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寒不冰的端砚

作者: 左手梦圆 | 来源:发表于2021-08-14 18:30 被阅读0次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墨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这是摘自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文中开头的几句话。当我读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句时,便突然联想起端砚成为贡品的那个历史典故。那是在唐贞观时,一年大考正值京城长安大雪纷飞,许多考生因天寒地冻,手脚都有些麻木了。考生们在考场里紧张地磨墨,但刚磨好,正蘸墨挥笔之际,墨汁却冻结成冰,弄得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拼命向砚台呵气,写写停停。监考官见状也搔首摇头,爱莫能助。就在这时,监考官见一广东举子挥笔疾书,砚里的墨汁不仅没有冻结,还油润生辉。监考官越看越感到惊奇。考试刚结束,他马上从这个考生手里将砚拿过来,左看右看,并亲自蘸墨挥笔,写出来的字,墨迹鲜艳夺目。监考官爱不释手。后来从这位举子的口中知道这是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出产的砚台,于是将此砚视为奇宝,并立即启奏皇上。皇帝试用后发现果然不错,顿时龙颜大悦,从此把端砚列为贡品。我由此可以作出判断,宋濂当年抄书用的砚肯定不是端砚。否则,就不会出现“砚冰坚”那种让人烦恼的情况。

        历寒不冰的端砚成了贡品,同样的道理,历经艰难困苦依然初心不改的人,是多么可贵。

相关文章

  • 历寒不冰的端砚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 《醉落魄.冰玫亦殇》

    冰玫亦殇。冷艳寒枝暗香藏, 凄凄北风凄凄凉, 四季更迭,唯傲冬时节。 此时街巷花叠叠, 束束争暖爱心切。 从来不历...

  • 姜寒冰传

    姜寒冰,见其人而思其名。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盖源于此。少时经事,历千万险阻,故今日,谦而好学,敏而不骄。乃区政协...

  • 对和为乐

    和 梅枝历秋傲迎春,风霜雨雪盈孕沉。 冰凛寒冽映焰火,花开蕊放照红云。

  • 春寒

    春 寒 顾 冰 三月难寻春日暖, 严冬已过倍觉寒。 不...

  • 凝记

    寒忆 低不语 冰荷 雨月 凝记

  • 不历寒蹉跎,怎怒放扑鼻香

    唯有,磨砺的意志 才知,绽放的芬芳 没有,炼骨的煎熬 又,如何懂得不卑的高昂 尘世间 任何 轻易的收获 都...

  • 【冰言冰语】001

    一向贪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有形,可雕万千形态;可塑无尽样貌。 冰剔透,晶莹如玉,洁白无瑕,不染尘埃...

  • 怎样鉴别梅花坑端砚?梅花坑端砚特点

    艺术品投资在国内是越来越火了,尤其是端砚收藏,由于端砚市场的不规范,经常会有收藏者上当受骗,购买到假货。而随着名坑...

  • 端砚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砚老坑(大西洞)原石! 端砚“中华四大名砚之首、荣冠“国粹”、端砚自唐代至今己有一千多年传承历史、“砚”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寒不冰的端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ue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