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一天,梳理整理了上月的工作,四字总结:忙碌杂乱!这样的结论,是极不满意,但也必须承认接受。必须调整。
很多事并不难,难的是处理一件事时是不是能够预见这项工作对于整个工作的影响,而又如何让这样的影响成为正向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有没有全局观。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明白,对于自己,一是竭尽全力避免因小失大的事情发生,破坏长期利益。这在工作中表现为积极处理客诉和完善内部沟通。事情简单细碎,但很重要,需要耐心恒心细心。二是深挖零售的底层逻辑,探寻更为适合书店零售的道路。产品开发、营销策划等等,唯有了解零售的本质,所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件事空泛广阔没有标准,强调思考,需要学习实践以及不断的复盘。
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就不难设计工作计划。而学习就从阅读开始吧。
今日阅读的是《零售畅销的秘密》,暂且只看了几个章节,无法做出什么评价,只摘抄了3条对自己有触动的话,为什么会打动我?一是引起了共鸣,这是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应变能力直接决定了生存能力,固步自封是适应不了变化的,止步不前是跟不上变化的,敏锐的洞察之力,坚持不懈的学习,格局等很重要。二是存在疑惑。关于“能够使购买了它的顾客从心底感到愉悦的物品才能称为“商品”。”零售业自然是以消费者为上,但让人怦然心动的商品概念太模糊,始终不如解决或满足需求来得具体而又生动。三是认可,东拼西凑的是杂货铺,有生命力的零售店,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商品或者核心价值。对于这个观点实在是再认同不过。核心就是心脏是大脑,是特色。书籍阅读不多,暂时不做其他评论。
今日摘抄:
1、人世的变化、消费者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公司的变化等,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我敢断言:如果你具备了能够适应一切变化的灵活的思考能力、构思能力、挑战能力,将会成为畅销商品的创造者。
2、具有独创性的、人们为打开市场而绞尽脑汁的、能够使购买了它的顾客从心底感到愉悦的物品才能称为“商品”。我们的工作不是仅仅推出“产品”,而是推出让人们感到愉悦的“商品”。这种自信非常重要。
3、仅仅把杂七杂八的商品往店铺里一摆就万事大吉,这样的店铺貌似很便利,却是一个没有目标人群的店铺。光顾这家店铺的顾客最想要的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事先确定我们可以为之自豪的主打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