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提倡和推崇传统美德的习惯。其中,在许许多的传统里面,首推是“孝”。
为什么把“孝”放在首要位置,这要先从先人造字说起。
“孝”字,我们先从“孝”字的上半部分析,上半部从“土”从“丿”,先人造字时,都是从事农业劳动,没有脑力劳动者和手工业者,所以“孝”字中离不开土地的“土”字,而那“丿”一撇,是指“人”的四肢,农耕社会,人民一旦有了土地,有了健全的四肢,就可以进行农业劳动,维持生存和繁衍。
能够生存和繁衍,就产生了代际和从属关系,因此,君者、老长为上,臣、子为下,出现了主从关系,“孝”字便应运而生。
人类从原始,走进了文明,几千年来,特别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孝与不孝,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习惯上,常把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看作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麼是孝。孔子说:晚辈长期保持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兄长都不尊敬,谁敢保证这种人会对别人保持礼貌,谁敢与这种人交朋友,谁敢与这种人建立生死之交。
不孝,大逆不道的人,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屡见不鲜。现在最突出的表现是:有些啃老族,一味向老人索取的年青人,怕苦怕累,不求进取,把老人看作是摇钱树,榨油机,想摇就摇,想榨就榨,把老人辛辛苦苦的积蓄,看成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利用者,享受者。这类人,此为不孝。
不孝者,不仅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无法在官场上混,没有人场,没有市场,只能苟且偷生,虚度年华。
孝的解读 孝的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