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毛病”,先入为主:有时面对某件事物,还没全面、深入接触、了解,就认为一定又如何如何,然后“敬而远之”,不是“敬而远之”,实际是有些“厌而远之”“弃而远之”的意味。
确切说,多数时候其实也达不到讨厌的程度,但就是不喜欢,不看,不去了解,当然也不会去思考。
这是大事?问题很严重吗?
如果面对的是小事,还勉强说得过去,万一是大事、重要的事呢?
举个例子。
前些年,有一本超级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其畅销程度,令人咋舌。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其在各大购书网站上一直连续10年雄踞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此书于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其间,边写出来发表在网络上,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截止到2014年4月,关于证明其畅销程度的“数据性”证据,就有如下这些:
“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
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
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
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
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
第19届全国书博会金口碑好书榜;
等等。
仅一家电商网站上关于此书的“读者评论”,数量就达十几万;去年新修订版本出版后,在连续畅销十年的基础上,仅仅过了一年,这一家电商网站上关于此新版本的评论,就已达三万余条。
这三万余条,一定有一部分是以前没读过,新买来读的人所写;也可能有一部分是以前已买过读过,又新购一套的读者所写。
若是前者,说明此书现在仍在继续被更多的人关注、阅读;若是后者,说明人们从中获益甚大,所以才又买一套继续读,或收藏,或赠给别人。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充分说明,此书到现在仍“超级畅销”。
就是这么一本“神话般”的畅销书,我在电商网站上浏览商品信息时,也不知看到了它几十次乃至上百次,但竟连续几年一直都没认真关注过,当然也没读过,读过,也不超过100字。
为什么?因为这个书名。
于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在起作用了:明朝的事,历史类图书,属于自己喜欢的类别;但这书名,“……那些事儿”,多半又是随意胡侃乱说吧?
所以就一直“近而不观”,哪怕是它的书名、广告词、封面图片在自己眼前晃了几十次上百次……
偶然,一次逛书店,随手拿起这本书,上来就看到封底许多名人关于此书的表述,尤其是看到柳传志、窦文涛的话之后,心中一动:得看看,弄不好是本好书。接着就翻阅,读了近十分钟。
一看不得了,被吸引住了。这是本非常好的书啊!怪不得如此畅销。赶紧读。
就像无数人读这本书的情况一样,我读此书时,也是罕见地不停歇地读,读完了上一章,接着要读下一章,看完了第五部,急着看第六部。
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是这本书太好看了。
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读此书的情况:酣畅淋漓,醍醐灌顶。
先说酣畅淋漓。
首先是语言方面,口语化,不是拗口难懂的那种,读起来几乎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极其幽默,这样,读起来就特顺畅,特有意思。
然后是内容方面,抓的都是故事的“骨架”,但又不笼统,细处描写多,故事情节就很流畅,最终让读者感觉故事讲得极为精彩。
再说醍醐灌顶。
就是在思想方面给人很多很深刻的启示。读者可从书中获得非常多的思想营养。
要看如何克服千难万险,怎样艰苦创业打天下吗?书里有,朱元璋的故事就是典型。而且,这是一个出身低到不能再低,现有条件差到不能再差的人,最后竟然打下了江山,实现海内一统。够励志。
想了解太平时期,能人怎样奋斗,如何实现人生理想吗?书中也有,张居正、徐阶等人都是。而且,张居正本人存在不少争议,这些争议,又给人很多在他处难以获得的启示。
想看败家的案例吗?有,也不少。励志大师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中,不少人身居皇帝之位,却在皇帝这个身系天下、至关重要的岗位上,坚持不懈地向着错误、荒唐的方向努力,直至把朝政弄得乱七八糟,大明王朝稳步向着衰落的目标前进……读了这些,你会有一种憋得慌又说不明白是什么滋味的心理。
要读个人怎样实现心灵的不断蜕变,最终出现质变,获得思想精神脱胎换骨式升华的故事吗?也有,看神人王阳明先生的故事。
有没有舍身为国的高大上的故事呀?当然有,很多,比如于谦、杨涟,张居正等人也是。而且,这本书中对此类故事、此类人物的描写,能更深地、更接地气地打动你的内心,是让你真感动,真受震撼,读完他们的故事,你谈起他们的事例和精神,一定是发自内心地说出体会和感慨,而不是盲目地照本宣科式地说些口号式、程式化的词句。
扯远了。一句话,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书。
读后,对自己的启示是非常多的,不是很少;是多方面的,不是局限于少数几个方面;震撼是很大的,不是有点震撼;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不是感觉有点道理而已。
这么一本书,却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导致差点没去读。
这个先入为主,很严重,要不得。
具体事例,无独有偶。《谁动了我的奶酪》,更加畅销,也是见了无数次,也是因为书名的缘故,我也还是没读过。等到刘局长在会上具体地讲起了里面的具体故事,一听,道理很深刻啊,这个问题很重要,对人影响特别大,我身上就有这些问题,要读。这本书,实际与我们个人的思想、生活实际,贴得更近,更容易让人体会进去,更容易让人获得开悟和提升。
所以,这个先入为主,真的要改掉。当然,从广义上说,先入为主,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存在是绝对的。人,不可能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而不存在任何倾向性的思想思维。但,还是应该尽量改,改得越少越好,越轻越好。
总结两句:一、不可先入为主;二、主观认为、主观想象很多时候不可靠,要多去翻翻、看看、试试,实践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