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20章

《道德经》20章

作者: 吴叔桦 | 来源:发表于2022-11-06 14:37 被阅读0次

    修道之人要内心淡泊,做到“如婴儿之未孩”圣凡之分,在于行道的功夫。在老子的心目中,圣凡是一同的,叫做圣凡同。怎么理解呢?当你见山是山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圣还是凡,当你见山不是山之后又能够回复到,当初的见山是山你就是圣了,所以同样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就看你有没有经历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那种历程。就算经历了,如果不能返回,见山是山见水是谁,那就是属于假圣人,不是真圣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么一小段的变化而已。

    【绝学无忧】世俗的人都认为一个人有才能有知识,就可以无忧无虑。然而曾老认为我们看到很多有才有智的人比没有才智的人还痛苦,因此老子让我们超越这些世俗的学问,才能做到真正的无忧。所谓的哲学,并不是脑子拒绝学习,不看重学问,不希望我们学东西,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了以后,既不要认为自己是保学之士,更不可以高人一等。“绝学无忧”其实是一个可以与无为而治互相交换的用词而已。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很恭敬的回答诺诺诺。“阿”很怠慢的回答嗯阿,后者给人感觉是敷衍,没有礼貌,让人不舒服。然而老子认为一个很严肃很恭敬的回答,跟一个很怠慢很随便的回答,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回答你不必要计较那么多。“相去几何”就是指这当中的区别有多大呢,区别太小了,所以不用在意。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大家都喜欢善,跟大家都讨厌恶,又有什么区别呢?善与恶又差多远呢,其实是我们故意把它扩大,才觉得真的差很远,需要我们冷静的去想一想,就会觉得也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吧?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大家都怕这个怕那个,你能不怕吗?如果你不怕,那连平常人都没有做到,如果你怕甚至比大家更怕,那还算什么修道之人呢。人之所畏的,我们修道的人,也不能畏惧。老子说。一个人恭敬对方,心里会比较舒服怠慢对方,心里会比较不好受。那我们队人家要尽可能的恭敬一点,可是人家对我们怠慢的时候,不要去计较才是对的。 比如说看到别人行善,做好事不必去鼓励,因为一鼓励他可能就会变成假,看到别人做出让我们讨厌的事情,也不要去苛责,因为一苛责就可能变本加厉。

    “人之所畏”畏惧相对的是观念。比如说美与丑,善与恶,只要一对比一区分就有苦恼了。要顺着我们本性去发展,既不能放纵也不能禁欲,因为那个样子不符合人性。老子说如果说所有的人都害怕你不害怕,那别人都会怕你,因为一个不怕死的人是所有人都会害怕的对象。 当别人怕你也要跟着害怕,但是我怕的感觉跟你们怕的感觉不一样,不过表面看是一样,甚至于我还不如大家,可是我内心是清楚的,他们都困于那些无谓的多余的自讨苦吃的东西。因为修道的人不会真怕,一般人有这些区别,修道的人尽量不要有这些区别,人家怕这个怕那个我们也怕,但是我们怕的跟他们怕的不一样,我们要把它淡化,让其区别不是很明显,这样才叫做修道。

    修道之人如何才能够做到  我独泊兮呢?

    【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广大的意思。“未央”是没有尽的,无穷无尽的意思。一般人怕的实在太多,怕的越多,本性越受到压抑,越不敢表现自己原来那种诚朴的样子。(比如你讲几句淳朴直白的话,人家就笑话你,土之类的现在都是这一套,反而失去了味道)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很多人往来奔波,但是他们觉得很快乐,好像天天都在享受三牲礼(猪牛羊这样祭祀的盛宴)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泊”淡泊恬静。指的是要真正发自内心的淡泊。作为一个修道之人,真正的淡泊恬静,我没有这些欲念,你要玩我不禁止,但我也不会羡慕,你吃好的,我也不会讲一大堆不应该,我也不会说是因为我自己没有这个福气。我是真正的淡泊恬静,一个人若做到这样,修道就比较有成果了。

