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
大董和大董烤鸭

大董和大董烤鸭

作者: 十日十月Freddie | 来源:发表于2020-11-18 08:37 被阅读0次

            大董走上厨师岗位那年他23岁。

          他第一次吃烤鸭,也是在1984年刚刚工作的时候,就在大董曾经工作过的北京烤鸭团结湖店。那时候他是炒菜师傅,不会做烤鸭,后来和厨房的同事混熟了,到了饭点儿彼此交换“绝活”,这才用自己的炒菜从烤鸭师傅手里换到了第一口烤鸭。虽然当时已经有了许多高档餐厅,但对于整个北京来讲,那些餐厅依然是高不可攀的,那依然是一个油水稀缺的年代。

            所以今天大董在回忆当时烤鸭的香味时说:“当时烤鸭能吸引我的,可能并不是烤制的技术有多好,很大程度上,和味道都没有关系,只是在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油香。”

            大董烤鸭的故事,也是因为这股油香而起。同样一股油香,在三十年的历史中,经历着食客们颠覆性的对待。大家时而特别需要它,时而要拼命忘掉它。

            经过十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大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吃饱喝足的目标。在那之前,人们吃烤鸭,主要吃的是油香,因为那段时期依然实行计划经济,吃饭需要粮票,柴米油盐限量供应,所以人们需要油水,有油便觉香。那时候,全聚德的烤鸭是主流代表。

          到了1993年,“市场经济”写入了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改革开放也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那时候一个新兴的名词——消费出现了。各种购物导报也在那个年代相继出现了,我们的消费观点也开始转变。不再为单纯吃饱的问题犯愁了,便开始追求一些更加精致化的生活方式。

            这其中,就包含了追求健康的饮食。油太大了不行,盐放多了也不行。科技发达了,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跟着出现了。当年那些热衷于“肥而不腻”的客人,总吃肥的,吃了太多年,体型也跟着吃变样了,甚至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已患上了脂肪肝。那段时间北京人在面对烤鸭的时候,时常保持这样一种态度:那是外地朋友来北京招待他们的东西,自己平时已经不吃了。

            这种说法一方面是彰显自己不仅吃过烤鸭,而且吃腻了烤鸭。另一方面,更像是给烤鸭行业要向健康路线发展发出的信号。人们开始追求不那么容易把自己吃胖的美食,大董的烤鸭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了一次创新的契机。

            当年社会上对当时的烤鸭有“油腻不健康”的看法,这激起了大董“拯救烤鸭”的念头。他担心有一天当“反油腻”的声音深入人心的时候,烤鸭就会随之失去市场。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要研发出一款不油腻的烤鸭。

            最开始,他觉得只要控制好烤制的时间,将烤制时间延长,自然而然就能去掉鸭皮下面的那层油脂。通常,一只烤鸭的烤制时间是40分钟,于是他试着延长了烤制的时间,50分钟不行,再试1小时,1小时若是还不行,就再加10分钟。后来他们终于发现,烤鸭在烤制到70分钟的时候,那层油会被烤没,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油虽然下去了,但里面的肉也相对而言变干了。

            于是,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如何能实现把鸭皮下那层油脂去掉的同时,还能保留住鸭肉的汁水。而解决了锁住水分的问题之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这一次是鸭皮的口感变了——纤维会变粗,咀嚼起来有一种老了的感觉,甚至可以用嚼不动来形容。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另一家“神奇”的店——九华山烤鸭店。

          九华山烤鸭店的老板叫王秋生,他曾经是全聚德王府井店的总厨,很早就下海经商,在九华山开了家烤鸭店。邓小平、万里等国家领导人都吃过那里的烤鸭。

          当时大董托人找到了王秋生,把他请到团结湖店招待一番,表达了求教之意。王老师十分大方,打开厨房的大门,让大董随便参观。当时大董一行人在九华山烤鸭店待了一个星期,注意到王老师对冷库温度的拿捏非常到位,这是大董从前没有太注意的地方。

            于是回到团结湖店,几个人一起对冷库温度做了一番调整,最终发现,鸭皮在-5℃保存且冷冻两三天后的状态最佳,这样烤出来能形成蜂窝状。去除了油的同时还保持了口感的脆度。

          据说,这个发现最初是受到了冻豆腐的启发。豆腐冷冻之后,会析出水分,形成蜂窝状。大董和其团队“移花接木”,把制作冻豆腐的原理套在了鸭皮身上,结果就成功了。

            从有改良烤鸭的意识,到最终改良成功,从而有了后来酥而不腻的“酥不腻”烤鸭,足足花掉董振祥六年的时间。

            近些年,人们已经习惯了“酥不腻”这个词,这个词甚至正在取代之前人们常说的“大董烤鸭”。因为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如今,“酥不腻”不再是大董烤鸭的专属用词,而是演变成了烤鸭的一个流派。所有致力于去皮肉间肥油的烤鸭店,都把这个词印上了菜单。

            大董的菜品之所以多年以来不断有创新,和大董本人能把握时代脉搏的本领是分不开的。然而这种本领不是源于多么高深的技巧,而是源于他对日常生活的留心观察,并愿意去尝试,迈出自己曾经以为的那个安全区和拥有一颗“较劲”的心。

    大董“酥不腻”小雏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董和大董烤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uq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