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停止胡思乱想,敌人才会自动退去。当你专注于眼前,把精力投入到做事上面,所有的不安,便能消解一大半。
从今天开始,保持内心清明,不多想、不空想、不乱想。勇敢一点,洒脱一点,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
适度休息前两天,刷到一个词叫“休息羞耻症”。有的人在休息的时候,无法彻底放松,甚至会因为觉得自己没干正事而感到内疚、焦虑,萌生出一种羞耻感。
这其实就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很多人眼里,努力拼搏是唯一正确的追求,而休闲和玩乐意味着停滞不前。
所以,他们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使用,不允许自己停下来歇歇。瑞士作家希尔泰说:“过多或过少的休息,都令人无法松气。”休息不是奢侈,而是滋养身心的必需品。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看起来毫无价值,比如蒙头大睡、走神发呆,或者四处闲逛等等。但去做这些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为自己充电。
我们可以心无挂碍,感受无所事事的快乐,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人活一世,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休息的时候,就去尽情享受。当你可以放空大脑,什么也不想,便能在无拘无束中获得一种久违的惬意和宁静。
积极暗示《名人趣事》一书中,讲过作家叶圣陶的一个故事。叶先生患有慢性失眠症,只有服用过安眠药后,才能睡得安稳。一旦不吃药,他就会彻夜难眠。
但其实,他夫人为其提供的,一直都只是维生素片而已。他真正需要的不是药物,而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暗示。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自证预言”:即我们相信什么,未来就会发生什么。因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
比如,同样是面对一次失败,思想消极的人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自卑;乐观的人,则会把这视为自我进步的一次机会,不会让它堵在心里。
所以很多时候,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
痛苦无助时,不妨换种心念。凡事都往好处想,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事情自然会朝着理想的方向稳步迈进。
放慢节奏观察一下周围,你就会看到,很多人都把生活调到了“倍速模式”:嫌做饭麻烦,就靠外卖、速食解决一日三餐;觉得读书太费劲,就去看那种5分钟解读一部作品的短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