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品读《借我一生》(1)

品读《借我一生》(1)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17:33 被阅读0次

之前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太喜爱他的文字了。语言优美得令我惊叹,不愧为大师作品,读过,就忍不住爱了,还是“深爱”。

趁着寒假略为闲暇,想饱读余先生的其他作品,我选了《借我一生》,是作家余秋雨先生告别中国文化界之力作,是一部散文,以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语言舒缓,幽默诙谐。

初读文章的感受:《借我一生》的语言与之前我看的他的别的散文有些区别,之前的散文语言较为华丽凝练,空灵清澈。这部作品语言较为朴实,但却不乏文化底蕴的厚重感。或许选材不一样吧,这部以家庭题材为主要内容,笔调上更为庄重舒缓。

本书一共25章,我看完了5章。

开篇就特别有意思。余秋雨先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觉进行描述,以孩童时代小秋雨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把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串珠成线,铺排叙事,行文清晰。

在小秋雨的眼中,朱姓外公与余家祖母是两个家族中的“大”人物。两个大人物的见面就颇显得有些微妙。朱家原本资财丰厚,外公的父亲是上海巨商,家世煊赫,但到了外公手上就败落了,这个富二代不善经营,还穷讲究排场,把整个家族带向没落,以至于“韶华不再”。

余家祖母没什么文化,生下十个孩子,后面陆陆续续死了八个,只剩秋雨的父亲和叔叔。以至于常常叫错了名字,叫孙子的名字却喊她那个死去了的孩子的名字,换一个名字,又是她另一个死去了的孩子的名字,她本人连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姓毛,家中的传代事业却靠她这样没文化的女人完成。她成功地把家族带向繁荣,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女性。作者就是用如此诙谐的语言叙写悲怆的过往,即所谓含泪的微笑。

外祖父眼光独到,竟然愿意把长相比较普通的二小姐许配给乡下穷困的秋雨父亲,而把身段窈窕的大小姐嫁到大上海的有钱人家去,外公这思维就相当现实。

二小姐嫁过来以后,果然不一般,属于文化人,她在村里组织了识字班,还避开农忙时间开班,她还帮大家读信回复信件,后来七岁的秋雨也学会了读信回信的事。

惊讶的是,竟然看到文中提起了“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之类的事,害得小秋雨压力巨大。为了不给小秋雨受苦,二小姐也有办法对抗,就帮他做作业,又怕老师发现,所以模仿小秋雨的笔迹去写,小秋雨见妈妈模仿地太辛苦,想了个办法:叫妈妈在另一个本子上做好作业,自己直接抄上去就行了,就省去了妈妈抄写的过程。

小秋雨的母亲还夸他聪明,看了这细节,忍不住偷笑,这经历堪比段子呀!这神操作一般人想不出来。

我不知道作者为何用“借我一生”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大概是说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载体吗?只不过是精神在肉体中的寄存过程而已吗?

如果借你一生,你会如何演绎?

相关文章

  • 品读《借我一生》(1)

    之前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太喜爱他的文字了。语言优美得令我惊叹,不愧为大师作品,读过,就忍不住...

  • 品读《借我一生》(3)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很显然,余秋雨先生写此部著作时是饱含深情的...

  • 品读《借我一生》(2)

    读到余秋雨先生写他的初中语文老师刁攀桂时,觉得挺有感触的,他是这样写他的语文老师的:刁老师上作文课,很奇特。似乎没...

  • 品读《借我一生》(4)

    读到包括余秋雨作者等大学生们文革期间下乡去了军垦区的情景,感到很震惊,内容滑稽得出人意料。 二十出头的一群大学生去...

  • 借我一生 借我单独流浪的勇气 借我笑容如繁花盛开 借我毫无畏惧的笃定 借我一束光照亮未来

  • 借我

    借我与你的初相遇, 借我流年不散, 借我内心依然的少年。 借我不屈的执着, 借我柔情与勇敢, 借我一世一生的挂牵。...

  • 🌹花语🌹【173】

    天堂鸟: 借我荒诞不羁的天马行空 借我循规蹈矩的一生 借我呼啸如风的急切 借我安静如水闲散 借我善变的面孔 借我始...

  • 借我

    借我一生 借我乘风破浪的勇 借我孤注一掷的梦 借我满目柔情不悲怆 借我看尽繁华不世故 借我初见的明朗与热情 借我赤...

  • 木心先生

    借我一根骨头 借我一只诗魂 借我置身世外的一生

  • 借我盖世武功,戎马一生 借我一世温柔,白首不离 借我柳昏花螟,满城风絮 借我慢慢长夜,寂如流年 借我初见花楹,鱼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借我一生》(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xo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