仓库,大人们说这家之前遭仇家屠了,放火烧了诺大的家产,只留下这个仓库,据说这个仓库里有鬼魂居住,火烧那天只烧了前院、居室、甚至连满是池塘的后花园的大树都叫火烧了一排,却独独没有烧了这后院的仓库。于是人们只不愿靠近,我也乐得安静,只是看看些花花草草,池塘里的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我总想喂它们些东西,让他们围在一块好好地看看,可是我自己尚经常饿肚子,于是竟常常趴在池塘边叹息起来。我饿的难受时会去大户人家门口找些吃的,他们经常有一些东西丢出来,有时甚至有一整颗的馒头,我总是兴奋过望,心想必是上天可怜见我。现在想想倒也不是,因为我似乎时时见一个老奶奶十分慈祥的看着我,我却常常很快的躲了去,总觉得人人都似乎不那么安全。可是,尽管大人们总是很迷信,怕那些地方总是远离那儿,可是小孩子却是不怕的。他们总是结了群的在这一带捉迷藏。自然他们发现我,只在一开始逗我说话,我却不言语,他们便说大概是个哑巴,以后便把我作空气般。这当中有一小厮穿着虽不如别人那般华丽却也可与人一道玩耍,这便羡煞我不少。一日夏季芳草萋萋,阳光却明媚,我一人躺在了草丛中望着蓝天上的白云飘来飘去,正如多数小孩子小时会做的那样把云朵想做各种自己所熟知的动物或物件,我经常乐此不疲。这样无边的孤寂倒造就我一番很好的观察力,更何况我在旁边从不对任何人造成困扰,所以我也有与世俗所相融的一面,对人并没有十分的厌恶之意。这时一个小孩子佝偻着腰如猫一般蹿过,恰巧一只脚从我的眼睛上飞过,一只小狗状的云朵消失了一下便感觉有一只脚绊过了我的右手臂,一个身影应声倒地。我赶忙起身说我没注意,便要离去。他说原来是你,随我一块藏在这吧,这是个好地方,你躺在这我都没看见,看我藏在这,少爷他们得费一番劲了。我便回来一起躺着。他问我名字,我说我也不知,自记事起我便如此了。他说你这样肯定是有大身世的人,或许有神仙护你也是有可能的,他们都说你现在在遭灾呢?大人们也不敢管你怕惹祸上身。我说我不知道。他倒爱说话,说自己叫仲寒,住在离这不远的桃花埠。晋朝陶渊明曾作过一首桃花源记,那个正是他生活的地方。现在他们倒也不是那般与世隔绝,仲寒便是自己从村里跑出来见见这外面的世界,怎奈一出来新鲜了一天晚上便觉饥肠辘辘,便似在桃花埠一般随便找处人家便要在人家吃饭。敲得人门叮咚作响之际,出来一个20多岁的门童,嚷道,你这毛孩敲我家门作甚,快快上别处去,说罢门便关上了。仲寒倒不气馁仍接着敲,这厢三四个年轻仆人逗着从地里捉来的蛐蛐正尽兴,哪经得这番吵闹。刚刚的门童便再要过去,一个长相清秀的书生模样的人便说我过去看看吧,你们在这玩着,似你这样再开八遍也解决不了问题,这可见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做事总要用些智慧才行。惹来其他人一阵唏嘘,大家便随他去了。这书生一开门见一个孩子站在外面,当即故意板起脸来说道你有何事在此敲门不止?仲寒是个聪明的爽快人,说自己走丢了,想进来谋个吃食,可以给主人家免费打工以报答一饭之恩。书生一想自己在梁家作教书先生,这小主人十分粗笨,难以管教,害得他天天只和仆人们混迹在一起以解烦闷,如若说服梁老爷收了这个机灵孩子,说不定小主人的学习就有好转,那么自己在梁家的地位就可无虞了。但也不好直接把孩子领到老爷面前,这样颇显唐突,于是让仲寒在外稍等片刻,他去把情况说一下。这番通报过后,便叫了仲寒进来,领到一个长相精明的梁府管家面前,简单地安排了一间住处,便把仲寒带到小主人爱玩的后花园那。这小主人并不像书生说的那样顽劣,见了仲寒便也十分高兴,便高兴的走过去,“你又是哪家的孩子,快过来陪我玩一阵,这呼儿堂姐堂弟们也都在家读书不能出来了,只因我气了那个教书先生好大一阵,他便向父亲告状,父亲让他先歇歇两天,说要好好管教我,现今也忙起来倒把我忘了,我也乐得清闲。”说着便把仲寒拉了走到他的玩耍处。管家把仲寒的来意说了一番给他,这小主人只闷闷地应了一声,管家见无趣便摇着头走了。
`�B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