    “其未兆”我连一点兆头都没有。行道的人,修道的人没有这些恐惧的。别人热衷就热衷吧,对修道人来讲这些我都不在乎,我都是很淡薄很恬静的。淡泊到什么程度呢?“如婴儿之未孩”好像刚刚出生的小孩还没有成长为孩童那么天真无邪,但是你本身也是成年人了,因此必须要先回到婴儿时的状态,我们的修道就真的有成就了。

    老子认为修道之人最佳状态就应该像刚刚出生的婴儿那样。

    老子说有些东西好和坏跟我们无关,因为个人过个人的生活,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道。我们彼此尊重个人过个人的生活,我既不厌恶你,也不羡慕你,我不骂你你也不要骂我。总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傫傫兮,若无所归】婴儿没有怀念,没有自我,没有目标,所以他是漫不经心懒懒散散的,这其实是自由自在的状态。然而作为成年人,如果一辈子都漫不经心懒懒散散就就很严重了。所以你要长大要学习要做事,但是时时刻刻都要记住,“婴儿的状态才是你的本性”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别人什么都有,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多余的。“众人皆有余”大家都追求很多,但根本就是多余的东西。(买过的衣服,吊牌都没拆,浪费资源)“而我独若遗”而我都不追求,好像我把这些东西都丢掉了,我本来只有那么多,其他的人家有的我都没有。人生一定要有些遗憾,有所缺失,不要求全,求抢救时间有所鱼的众人。满招损,谦受益。

    为道是日损的,损之又损,损到几乎什么都不要,还过得很安然,那才叫真正的自由自在。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沌沌兮就是浑浑沌沌。“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讲的是于人之心,而不是于人之行。如果修道人的行为,跟那个笨笨的人一样跟那个渔夫一样,还算什么修道之人呢。愚人之心就是表现的,不是真的愚蠢,而是有了真知以后知道不真知道无为,才叫自然的表现。现在大家都在争,争到后面反而不好。你非征不可表现,你的福气很薄。我不去争我也没有损失,就表示我的福分很足。你要拿就拿去好了,你没有你才拿,我有我不需要。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昭昭跟昏昏是相对的。一般人很聪明,我好像很糊涂,一般人的聪明是自己骗自己,哪里是真聪明,我糊涂是因为不想去惊动别人,而是保持修道人深不可识的面貌,不让别人感觉到我自己的了不起。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察察和闷闷也是相对的。察察,是看得很清楚,其实看得很清楚的人,多半是主见太深。“我独闷闷”我所有的东西都深藏于内,而不显于外。因为我怕惊动别人,让别人感觉到他们怎么跟我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我心里头清楚,表面上随和,叫中糊涂,而不是真糊涂。中国人最讨厌真糊涂的人。最喜欢装糊涂的人。因为你装糊涂,对任何人都没有压力。

    老子这样的比,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圣,什么叫凡。自命为圣人的人只是装样子,因为他内心是空虚的,害怕别人瞧不上他。而真正有内涵痒的人,他内心很实在很充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就是修到人了不起的地方。

    澹兮其若海】“澹”是沉静,又是波浪四起。为何将两种结合呢?因为海都是波浪四起的,可海也很平静,只有海才能够经得起波浪四起,而同时却始终很平静。一般的小盆子波浪四起,就扑腾出来了,它就翻倒了。水平其实是不平的。一经讲评就是不评。不把不平当一回事,它才叫平。

    【飂兮若无止】“”是超越了人的物质欲望。如果一个很高的三方任何术任何防都挡不住的,因为三方永远比他们都高。这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是自由自在的,任何物欲都挡不住我的自由自在。(千万不要有比和争夺的心,最后导致一点回旋的力都没有,自作自受)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有以”就是有用。一般人都认为自己非常有用很有作为,很争气,表现的比谁都好。而我这个修道之人呢,是冥顽不灵的,好像没有受过教育一样。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跟别人不一样,为何?我所重视的是食母,“食母”指生养我的父母。中国人讲父亲一定有母,讲母一定有父,我们是分不开的。这剧讲的就是我很重视到我以道为贵,至于你们追逐物欲对我来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于修道人而来,有钱没钱都是道。

    我们的感觉,不是挂在嘴边的淡定,而是要用身体用修心来做道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2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hv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