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它是由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所著。我在这里大概分析一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一方面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掌握,能够在以后的阅读中,很好的使用作者提出的层层渐进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读一读这本书。
学习一种新知识,不如去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会教你如何获取这种能力,更会教你通过一本书和智者交流的正确姿势。
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不同的人在读完同一本书后,对知识接收的程度也会有天壤之别。如何增强理解力,如何加强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如何通过书来最大限度的领悟智者的精髓,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对主动阅读的定义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本书是对关于阅读方法的一本书,提出了关于阅读的四种境界,它们之间是渐进包含的。而随着阅读境界层次的加深,对读者的阅读主动性也要求越高。
阅读的第一个境界是“基础阅读”,这种阅读是最简单、最基础的阅读,只要搞清楚作者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就算完成了这一层次的阅读。这是在小学时代就可以完成的阅读。
但是很多阅读主动性不够强的读者,很可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这样的读者读书更像是在读一个故事,读完也就完了,除了知道一个新故事,并没有其他的收获。
阅读的第二个境界是“检视阅读”,要求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搞清楚这本书在说什么,同时还要知道这本书的“结构”,“包含的部分”及“分类”。
这一境界分为两种方式,一个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这种阅读更适合我们在图书馆借书时进行,在拿到一本书时,东翻翻西看看,读一两段或者一两页,进行略读。大概的判读出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值不值的继续读。能让你知道如何合理地分配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层次的阅读对最高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有着重要作用。
另一种是“粗浅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适合用在我们看一本比较费劲而没有足够激情读完的一类书。这种方法的重点是阅读时不要停顿。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看懂的地方,直接忽略看不懂的地方。
阅读的第三个境界是“分析阅读‘,它是全盘完整的阅读,理解好消化好一本书,是完整优质的阅读。如果说”检视阅读“的目的在于了解一本书,那么”分析阅读“的目的在于吃透一本书。
为了更好的吃透一本书,作者在讲解“分析阅读”时,提出了12个规则,而这些规则知识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可是一个好的读者,可以根据作者提到的规则,尽量达到自己能够达到层次。
作者不仅归纳出分析阅读的12个规则,对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也专门列为一个大的主题,占用不少篇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阅读的第四个境界是“主题式阅读”或“比较阅读”,这是最高层次的阅读,非常复杂但也非常有效。这种层次的阅读,要求我们阅读的不止一本书,是针对某一个主题,而同时阅读两本以上的书,是要读者带引作者去达成共识,再将这些共识整合为我们所用的一种阅读方式。
世界上一共有有多少书?你想过吗?一亿两千九百多万册。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时,想要读完所有的好书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
哪些书不用读,哪些书可读,哪些书需要反复读,什么样的书该怎么样去读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里介绍的阅读方法来找到答案。
作者同时也提出开始阅读之旅,最聪明的方法就是从你感兴趣的书开始读。
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的书单更明确了。不在像之前读完一本书,就好像看了一部电视剧,并没有给单调的生活激起启示性的波澜。现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主动性,缺乏思考。每读一本书都应有相应的作用,行动起来,让读书变的有用。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没有行动。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得惊叹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爱读书的你,更应该学会读书的方法,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那这本书应该是你诸多待读书单中,首先入手的一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