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凭什么他们能靠码字赚钱,而你不能?》,阅读量突破了5000+。
老实说,我不淡定了,因为这是第一次破千,还一下子过了5000。我很开心,还有些小激动。兴奋之余,我决定趁热打铁,把自己能够写出这篇文章的整个过程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或许能有什么可取的地方罢。
同时,这也算是为简书之路上小小的里程碑做个简单的总结。
哎呦,被你发现了,我就是一个喜欢总结和反思的死胖子。
1.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都在干什么
一、公众号
公众号的运营是在3月份开始的,到现在已经5个月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杨尝小道/Yangchxd)。讲真,公众号真的是一个很封闭的空间,就算是再好的文章也很少会有人能看得到,毕竟,读者基数太少。这一点来说,跟简书没得比,除非是已经有了一定人气的大号。在这里也推荐一下简书平台,对新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二、简书
几个月来,在简书上也陆陆续续码了13w字了,今天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从开始到现在的文章差异。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了,以前写得太烂,但是这么说,好像对大家没什么帮助。况且,自己现在写的也没有特别好,还是一点一点跟大家展开说吧。
首先是标题。要知道一个好的标题,可是吸引读者点开的关键。最初就是自己写着瞎玩,没仔细考虑过,想到什么标题就写什么。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每一篇文章在发布之前都会有3到4个预选标题,并最终选出自己觉得最合适的一个。这很重要,具体怎么写标题,我就不赘述了,太多大神写相关的文章,自己去搜索一下就是了。
其次,是文章的内容。最近简书改版了,就算是上了首页阅读量也不一定会特别高,真正的厚积薄发还是取决于内容,我只能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吧。个人观点,在简书上最吃得开的应该是干货类文章。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毕竟我写作的过程就是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写法开始的,刚开始嘛,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就只能去写自己。写着写着就发现问题所在,这么写,跟别人有半毛钱关系吗?当然没有,既然没有,别人为什么要看呢?没人看自然就没有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没有反馈,这对我这个需要不断看到小成果才能继续前行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于是,我开始尝试新的文体。不过没想到,第一篇过百的文章居然是这一片纯翻译的文章,《如何提高你的写作技巧》。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干货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小说的阅读量一般会高于非虚构类的文章,像这样,《听说,你曾像狗一样生活?》。但我还是鼓励大家多写一些非虚构类的文章来总结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最后,就是在简书上认识了一些比较厉害的人,当然,他们可能没有很多粉丝,但他们写的文字,说的话,都能够让我有所得。这一点,我觉得弥足珍贵。
简单来说,反思和改进,是我目前觉得尤为宝贵的两个点。
三、读书
好吧,我承认,我的大学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过如果再来一次,我应该也还会这样。
我读书真不多,大学四年除了专业课书籍之外,寥寥无几。反而是这半年以来看得书比大学四年的加起来都多,其实,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真得用起来的时候是能学到更多东西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学好一样东西,现在就开始用吧,比如说:英语。
在前半年的阅读中,由于工作的关系,基本是一周一本的样子,吸收的东西,其实也真的不多,现在看来,其实是读书的姿势不对,具体该怎么读,虽然现在颇有心得,但还是觉得,等我看完一本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之后再来跟大家讨论吧。
不过有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就是主题阅读的重要性。
我现在辞职来到了广州,专职考研,来之前的一周,我把几本关于时间管理和如何高效工作的书全部看了一遍,那之后我就觉得开悟了。大部分与主题相关的书中必然有其相似的部分,你要做的就是找出它们并寻找共性,再加上自己的实践体会,就会得出属于你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这个,真的很有用。
四、培训
这半年来最大的投资就是加入了李笑来的新生大学成长社群,这是一个关于认知的升级,但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动。
只有跑起来,你才知道你哪里不舒服,只有跑起来,你才知道哪里的姿势不对。
肯定有朋友会问了,你觉得花这些钱值不值呢?
在这儿先统一回答下,其实我觉得,只要有收获,就是值得的。
我参加了李笑来的成长社群,参加了汤小小的写作培训,订阅了《罗辑思维》得到APP的各个付费频道。
并不是打广告,只是觉得,自己很受用,而且还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生若能得一知己,足矣,我还在寻找的人,会是你吗?
