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我三十四周岁。这篇文章是写给那年28岁的自己,而立之年的前奏.
那年是自己已经走过人生的二十八个春秋,有时光飞逝的落寞,也有不断成长的窃喜,一路跋涉,未曾轰轰烈烈,却也足已自慰。记得毕叔华说过:“人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会痛苦,而在欲望满足后又会无聊,所以人生就象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断的摇摆。”也曾实现过当初所设定的多个目标,感觉生活真的如此美好;也曾屡次无法突破成长的瓶颈,抱怨生活原来如此的艰辛。就这样,在社会这所大学中,接受着各种千奇百怪人生试题的考验,反反复复的磨砺,心境也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在外漂泊多年,那时感觉自己就象盘旋在空中的蒲公英,被风操纵着如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飘,不知自己最终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要么就让我振翅高飞,从此赢得蓝天和百云;要么就让我落入地面,从此深根发芽。我已经没有“也许天空记不得翅膀的痕迹,但他曾经飞翔过”那种洒脱豪迈的情怀,当年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懵懂男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要面对每天油盐酱醋肩负家庭责任已将至而立之年的男人,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将曾经的心比天高打跨成今天的俯首称臣。庆幸的是,在二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终于可以扫平存留心底许久的那种情愫——“飘荡的恐慌”!
28岁时展望未来,经过多年的涉世,深知目标对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确定自己未来人生跑道的方向更是重中之重。一个人,只要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深耕细作,总有一天,会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主角。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说说容易,做到不容易,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做就是数年,就是不简单,不简单的是数年来一直让自己的心态调控在某个范围内,面对困难,不骄不躁;面对诱惑,不卑不亢。商界大佬严介和曾说过:太感性的人,适合做基层员工;太理性的人,适合做中层管理者;有七分理性,三分感性者,往往能做成就一番伟业。
三十四岁的今天,我心憧憬并坚定的相信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暗自欣慰,能在今天悟到这些。给我时间的杠杆,我想虽然我不能橇动整个地球,至少我可以橇动我的人生。“可能远离恐慌”—是我现在总结给自己的关键词。祝福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