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资本,我们可能会立马想到马克思曾对资本的一段负面评价,“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然而,《资本的故事》却利用每一个独立成章的故事,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年代,资本的发展脉络。它从一个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切入,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画面,展现400多年来资本与经济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勾画出资本流动和变化的轨迹,以当下的视角剖析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为止,该纪录片到已经播出了三季:第一季主要讲述了从股票的诞生到次贷危机四百年间的20个精彩的资本故事;第二季主要讲述了历史上20家著名的公司,试图通过资本改变一个产业、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世界经济版图所作出的努力;第三季主要讲述了讲述了历史上以及如今也很有名的20个资本家,阐述他们成功的秘诀,以及对资本事业的贡献。他们中间有些成功了,有些却以失败告终,但是在资本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不失为一个一个值得记住和探究的经典案例。
从最初因为香料贸易,产生了股票,出现了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到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的期货交易;从梧桐树下签署的第一份行业自律文件,到郁金香泡沫的诱惑;从南海骗局到旁氏骗局,到汉密尔顿的旋转门;从美国股票大战到JP摩根的诞生;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到1989年日本资产泡沫破裂,日元的快速升值带来的“失去的十年”;从风险投资的产生,到英镑阻击战;从八佰伴的倒闭,到黑天鹅事件;从纽交所到纳斯达克;从峭壁边缘的华尔街,到华尔街的3A游戏。
纪录片用简洁的语言和大量的史料,生动地向人们介绍了资本的历史,并且运用大量的实例比如洛克菲勒的发家,可口可乐的发展史,福特汽车的生产等等,来充分展示资本的魅力。并且结合具体的历史故事,对一些经济学名词(股权、债券、融资等)来源进行解释,让观看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经济。看了纪录片之后,我们能够发现,其实资本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那些超级富豪们也不是天生就会赚钱,他们同样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摸爬滚打多年才累计的巨额财富。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通过观看《资本的故事》,我们能从那些著名的公司、那些有名的资本家或者企业家身上学到什么呢?你肯定会说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聪明才智以及为人处事之道。当然,这些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过我却不想对这些进行赘述,毕竟已经有大量的书籍、文献对这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这里,我只想谈谈自己对他们产品观的一点思考。
我们知道,真正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一件件产品:大到一座壮丽的宫殿、一尊宏伟的雕像,小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有形的如电视机、元器件、建筑物、机械零部件,无形的如软件、电影、音乐、电子读物、信息服务。商家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获利,客户通过使用产品来获得某种服务,产品成了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产品制造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为了使资本效益最大化,商家会想方设法去改进自己的产品,去设计更多的产品,从而占有更多的市场。最终,一些脱颖而出的商家成了大的资本家们,影响着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对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真正影响社会和人们的是产品。
虽然科学、技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重要,但是只要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应,才能被人们所接受。比如原子的核裂变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关心,但是大家都知道原子弹,知道它是一个很厉害的武器,而武器是一个产品,大家通过接受原子弹这个产品从而接受了原子的裂变。又比如计算机代码,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底层工作原理,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但是大家通过使用各种软件知道了它的存在,也通过软件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计算机的方便好用。对于很多新发现、新概念、新科技,很多人最开始并不接受,也不认可,直到这些新发现、新概念、新技术转化为一件件实际的产品,帮助人们更方便快捷的解决了问题,人们才逐渐接受它、认可它、推崇它。
是产品,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产品让社会日益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同样也是产品释放了大家的聪明才智,让大家去拼搏奋斗,去吸引更多的受众,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因此,我们需要产品,也需要设计各种产品,更需要价格亲民能够普惠众人的好产品。大多伟大的企业家和资本家都把能源源不断提供被市场、被更多人接受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雷军的,是他让智能机的价格变得如此亲民,人人都能够用得上,让山寨机从中国市场上彻底消失了,是他用小米的鲶鱼效应激活了中国的整个手机市场,并走向世界。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颁奖的嘉宾中没有他,但是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伟大,从之前的金山,到后来的小米,通过各种各样的产品,让大家认识到了一个勤奋努力、不服就干的雷布斯。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年危机”,意思是人生过了35岁这个阶段可能经历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单纯靠跳槽、升职都无法解决,因为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跳槽、升职只是为了解决个人市场价值与目前的待遇不匹配的情况,却没法解决市场上本质的供需关系,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早树立产品创建意识。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产品,自己就能独立于他人被市场接受,既不用担心随时可能被裁,也不用担心失业后没有经济来源。同时,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让人很有成就感,感到幸福。
以前不太懂大家所说的“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好了”的道理,现在逐渐能明白,所谓的“做好一件事”,大概就是指设计一款能被大众接受属于自己的产品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吃喝不愁,是真正的“铁饭碗”。人生不像考试,考试可能需要每门满分,才算真正的优秀,而现实生活可能只需要你做好一门就行了,在这里“短板效应”不受重视,吃香的是“长板效应”。因此,需要及早思考这个问题,不要到了紧要关头才后悔莫及,“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就是我对产品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