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y 天涯浪子
1

晚上吃饭的时候,听妈妈说家住美国的二姑回来探亲了,在三婶家住着,小叔一家也被三婶叫去家里作陪。心里虽然有些许的惊讶,但很快又归于平静。二姑一家在很早的时候就举家去了美国,在外闯荡多年,拼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二姑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是模糊,也就没有多少亲人之间的那种情感。
二姑这次回来既没有像以前一样住在城里的小叔家,也没有住在我们家(父亲是老大,前些年去世了),而是住在了离我们家不远的三婶家。这点倒很是让我意外。还记得前些年,每次二姑回来都会住在城里的小叔家,由小叔负责二姑一家在城里的日常起居,当然每次二姑走的时候也会留给小叔一笔不菲的报酬。
其实在我心里还是很感激二姑的,毕竟在父亲刚去世的那几年,二姑每年都会邮来一些钱接济我们家,那些钱对当时的我们家而言真的是雪中送炭。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2
晚饭过后,和妻子还有母亲一起看电视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开门一看是小叔和小婶。“大嫂,二姐和二姐夫明天上午会过来看你们,中午在你们这吃饭,你们提前准备一下。”小叔的声音带着些急促,甚至连门都没进,就在门口说了起来。“知道了,你们进来说吧!”母亲急忙过来招呼道。“不了,不了,再晚了就赶不上公交车了,明天下午二姐和二姐夫还要去我们那里,我们也得提前准备。”小叔说完这些就和小婶急匆匆的走了。
“既然这样,你们俩明天出去多买点菜,记得多买些海鲜,你二姑一家最爱吃家乡的海鲜。”母亲对我和妻子叮嘱道。就在这时,母亲的手机响了起来,母亲拿起一看,是三婶的号码。“大嫂,明天二姐和二姐夫要去你家,提前跟你说一声。”母亲刚接通电话,三婶的大嗓门就通过电话传了过来。“知道了,知道了。”母亲忙不迭的回答道。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妻子驱车来到了城里最大的海鲜市场,把螃蟹、爬虾、海螺等应季海鲜通通买了回来,顺带着也买了些水果。刚进家门,母亲就说道:“要不再把你小叔和小婶叫来一起吃饭吧,你二姑夫喝酒,正好让你小叔陪着。”我随即给小叔打了个电话,小叔虽然在电话里推辞了一番,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3
刚给小叔打了电话,就响起了敲门声,我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两位老人。一位是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个头不高,慈眉善目,精神矍铄。另一位是满面红光的老大爷,大高个,身板看起来很是结实。我一时怔在那里,不知该如何称呼。虽然心里猜测面前的这两位老人很可能就是美国来的二姑和二姑夫,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叫出口。“你好,你是阿明吧?”面前的老太太见我没有反应,首先微笑着跟我打起了招呼。
此时闻声过来的母亲看到门口的两位老人之后马上热情地迎了过来:“二妹和妹夫过来了,赶快进屋。”此时的我也终于反应过来,急忙笑着称呼到:“二姑,二姑夫,你们好。”二姑和二姑夫进屋后,二姑主动和母亲坐到了一起,妻子急忙把洗好的水果端了出来,二姑夫则坐到了沙发上,自顾自的看起了电视。我主动和二姑夫坐到了一起,陪着看电视的同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二姑和母亲那边早已经聊的热火朝天,从各家的情况到子女的现状,再到国外的生活习俗等等,聊得不亦乐乎。通过他们的聊天我也了解到,二姑一家现在可以说已经飞黄腾达,二姑的儿子在美国的政府部门工作,而且还是一名官员。二姑的女儿则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二姑和二姑夫本身也有不菲的退休金,可以说二姑一家的生活是目前的我们望尘莫及的。
接近中午的时候,小叔和小婶也过来了,小婶和妻子一起做起了午饭,小叔则过来殷勤的陪着二姑夫聊起了家常。午饭做的非常丰盛,基本当季能买到的海鲜,饭桌上都有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菜肴,摆了满满一桌子。小叔和二姑夫也开始了推杯换盏。二姑夫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但无论是饭量还是酒量都相当的好!反而是二姑,吃的相对少一些,只是简单吃了点本地的海鲜。
吃过午饭,二姑从包里拿出了个红包递给妻子并说道:“新媳妇,不好意思,你和阿明结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也确实没法回来参加,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我今年刚结的婚,因为二姑一家常年在美国,也不怎么联系,就没通知二姑。妻子见状急忙推辞,但在二姑的坚持下,最后还是收下了红包。
4
午饭过后,二姑提议大家拍照留念,拍好照片之后,小叔家的妹妹下班开车赶了过来,将小叔一家和二姑一家一起载回了城里。二姑一行人刚走,三婶就和三婶家的姐一起到了我们家。“妹子,二姑给了你多少钱的红包?”刚进屋,三婶家的姐就急忙开口问道。她这突然的问话倒是把妻子给问楞了:“姐,我还没看呢?有什么事吗?”
“快看看,她也给了我女儿一个红包,我看看给的是不是一样多。”三婶家的姐前两年刚生了个女儿,二姑这次回来也是第一次见,同样给包了红包。妻子拿出红包数了一下说道:“六百元”。“哎,也给了我们六百块,两家一样,家里那么有钱还这么抠,真是的!”三婶家姐的语气里透着不满和嘲讽,不知为什么,这些话传入我的耳朵里,我格外感觉别扭,到底哪里不对劲却也说不出来,只是有种隐隐的厌恶和反感。
三婶家的姐和三婶在我们家又聊了很久,基本是把了解到的二姑家的情况全部跟我们说了一遍。她们掌握的情况比我们详细的多,甚至连二姑家的人在美国都能挣多少钱都了如指掌,在说这些的时候,两人的语气中不自觉的透露出满满的羡慕和隐隐的嫉妒。三婶家的姐和三婶聊到很晚才离开,我们也总算度过了这充实而又特别的一天。
5
由于二姑来我们家的那天,我为了留在家里招待,特意与同事换了个班,所以二姑走后的第二天我就去公司加了一天的班。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随口问了母亲一句:“妈,二姑一家从小叔家走了吗?” “走了,你小叔还特意给你三婶打电话,说以后你二姑回来别再告诉他了,他们不招待了。”母亲回答道。
“啊?为什么?”我惊讶的问道。“听你三婶说,因为你小叔家的房子太小,昨晚你二姑一家在城里宾馆住的,你小叔给花钱开的房间。今天你二姑一家又在城里玩了一整天,把你三婶和三婶家的姐也叫去了,饭也都是在你小叔家吃的。最后你二姑和姑父回去的机票还是你小叔家的妹给定的,全程你二姑没花一分钱,也没给你小叔一分钱。”
听到这里,我顿时恍然,再回想起这次二姑回来的种种场景,以及大家的种种表现,甚至最后的这个结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千然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