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每天的时间都没有被有效利用,很多时间用来了刷抖音和看小说,每日反思之时,痛心疾首,想起梁宁老师的课程,每每读起来都如金玉良言,让人不忍释卷,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复习梁宁老师的课程,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举个例子,一对双胞胎,2010年大学毕业,一个加入了报社,一个加入了腾讯
7年后,加入腾讯的年薪百万,加入报社的那位,报社已经沉沦,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问题不是双胞胎的素质或能力有差别,也不是说跟的领导的能力和个人操守问题,核心问题是他们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快速崛起,一个快速崩溃。
其实我们都有所体会,努力工作的工资收益,远远不如2013年以前买了腾讯的股票或者买了北上广的房子。
因为你再努力,你是一个点,一个月或者一年的工资,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
但是腾讯股票和北上广的房子的收益,是因为这个点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这是一个线性周期的结果。
对于做投资来说,你需要首先选择某个正在崛起的大型经济体,接着去找一个领域,投它的成长周期。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投资人,会投资一个赛道上所有的产业,为什么,因为他不赌单点,而是整个周期的收益。
所以,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努力勤恳,斤斤计较,他在意的是当下的一个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如果想要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一千万。
那么要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你切入的点在一个什么样的线上,这个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你面对的是什么竞争,是来自对手的竞争还是来自趋势的竞争。
所以,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你再怎么优化产品,提升效率,一旦点线面体选错了,都是白搭。
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但你要想清楚,他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做竞争,他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而你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即时收益,从来没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阿木说:梁宁老师的课程几乎每一句话都说重点,写课程的读书笔记几乎是把课程重新抄写了一遍,我们到底是在做一个勤奋的点,还是在享受时代的红利。
这个问题我之前并没有考虑过,但是前几天跟我干弟兄的一次谈话,让我感受颇深,他是一个电脑专家,有一个自己的小店,人踏实肯干技术又好,所以,小日子过的一直不错,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店关门了,前几天遇到他他说,现在家用电脑都饱和了,很少有人来装机器,而且手机的发展,替代了电脑90%的功能,玩游戏,发邮件,一切都可以在手机进行,电脑行业萎缩的很严重。结合这一章的内容让我知道了,这就是一个经济体的下沉,我们要做的就是马上跳出来,然后寻找下一个上升的经济体。
我们公司目前两个点在发力:
一个点是抖音带货,这个点附着的线是短视频,短视频的高速发展,而抖音又是短视频时代最璀璨的一颗明星,短视频这条线附着的面是全民娱乐,附着的体是5G时代,这条线应该是在向上发展的。
第二个点是线上课程,线上课程这个点附着的线是全民知识付费,原因是时代的告诉发展,人们普遍焦虑,担心被淘汰。附着的面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马上来临的5G时代。
大体就想了这么多,思路还是不够清晰,但是能够感觉到是在一个上升的经济趋势就好,而事实证明目前的趋势也是好的。
梁宁老师说想要成为富人起码要承受一次线性增长,这个给了我们新的思考方向,如何才能找到并依靠到线性的经济体,值得思考。
��^�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