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晚修,玫找我,站在走廊拐弯处的栏杆前,不看,从玫说话的声音就可以感受到她的痛苦和强忍的泪水。
她说现在感觉什么都做不好,我问具体哪些方面?她说感觉作业太多了,每天都做不完,自己还给自己找借口。语文课分享时,她觉得自己的表达很没有价值,说的话没有意义。自己的理想在现实无法实现,她很向往那种闲适又充实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她属于自己慢慢消化型,但一切都来的太快了,自己还没有消化完考试就来了,怕到高考时自己也没有慢慢消化完。对现在的训练很烦,感觉时间不够用还得去训练。因为焦虑,她失眠,甚至怀疑自己丧失了睡觉的能力。玫的焦虑挺严重的。
我与她一边讨论一边分析焦虑的根源,觉得根在于任务太重、时间不够用。解决之策是减少任务,真正给自己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我建议她利用段考前的时间,找回从容学习的节奏和状态,不管段考成绩如何,找回踏实、从容学习的感觉更重要。
在这10天时间里,和科任老师打好招呼,不做统一留的作业。抓住课本,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会但不扎实的知识点,二是自己现在不太懂但能学会的知识点。已经会的和太难的两部分,不做了。
课本学习是主餐,所有的练习题和作业都是配餐,配餐是为主餐服务的。如果忙不过来,只要主餐有营养,可以舍弃配餐。在段考前这10天,任性一次,做自己想做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不被作业牵着走。看看这样学习的效果,段考后再商定下一步的打法。
和玫商定战略战策之后,玫轻松很多。她问我什么最重要,我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最重要。看到玫开心地回到教室,说明我们两个的思想碰撞收到了成效,愿玫能够找到自信学习的感觉。
后来找萍谈物理学习,她说作业是永远都做不完的。这句话听起来觉得怪怪的,为什么作业永远做不完?
从老师角度,各科老师留作业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没有做好数量的协调,各科作业汇集到学生那里,就是很多很多。同时,老师们的作业是全班大一统,没有层次和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这样做本身可能有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如果让学生自选作业题目和数量会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安排,效果会如何呢?没有实践过,但对于学习自主、自律的学生可以一试。
如何留作业、写作业很有讲究,关系到一个孩子整体学习效果,认真研究一下。和老师们商量,看看能否找到良策。
玫开始了10天的试验,我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