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散文
加速社会中,想象“慢”的可能

加速社会中,想象“慢”的可能

作者: penghuilou | 来源:发表于2023-01-14 20:10 被阅读0次


    1.后现代社会的娱乐形式

    小区门口有家早餐店,老板娘看起来五十岁左右。客人不多的时候,她会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看短视频。这一幕看久后,难免会想:现代社会中,人与技术之间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

    我虽没有看短视频的习惯,但不时仍会刷一些短视频。比如小红书和B站上的短视频内容越来越多,似乎所有的APP都在变得“抖音化”。不喜欢短视频的原因,并非反感“短”这种媒介形式,而是反感过量的内容、算法推荐机制、刻意营造的噱头亮点。看有价值的内容,犹如沙中淘金一般。最令人事后自责的,是被某个不相干的视频抓住眼球,然后一刷刷很久。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关掉软件后,甚至想不起刚才都看了什么。

    但早餐店老板娘不同,她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而是用来消除生活的单调。从这个层面看,在没有人陪伴她的情况下,短视频的确让她的生活没那么单调了。但这种生活就因此是值得过的吗?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短视频,老板娘又会如何打发单调的时间呢?也许是听电台、看电视、或是随便想些什么,也不见得比短视频更有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良好生活”不单与“科技”和“社会加速”有关,还与人的选择有关。韦伯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将个体所选择的生活观比作“神”,一旦人选择了一种生活观,就需要把它当作神一样去服侍。为什么要如此庄重化呢?是因为充满信仰的生活,对人们来说是重要的。

    这篇演讲中还有另一句话:“关于答案,让我们不要闪烁规避。”

    因此这篇文章对于将短视频这类娱乐形式作为休闲时间的选择持批判态度。“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种话听上去没错,但容易让生活变得太自圆其说,难以引发进一步有价值的思考和答案。

    那么,在说短视频不好的时候,我们在说些什么?

    2.这是一个体验很丰富,但经验很匮乏的时代

    娱乐形式有很多种,这里比较下“短视频”和“旅行”带来的不同体验。(以下是比较个人的感受)

    1.刷短视频的体验:•在短时间内可快速获得快感;

    •总期待着下一个视频更有趣,因此导致长时间沉迷其中;

    •在过量的视频中,难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关掉短视频软件后,会快速遗忘所看内容;

    •本想看某一类视频,却被其他不相干的视频抓走注意力;

    •只有眼睛这一个感官真正参与观看;

    2.旅行的体验:

    •长时间在旅途中,会有些劳累,但事后往往会觉得这种付出很值;

    •不会过度地期待下一处风景,因为旅程具有地理上的连续性;

    •一旦目的地明确,就不太容易受到其他选择的干扰;

    •旅行中的体验会形成记忆,被长久保存;

    •需要全身心参与,包括视觉、触觉、嗅觉等;

    对两者进行归纳总结前,不妨先来思考一下,我们的生命质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在死前的那一刻,人会如何衡量自己的一生?

    大概会像放映电影一样,快速闪回自己的一生。从这个层面上看,人是由记忆构造的。而只有那些重要的、美好的经历,才会形成记忆被保存下来。

    像短视频这种娱乐形式,是难以形成记忆的。这是因为短视频是去背景化的,说的再直接一些,就是“短视频”与我们的人生无关,看短视频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不会被真正触动或改变。而旅行是可以的,相信大家都还记得过去那些美好的旅行。

    在《新异化的诞生》中,罗萨认为像刷短视频(这类不能将行为转化为人生经验)的时间,并没有被我们变成“自己的”的时间,这类时间是相异于我们的。书中说道,“当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和经验缺乏完全的吸收、占有,会导致严重的自我异化。”

    因此,用短视频这类娱乐来填充休闲时间,不是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种娱乐形式,在营造着一个体验很丰富,但经验很匮乏的时代。短视频这类娱乐形式,在今天产生和被广泛接受,与社会的加速和科技的更迭有着紧密的联系。


    3.加速社会的形成与维持

    今天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是因为人们处于“竞争逻辑”之下。

    若不是真正认同自己的工作,那么上班本质上就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换取资本。有了资本之后,人们去购买房子、车子及其他商品。除此以外,也可以用资本去支配他人的时间,比如点一份外卖,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资本去支配别人的时间。(这里无批判之意)

    当人们把财富作为幸福的唯一考量,

    “竞争”便产生了。想要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财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做更多的工作,要么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要么是用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加速”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

    工作上的加速,势必会导致生活上的加速。所谓将工作与生活分开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人一天的时间有限,当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时,留给生活的时间注定会被压缩。这时人们若想在生活中拥有多种体验,便会采取更快的方式进行,或通过熬夜来增长生活时间。

    加速社会是如何维持的呢?大致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技术”“时间规范”

    人们对技术的美好期望,是当技术越来越先进后,大家可以从辛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每个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在加速社会中,为了在竞争中领先,人们需要做越来越多的工作,事务量的增长速率已经超过了技术的更迭率,因此技术非但不能将人们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反而会使人变得更忙碌。

