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就是和作者交流、对话,如此一说,我用3天时间阅读《把时间作为朋友》,而后写下洋洋洒洒两万余字的学习笔记,算不算是与李笑来先生做了一次思维碰撞和面对面的对话呢(注意,不是傍名人,更不是傍大款)?
文章标题为什么是《把李笑来当做朋友》?
想法源于《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书名,加上这一系列文章的内容恰是阅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对实践管理的经验和实践,加之一些脑力激荡后的所思所想,这就好比把李笑来先生当做朋友,开始一番交流和对话。
在此,我把所记录的两万余字笔记,经过几番的精心浓缩、编排和雕琢,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成了你眼前的这一系列文章。
从章节(目录)而言,李笑来先生在前两章提出关于时间的理念和认知——“心智及力量”,第三篇章核心是方法论,独特之处是用了财务的名词包装实践(让读者易于理解),且提出主旨。
关于本章节,学以致用方面值得借鉴的方法论是:思考方法和图书架构的方法。在这一篇章中“以斑窥豹”,李笑来的作品很多是从源头展开,先有思路,而后找到一定的知识和资讯,从而嫁接成书(或系列文章)。
第四章开拓心智篇,主旨是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帮助你,方法是自我寻求方法,从而提炼成灵丹妙药。至于技巧,书中的方法经过我的提炼就是,找高手+多测验+勤输出。
第五章主要是从逻辑和理性分析的方法,提出论点和论据,批驳成功学的很多“伪成功”。第六章则是李笑来先生的个人管理经验和技巧;第七章则是上升到实践的认知和时间管理的“道”,回归人生管理的理念——“运用心智的力量”。
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篇章,每个人的学习的体会和感受是不一样的。于我而言,更喜欢第一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仅思考笔记我就写了近1万字),为什么?答案是:有很多深度思考,从人的自我管理,以及心智启迪和通过改变心智撬动自己对人生的掌控力。
毕竟每个人的不同结果,是基于不同人对心智、时间认知的不同所导致。
接下来,按照章节顺序,我会把书中核心要点,以及个人认知和体会呈现出来。
李笑来先生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说,要先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因为,写文章的时候,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考是完整的、论证是清楚的,那就只剩下最简单的任务:把已有的思想用平实、朴素、简洁、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观点很新颖,本人也很认同,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界定问题,而后找到思路,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攻取的路径,从而集中优势资源,取得结果。而在之前,一定先解决: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的问题。简单说,明确问题。
李笑来做教师培训的时候很优秀,他告诉其他老师,想要掌声先去彻底搞清楚听众想什么。关于这一点,其本质还是从听众的角度入手,研究对方的心理和需求,从而找到解决之道。从对方内心的出发,从对方的语言描述,从而贴合其内心,前提则是洞察力。
但是,洞察力和换立场、换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但是,你可以刻意练习),毕竟每个人的优势区不同,人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优势能力作出结果,达成想要的目标。
事实上,到达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对吗?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再进一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对问题有清醒的认知,如此才可找到对应的解决方向。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才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如同庖丁解牛,首先找到突破的方向,才能迎刃而解。而,找到迎刃的“入口”,也就是“突破点”很关键。只有你懂,你才能找到对应的角度和入口,才能化解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技巧,就是从熟悉的事物切入到陌生的事物(比如,打游戏通过和目标推进的过程异曲同工,电影中的高智商团队犯(罪)也是一个项目团队达成目标的做法,与“项目管理”异曲同工)。
王明阳作为心学创始人,他用“化解心魔”的方法征服土匪和叛乱,就是如此。
王明阳并无解除匪患的经历,但他深深知道攻击的核心入口——攻心,基于这一点,设定目标,展开后续步骤,调动军队,做到每一步铺垫,时机一到,施以重击,一举成功。
有人会问,如果我想成为一个时间管理的高手,我想改变自己的心智,我想……
你想,一个写出来书的人,一个对时间有体悟的人,必定是有过深度思考,且有着实践后的经验累积,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从而促使自己更好的实现目标。
如果还没有上战场的话,就先从纸上谈兵开始,开始阅读这本书,理解其主旨,而后按照书中的方法论去历练、实践、打磨,形成个人的方法论,进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相信我,这是学习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