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散文
《富爸爸穷爸爸》10句箴言 你需要的 不仅仅只是钱

《富爸爸穷爸爸》10句箴言 你需要的 不仅仅只是钱

作者: 零度读书book | 来源:发表于2024-03-29 09:23 被阅读0次

对穷爸爸来说,稳定胜于一切。

对富爸爸来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仿佛金钱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似乎只要钱包鼓起来,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那大概只是因为钱包还不够鼓。这话说起来轻松,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钱包鼓起来。

最近重温《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在理财领域中对我影响颇深,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启发。

书中的理念其实并不复杂,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能够真正领悟并付诸实践的人却寥寥无几。

结合这几年的个人经历,我想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书中提到,“穷人容易被恐惧和贪婪控制。

没钱的恐惧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得到酬劳后,贪婪又让他们想拥有所有用钱能买到的东西。

这使他们需要更多的钱,也让他们花更多的钱。这就是富爸爸所说的“老鼠赛跑”。

我们往往被情绪左右,而非理性思考。

他们害怕承认自己的生活被金钱所控制。

这是财富积累的第一道障碍,许多人在此跌倒,包括我自己也曾挣扎了许久。

低谷期没有收入的时候,尽可能地节省开支。

既然收入有限,那就尽量延长手头资金的使用时间。

以前餐桌上三菜一汤,现在简化为一菜一饭;周末的娱乐活动改为徒步;远距离的就骑共享单车,还是包月的那种。

总之,减少支出,心中的不安也就随之减轻。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样的生活过于节俭,但我认为成年人应该学会延时满足,先苦后甜,即便现在,我也坚持量入为出。

因为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来,不被生活淘汰,是投资和创业的基本原则。

从成功人士身上汲取灵感

寻找那些已经取得成果的人,阅读他们的书籍,观看他们的纪录片,反复感受他们的格局和视野。

比如前天雷军的 SU7 新车发布会,为什么雷神能请到那么多同行,就是因为他的格局、能量场太强大了,直接把“敌军”转变成“友军”。

多感受这种气场,你的思维、境界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实践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如果仅靠阅读就能积累财富,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学识渊博的人在为别人打工?

如今,我们都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甚至一分钟的短视频来掌握财富的秘密,这与白日做梦无异。

坦白说,几年前我也尝试过跟随网络大V学习投资理财,结果发现都是智商税。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简单的模仿是行不通的。

即使大V告诉你买什么,买多少,但如果卖出的时机不对,依然无法盈利。

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深入思考,提升认知,才能提高自己的财商能力。

消费观念的正确性人性中的贪婪驱使我们工作,以满足物质欲望。

然而,物质的满足总是短暂的,欲望却会不断膨胀。

那么,穷人与富人在消费上有何不同?

富人无需考虑消费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而穷人则恰恰相反,他们通过购买奢侈品来营造一种购买力的假象。

如果我们在贫穷时期能够积攒资金,投资于提升自己的能力或避险资产,而非仅仅用于消费,那么十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截然不同。

消费品可能会消失,带来的愉悦也会消逝,但投资却可能转化为一笔可观的财富。

放弃对稳定职业的幻想

作者所指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任何公司能够永续经营,也没有公司能保证永远不裁员。

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这一事实:从美国的汽车工人到英国的金融家,再到中国的产业工人......

最尴尬的现实是,我们可能在一个企业奉献了青春,最终却发现自己所在的行业已日薄西山,不得不重新开始,与年轻的毕业生竞争。

在中国,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看似稳定,但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

在事业和感情上,别人给予的安全感永远只是幻觉。

贫穷往往源于一种思维定势,总是想着“我做不到这个”、“我做不到那个”。

正是这些自我设限的想法,限制了一个人追求财富的能力。

在中国这个社会,虽然有许多不自由之处,但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却没有那么多的“不能”。

让我们摒弃这些“不能”,转而思考“我如何做到这个”、“我如何做到那个”。

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行动者。物质上的富有,源自于思想的深刻、精神的丰富和意志的坚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爸爸穷爸爸》10句箴言 你需要的 不仅仅只是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mp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