2.这篇文章其实是这样写出来的
一、自我发问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能写出来最关键的点在于我自身。毕竟对于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太久,以至于当得出一个结论的那一瞬间,我的感触,简直太深了。(不排除这个结论有不周全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痛点吧。通过对自己的挖掘和分析,推己及人,写出一些感动自己的文章,进而才能过感动读者,或者,让读者觉得有所获。
二、寻找答案
最初,在是否要放弃一切去写作的问题上,毫无头绪,庆幸的是,看到了很多相关的文章。
在公众号里看到了萧秋水老师、秋叶大叔还有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文章,这些认知都是有共性的。
简书中的码字者,他的文章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或者说,令我幡然醒悟也不为过,与他交流,获益良多。
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是很让人惊叹的,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本书毫无章法,但我倒是觉得,一本书能给人启发,哪怕只是一点,也足够了。
期间,还与几位友人进行了沟通和探讨,对于写作的初衷,进行了深思。
噢,对了,我还去知乎逛了逛。
现在想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似乎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
我想说一句话,可能有些鸡汤,但这是真的:
当你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
三、归纳总结
当我从多方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我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得出一个大家都达成共识的点,那就是——个人成长和技能提高的关键性。
之后,结合自己当下的状态——实力不足、阅历不深。
得出一个结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就是那一篇文章写作的大致思路,希望对各位看官能有所帮助,同时欢迎各位大神批评指正。
3.看到4000+的阅读量之后,我是这么做的
一、兴高采烈
作为一个写作新手,看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激动万分的,第一次看到消息栏过99+,当时的心情真的是激动地无以言表。我是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啊。颤抖着握着手机,愣了好一阵子。
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决定,把这个里程碑一般的时刻记录下来。
50+的评论,之后会慢慢看,并一一回复。
3个打赏的观众老爷,以简信一封表示感谢。
共计收获46个关注、177个喜欢、收入16个专题并被推荐到首页。
二、发红包
我很愉悦地跟写作群里的小伙伴们分享了这个消息,并发了红包,没多少钱,但是跟大家分享快乐的经历是会让人格外开心的。
三、回复评论
回复评论这件事,本来是当天晚上就准备做的,结果由于突然断网,就耽搁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整个人已经冷静下来了。
想了想,也算是好事,因为这样的话,就能更客观地对待这些评论了。
四、归纳总结
鼓我、支持我的,在这里就不多提了,谢谢你们对我的认同。主要分析一下不同的地方,也许对大家会有启发。
共鸣型:
评论中有曾经坚持过写作并放弃过一次然后再次回头的小伙伴,还有为了不想淹没在生活琐碎而努力写作的全职妈妈,也有与我的想法类似,但一直觉得自己想法有误,看完之后豁然开朗的朋友。我很高兴能有读者认同我的观点,虽然我的想法尚未完全成熟,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担忧型:
看完了这篇文章,有读者开始担忧未来该如何选择。我有点儿诧异,毕竟这篇文章是我写出来解决自己当前的困惑并更加坚定的文章,为什么会有人产生担忧的情绪呢?
提问型:
看到这些读者的评论,我基本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担忧了。
“你为什么要打击别人的积极性?”
原来,有读者看完之后觉得我写出了现实过于残酷的一面。
想来,我确实是过于认清现实了。不过,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得清,而不是一味地去鼓励大家坚持就是胜利!毕竟,方向不对,只会越走越远。
建议型:
有些读者补充的点确是我考虑不周,人力有时穷,有所疏漏,欢迎大家补充。
路虽不易,但写作也是可以游历山川,遍访好友的。只要能够认清自己,再努力去做,找对方法,坚持下去就好了。
不能再赞同。
精彩论断型:
这一段对话,我自己也是学习了。(人名做了处理)
4.阶段性总结及规划
我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其实还是那句话,有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让人感到真诚、。
最初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解决自己的一个问题,没想到,得到了这么多读者的赞同和反馈。
总结之后,也发现自己的思考仍旧有着疏漏,还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水准。
我该如何保持这样的状态?
认清自己,不断前进,脚踏实地。
这三个词应该就是成功的不二法则了吧。
前天张佳玮张公子在公众号中提到了每日写作2000字不如隔日4000字,说的就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状态。道理与隔日健身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这一观点,我不是很赞同,以个人感受,每天保持一个写作的状态并养成习惯反而会让我状态更好一些,偶尔心之所起,就能写出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健身这件事,也都是每天在做,效果还不错哦。
未来的路怎么走?
我基本已经看清自己该怎么做了,虽然未来会是怎样的谁都不知道,但是既然有了大方向,就坚持下去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有了困难,遇山开山,遇魔降魔就是了。
恩,就是这样,希望各位看官有所启发。
我,就是这样一个只要有反馈就会打鸡血一般兴奋好几天的死胖子。
我爱这样的感觉!
网友评论
排版上:用小标题引导,方便读者理解。
包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