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中旬,我参加了汤小小老师第1期书评影评人物稿班的学习,没想到,随后写的关于朱亚文和刘奕君的两篇人物稿,先后过稿。
第一次参加人物稿的学习和写作就过稿,这个好消息,委实值得开心和庆贺。我也想把自己写人物稿的经历和过稿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找准人物素材,立即动笔写作
21天的培训后,我发现自己对人物稿更感兴趣,且人物稿相对好写,所以我把人物稿观点文作为自己新的写作方向。
代老师在授课时曾经说过,写人物稿时,这个人物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有认同度,所以写起来会相对顺手。
基于此,第一期影评书评人物稿班结束后,我就开始查找关于朱亚文的资料。
朱亚文是我和好友的偶像,平时我俩经常一起探讨朱亚文的演技,聊他跟老婆的深厚情谊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当听说我要写朱亚文时,好友希望我不要把她的偶像写砸了,哈哈!
连续两个晚上,我从百度、知乎、综艺节目等平台搜集了十几篇有关朱亚文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从热搜中了解了人物的最新信息,从爱奇艺中查看了他的影视作品,然后捋清了他的演艺之路。
在写第二篇刘奕君的人物稿时,我又同样进行了资料搜集,并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你有了大量详实的素材后,就可以从中提炼出你想要表达的观点,并找到相应的素材来支撑观点。
02
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弘扬人物的正能量
代老师在讲述人物稿的写作时曾经强调,我们笔下的人物,除了个性特点,一定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就,三观要比五官正,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正能量,而不是乱七八糟的绯闻或者低俗的东西。
当我确定写演艺圈的演员时,就首先写了不仅演技好,而且在生活中没有不良绯闻的两个演员——朱亚文和刘奕君。
在朱亚文的资料中,我了解到他的演绎之路比较顺畅,出道不久就在各种电视剧中饰演男主角。而且朱亚文是一个喜欢挑战不同角色的人,至今在各种年代剧、都市情感剧和古装剧中,演绎了各种不同性格的男主角。
所以,从这些资料中,我确定了朱亚文人物稿的主题是:喜欢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不给角色设限。
而从刘奕君的资料中发现,他的演绎之路很不顺:19岁出道,却在10年里无戏可拍。但是他一直坚守做演员的梦想,终于在45岁出演《琅琊榜》爆火,成为反派人物的代言人。
通过这些素材和资料,我确定了刘奕君人物稿的主题:坚持梦想不放弃,终于大器晚成。
当确定了文章的主题后,我就开始用搜集到的素材来支撑每一个观点。
其实刚开始写人物稿时,因为没有观点文的基础,所以我还不知道原来一篇文章的大主题需要若干个小主题来支撑。
所以当看到苏沫老师的点评“你要提炼出一个观点,没有这个观点的话,整篇文章就是人物素材的堆砌,这个人物是没有灵魂的”之后,我开始列提纲和小标题,全文的素材都围绕着这个小标题的观点来叙述。
列提纲和小标题的好处是:可以掌握文章的节奏,整个人物的写作就不会跑偏。
03
按照老师要求,认真修改稿子
记得有一句话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上小班课时,苏沫老师曾经问我们:“是不是大家都把自己的文章当做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完美,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呢?”
我想,这是许多写手都有的通病吧!因为站的角度不够高,水平有限,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每次修改我都感觉似乎用了“洪荒之力”,老师却说:“洪荒之力还要爆发一次。”
虽然我也认为自己的文笔还行,但是看了苏沫老师的各种观点文,包括拆书稿和讲书稿,知道她已经发表过上百篇各种文章,是“樊登读书”、“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读者人物”这些大号的签约作者,资历深厚,文采斐然!我在她面前不过是个小学生而已,所以必须夹起尾巴,按照她的要求认真修改。
当我在写演员刘奕君为了坚持梦想在各大片场跑龙套的故事后,后面的一个评论是这样写的:“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只要有梦想在闪光,前行的步履就一定会坚实而轻盈。”
老师的评论是:“这个评论有点虚,你的评论始终是那种悬在天上的感觉,评论不接地气。”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把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虽然追求梦想的路途看起来挺遥远,但是因为有了梦想的支撑,前进的步履似乎也不再那般沉重。”
我在中间部分对刘奕君坚守梦想还有一段评论:“梦想从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梦想的步伐,必将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结果老师的评论是:“哈哈哈,看到这里我又想笑了,你一评论,就站在上帝的角度俯视众生。接地气,记住哈!”
看到老师的这段点评,我隔着屏幕似乎都可以看到文静秀气的苏沫老师掩嘴而笑的样子,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经过思考,我修改成了:“对梦想的坚持和耕耘,蜕变成蝶,也许只需要一朵花开的声音。”
这样的修改,看起来就比较接地气了。
有时我不能立刻找到修改的语句,所以就把老师写的人物稿反复看了好几遍。尤其是她写的蔡明、刘雯、敬一丹的文章,琢磨老师是如何边写边评论的。
当看到老师给我的第三遍修改稿的评语是“你的悟性不错,很棒!加油”时,我暗自窃喜,并从心底感谢老师对我们学员超级负责的态度。
其实,好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学友们在写作中一定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环节。
04
通过撰写人物稿,自己也变得更好了
可能大多数写作者都跟我一样,写文章时找资料确定观点是痛苦的过程,然后修改稿子亦是再次痛苦的过程;投稿后等待通知也倍感忐忑和煎熬。如果文章过稿发表了,就会开心快乐。如果木有过稿,就会焦虑和怀疑人生。
我们就这样在“痛苦-焦虑-开心-再痛苦-再焦虑-再开心”的过程中来回切换心情,在循环往复中度过写作的时日。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们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呢?
我相信,许多写手都跟我一样,唯有在不断的坚持写作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鲜活的,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当收到过稿通知后,我又暗暗开心了好几天。
我在写朱亚文时,就被他始终都在挑战自己,不愿意在“舒适区”呆着而感动。我喜欢他对“舒适区”的理解:“所谓的舒适区,不是自己觉得舒适,而是让别人对你放心。”
我们中有许多人发表了几十篇故事文后,又开始写观点文、人物稿、书评影评,不也是在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吗?
我也喜欢刘奕君的话,在谈到自己对演员这个职业的坚守时,他说:“看似毫无意义的等待,也许将来是最有意义的坚守”。
我们这些新媒体的写手们,不是有许多人也好几个月没有上稿,一直坚持写不放弃,最后终于得到编辑的青睐,开始上稿不断了吗?
虽然老师的功力我们现在还无法达到,暂时还写不出高逼格的文字,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笔耕不辍,一定会有进步,一定会再次听到花开的声音,再次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介绍:伊人,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汤小小说:我整理了《1000份爆款文章标题》《200份投稿资源》
简信:“标题”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