    这里以效率办公软件“钉钉”为例。在钉钉上一旦看过某条消息,这条消息就会被标记为“已读”,被发信息的人看到。这要求人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回复,不然就是“已读不回”,会显得非常不礼貌。此外在钉钉上,如果未能及时地看到某条信息,发信息的人可以选择Ding对方,然后将信息以手机短信/电话的形式通知对方。这种强通知更进一步地打破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现代的上班族,尤其是互联网员工,其实在被隐性要求随时回复工作信息。

    哈特穆特‧罗萨将后现代社会的加速分为三个面向:

    1.科技的加速

    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时间。

    2.社会变迁的加速: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技术并未缩短大家的工作时间,反而每个人更忙了。这是因为技术更迭的周期在不断缩短,由此“事物”与“信息”的时效性变得越来越短。当在规定时限内,需要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这个过程又会进一步刺激技术的更迭。

    3.生活的加速:工作的加速会导致生活的加速。“外卖”、“快递”、“短视频”的出现,都是生活加速的体现。

    以上三种加速不断地循环反复,加快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罗萨将这种加速称为“集权式加速主义”,因为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它对主体的意志与行动施加了压力;

    •它无可挣脱,所有主体都会受其影响;

    •它无处不在,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去批评或反抗它。

    除了技术,“隐性的时间规范”也在维持和促进着社会加速。

    这里的“时间规范”指各种截至时间。上下班时间、项目截至时间等一系列的时间要求,让人们在加速社会中犹如齿轮一般精确运转。之所以称其为“隐性”,是因为时间规范既不来自政治,也不来自伦理规范,而且看起来时间仍被我们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这种隐性的时间规范之下,人丧失了对抗性,也丧失了愤怒。

    当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工作时,人可能会将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的,也即

    “自我剥削”。在《倦怠社会》中,韩炳哲将因自我剥削而抑郁的人称为“劳作动物”,书中说:“抑郁的人是一种劳作动物,他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他同时是施暴者和受害者。”

    在过去的宗教社会中,宗教还能给人提供缓解罪责感的方式,而

    “加速社会”并不具有这种慈悲心。

    4.何为良好生活

    今天的人看似有万般选择,实际上被一系列的社会要求支配着。

    在这种既感到自由,又感到万般束缚的情况下,人又该如何构建一种值得过的生活呢?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生活归为三类:享受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

    这里所谓“享受的生活”,是一种不断满足自我欲望的生活,而人的幸福其实来自那些欲望缺席的时刻。“政治生活”则是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把荣誉作为一种目的,这种荣誉往往来自他人的授予,是一种向外求的生活。

    而沉思的生活,与罗萨所说的“追寻共鸣的生活”相近。罗萨认为当我们与世界发生共鸣时,我们便不再停留在单一的自我层面,由共鸣产生的经验会让人们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共鸣的形式是多样的,一个人、一本书或一段音乐,都有可能会触动我们。

    而这种共鸣在加速社会中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在此种现状下,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沉思的生活”,便是一种个体通过思考寻求共鸣的生活。当意识到问题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即便知晓原因后,仍旧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清楚现状为何如此。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他人的观点,与他人产生共鸣。与寻求共鸣生活相反的,则是对生活的无感和麻木。

    最后用罗萨的一段话,来作为文章结尾:

    我们身为主体,不应该让我们无法控制的政治权威和宗教权威,预先决定了我们该如何过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应该交回到个人手里。

    想实现这一点,无疑需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敢于承担后果的勇气。


    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2023年的一月已经快过去一半了。过去的这一年,尤其感到时间飞速流逝。从更远的视角上看,这依旧是生活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一年。反而某些坚信的,和某些想要进一步建设的,都默然崩塌了。因此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有关“社会加速”、“科技的影响”、“资本主义造成的异化”等问题。思考无疑是重要的,当人被现实裹挟其中时,至少要清楚问题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才有可能发生。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沉思的生活”,其意义在于“沉思”这种行为,能使人不至于在生活中麻木,至少可以维持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

    新的一年,祝愿大家都能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好的改变。


    【Show Notes】:

    [1]. 【迟早更新】的第173期播客 —《那么快,那么慢》: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2609327c3ba070fd419809

    [2].《学术与政治》— 马克思·韦伯: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09618/

    [3].《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哈特穆特‧罗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204816/

    [4].《寻觅意义:做一些渺小而伟大的事情》— 播客链接: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5afe285a518e53b88049ec

    [5].《倦怠社会》P.19 — 韩炳哲: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42259/

    [6].“古典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界定” —文章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07515/answer/851112827

    [7].《张维迎:追求自由意志和沉思的生活》—文章链接:

    https://www.bimba.pku.edu.cn/wm/xwzx/jsasd/zwy/414254.htm

    [8].《亚里士多德:三种生活_慧田哲学》— 文章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525569141/?_i=36581652wU7Tin

    [9].《不受掌控》—  哈特穆特‧罗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48627/

    注:

    1.文章封面与配图由Midjourney生成;

    2.若您对这篇文章有不同想法,或相同想法,欢迎来我的公众号【真空时间】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速社会中,想象“慢”的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ro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