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这个理念是我去年在一堂资深心理学专家的情绪管理课程时第一次听到了。现在在《细讲弟子规》的课程里再次学习,很幸运,也有很大的感触。
《第子规》第五部分是“泛爱众”。泛爱众指广泛的爱,即爱众人、爱众物、爱众生。这是“愛”的繁体字,一个“受”里一个“心”,即爱就是要用心去感受对方的需要。
这个会意字,让我感叹古人造字的良苦用心之外,也感受到了现代当我们把中间那个“心”去掉之后,“爱”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没有了那颗存“心”,人与人之间才有那么多的矛盾、那么多的冲突。
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处处为他人着想,自然能赢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讲得都是当我们有一颗仁慈、仁爱之心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与拥护。
“已有能,勿自私”,孔老夫子和范仲淹全心全意付出毕生的精力与心血为社会付出,为人民付出,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世世代代的子孙也激励了无数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当孩子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非常重要。记得小时候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自己晚上回家偷偷学,白天在学校就整天玩,如果有同学在用功学习还会讥笑与嘲讽他们。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相信他的人生一定不会太幸福。因为,分享,分享,越“分”越“享”,当我们真诚为他人付出的时候,真正收获最大的其实还是自己。
小时候我奶奶常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所以当我发现什么东西让自己很受益,我会第一时间跟人分享,也希望他人也能从中受益。即使别人不认可,我也问心无愧。
“已有能,勿自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别人提供帮助,遵照圣哲人的教诲,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从容。
“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这里其实讲的都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当看到别人有能力,应随喜他的才华和能力。不巴结有钱人也绝不轻视贫穷人,不仅不轻视还要主动帮助贫穷人。
古人重情义、讲道义确确实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将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认认真真地演好给我们的后人,教导好我们的后世子孙怎样去做一个坦坦荡荡、有情有义的人。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还是从“心”出发,用心感受别人的感受,不要影响别人,不要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是我们最亲的人也一样,懂得进退,懂得察言观色,用自己的真心来照顾家人。
我以前很不喜欢做饭,常常是持应付态度。自己怎么方便做怎么来,很少考虑家人的感受。现在我会有意投其所爱,想一下孩子爱吃什么,先生爱吃什么。多花一点心思在做饭上,“民以食为天”,当大家吃得开心了,家庭幸福指数自然就提高了。
学习《弟子规》到现在为止,我感觉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在于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所有人和物。但只可惜自己修为不够,德行不够,所以还常常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没有修好身,自然齐不好家,更谈不让治国、平天下。
愿我能时时提醒自己“爱需要用心感受”,也许有一天当我真正想明白了对方的需求在哪里,一切自然会越来越好,继续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