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跟没钱人的真正区别是什么?只有思维模式的不同,口袋里有1个亿和口袋里有1块钱,区别就是在于思维模式不同,就决定了格局和眼界的不同。
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局限了他的发展,比如自己写文案,自己当客服,自己找产品,货也要自己去发。
只有你“算”明白了,才能敢去“换”,才敢去投入,才敢去送,才舍得送,换算得失在心间,所有的投入和产出都有足够的计算和预期。
有个破产的商人短短几年,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一个亿,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很多记者追问东山再起的秘诀,他说我只拿6成,它的核心秘籍就是7成合理,8成也可以,那我只要6成。
如果就这么简单,看过的人都可以按照这种厚道的精神去做就好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呢
说白了,就是不会算,不会换算,如果他真的算明白了,不要说厚道,不要说吃亏,他自己就主动去做了,这是介于换算明白之后的驱动力。
经商做生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亏本生意没人愿意做,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赔钱的生意没有人作。”只要有钱赚他敢冒险,不怕杀头;如果不赚钱要赔本,绝对没人会干的然而,就有这么一些精明的商人,专门从“赔钱”中赚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做“赔钱”生意的人不仅没有赔本,反而大赚特赚。
日本松户市有一家创意药局,老板名叫松本,他的经营策略就是从赔钱中赚钱松本先生曾将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卖出。由于80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所以创意药局连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由于他以赔钱的方式销售膏药,所以这种膏药买的人越来越多,其赤字也越变越大但事实上。整个药局的经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余。
因为前来购买膏药的人,几乎都会顺便买些其他常规药品,这些药品当然是有利可图的靠着其他药品的盈利,不但弥补了膏药的亏损,同时也使创意药局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药局的知名度。
这是突破成本思维设限的例子这个世界上基本是95%的人,都在研究如何赚钱,但偏偏赚不到钱而这个世界上,不到1%的人在研究如何赔钱,研究赔钱的人懂得换算思维和人性,看穿了前端,后端的架构,结果真正赚到大钱的,居然就是这群研究赔钱的人
京东,嘀嘀打车都是这种模式赔钱式的营销模式,需要具备换算思维,否则根本不会玩,不敢玩这个高级营销模式
像京东的刘强东就是深谙换算思维的人,他在前面搭几百元获取一个客户,只要能够出单。他们赔越多,卖越多。他们越高兴。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不妨评论、关注、转发一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先到这。请注意,如果你把它当一个故事看了也许你将一无所获,我们应该要深度的挖掘其背后的本质,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这也将是我分享的价值所在。
微信关注公众号(商钱)每日分享各行业最新营销案例,商业模式,创业思维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商钱),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