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名字第一次振动我的耳膜时,便深深吸引着我去追逐他的脚步。
缓缓合上他最后一页,陷入了沉默。我无法用合适的词语,形容此时的兵荒马乱。但是依然想用一些简单的词汇,理性的记录一点感性初心。
似乎人只有在极静、极深的夜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声音。"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是他在我胸口掷地有声的一击。往事悠悠,红尘幡然越过,又有谁一直在阳光下闪耀?
阿米尔来自地狱,折射出我们所有人本来的面目,对优越感的渴望、面对恶势力的自保以及埋藏在心底的怯懦。
哈桑来自天堂,遥不可及的纯洁,忠诚,一切美好的代名词。
而现实中的我们却游离于世俗人间,是哪个被撕成两半的父亲,是那个自私怯懦的阿米尔的父亲,是那个勇敢忠诚的哈桑的父亲! 修建恤孤院的是他,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是他,偷走了对阿里忠诚是他,偷走哈桑本应得到的父爱与社会认同感还是他。
如果说从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到为你千千万万遍的阿米尔是属于阿米尔的救赎,那我想他的父亲至死都未找到那条让他成为好人的路。他仍旧缺乏了那份直面的勇气。
为什么?人都想要将自己遗憾,救赎,仇恨强加于下一代。完成上一代的遗憾,继承上一代的救赎,延续上一代的仇恨。对于我来说阿米尔的救赎,或许只是唯一的一种解脱后半生的方式,一种自我安慰。总归来讲他比他爸爸勇敢至少在成为好人这条路上。
1973-1979年君主制的终结,1979-1989阿富汗战争(苏联武装侵入阿富汗),1996年军阀混战,塔利班夺权 种族冲突(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911事件后美国入侵阿富汗。
1912年专制帝制的终结 1840年第一次 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内战爆发,幸运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了一条普遍规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竞争、种族与种族的竞争、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无一不鲜血淋漓的提醒着我们上进。总归是时代车轮中逆流而上的人,要么生,要么死。
如果一个人活的轻快无碍,那一定有人替他承担了无尽的沧桑与黑暗。
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壮烈牺牲的“八女投江”,孤身战死的杨靖宇,被蚀骨鞭打的赵一曼,尖刀刺死的王二小.........现在的我们享受着前人用他们的骨血混凝的伊甸园。我们有什么资格整日无病呻吟!有什么资格懒惰颓废!有什么资格蜷缩逃避!
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水平发展,政治制度的稳定,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在一步一步的强壮,但你是否喂过他一滴水或一粒米?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