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假期,参加了一场现金流沙盘游戏,一桌七个人,一个是主持活动的银行家,六个人是玩家。玩家会随机抽取自己的职业,根据抽取的职业,定下游戏中的职业和月收入,月开支以及月现金流。银行家会根据游戏中浓缩的四十年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游戏中模拟现实的情况,来收取贷款利息或者发放月现金流等。
我是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初始阶段熟悉游戏规则,想办法一边积累现金流,一边想在抽取买卖机会的时候,能增添资产。
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大小买卖的本质区别,在游戏走了两轮后,发现我旁边有个参加三次的人,和其他人的跟着流程一步步的走相比更有章法的在玩这个游戏。在中途他的一句“现金流不多的时候别买大买卖”让我开始留心大小买卖的区别。
大买卖集中在可增加现金流的公司合伙人或者增加现金流的房产中,购买成本较高。小买卖是股票等这些能带来收益但带不来现金流的资产。
在这之后,我开始集中资金抓住机遇购买小买卖,通过小买卖增加手中现金流,等手中现金流数目突破万元时再开始抓住大买卖机会,购入两套可增加现金流的资产。
我在游戏中是收入较低的小学教师,在游戏中因战略的调整,不断增加现金流,在结束时离开老鼠赛道还差一点。而同桌有一位是第二次玩游戏,这次抽到的是收入高于我的律师,也是开始时全桌最富有的人,在游戏结束的时候,现金流没有增加,并且因为按揭购买的两套房产限制了现金流的增加,游戏结束的时候,现金比游戏开始的时候还要少。这是我比玩游戏的时候,感受到战略与战术的差异。
那个在旁边点醒我去留意大小买卖的人,在游戏的最后,也是成功走出老鼠赛道进入富人圈的。
事后和他交流,发现他确实是在玩过两次之后,很清晰游戏的目的,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纬度的去看游戏里每个环节里都有些什么样的机会。
所以一开始,他就很清晰自己积累现金流的方法,并且不盲目购置资产,所有目标锁定能增加现金流的,而一切会减少现金流的都会弃置。
这次游戏给我的感受是,战略是种思维,生活处处都可以使用。即便是一场游戏,战术和战略,也能带来显著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