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丹·苏利文在《终身学习》中说:“一生的成长法则:明天总比昨天更美好。”时间不会停留,人总要成长,一直回顾往事,会削弱一个人的锋芒。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内心充满阳光,向往美好的未来,并因此而持续努力,这个人才会摆脱成长的陷阱。
高尔基曾说:“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气力。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我们的过往,只是一种“原材料”,需要经过不断加工,才能制造出新的“产品”。倘若停留在“原材料”上,不去锻造它们,永远无法进步。
《终身学习》这本书指出“成长”是思维的功能之一。改变思维方式,有时就能从“停滞不前”变为“不断成长”,总是使“明天”比“昨天”更美好。人的一生,将来为上,过往次之。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的方式。
成长是所有人的基本欲求,有人为了金钱和爱情,有人为了家人和自己,无论处于何种目的,只要为了今后的人生中有现在没有的东西,都是欲望的驱动。当我们努力奋斗完成自己欲求,给生活带来成就感、满足感、意义感、进步感时,这就是成长了。成长的道路上,布满各种各样的陷阱,一不小心会成为了“伪成长”,敢于设想才能摆脱成长的陷阱。
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呢?为了让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与未来的自己相处,我从《终身学习》中总结出以下三个要点:
1.敢于设想,从改变自己开始
曾经读过这样有一句话:“我们在变化中成长。假设你拒绝了变化,你就拒尽了新的美丽和新的机遇。”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男人仍以40年前的方式对待女性,却纳闷她们的回应不再像40年前一样;一个上班族,干着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每天机械性地上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要想拥有不断成长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成长思维。这种成长的思维,是对生存的热爱,对存在的激情,对充满探索人生的渴望。希尔达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是家里8个孩子里的老六。她的哥哥姐姐都是在16岁辍学,开始打工养家。希尔达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想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一个老师,摆脱辍学打工的命运。
但是,她出身如此贫穷,连一个高中文凭都没有的16岁女孩,前途非常黯淡,几乎不可能成为一名老师。为了实现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离开家,自食其力,以一些热心老师帮助她申请的奖学金为生。于是,16岁的她,怀着自信,憧憬着未来,离家出走,生活在基督教青年会。
最终,她读完了高中和大学,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并在讲台上站了30年之久。希尔达敢于设想自己的未来,打破了贫穷家庭带来的思想禁锢,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一个成长该有的样子。贫穷落后的过往,并不是希尔达的未来人生,人生是用来改变的,不是用来当作回忆的“原材料”。
2.摆脱环境的影响,创造更多的可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实在不排挤意志的自由表现。”绝大部分人都明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它告诉了我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成长空间,要学会摆脱环境带来的影响。
乔·伯利兹是个意气风发的成功企业家,不断取得新成就,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人。面对这样的成功人士,谁会想到他曾经是一个毒瘾呢?他四岁丧母,一直深陷沉痛,难以自拔。他还经历霸凌、性骚扰、四处搬迁,导致他内向、孤僻,难以适应新环境。后来,他用吸毒、叛逆、行为失控来逃避现实世界。
他经常与其他吸毒者同住在一起,同流合污。庆幸的是,在那段毒瘾的岁月里,他读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变得极其善解人意,开始学会改变自己。他意识到,想要改变现在的自己,首先要改变环境,于是他离开了吸毒者的房子,搬到了另一个城市与父亲居住。不断读书,找工作,来充实人生。
他从事销售方面工作非常有天赋,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久之后,他还总结营销技巧传授给他的同事,成为了一名市场营销大师和顾问。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不断刷新记录,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正如佚名所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看他怎样对待环境。”只有摆脱环境的影响,学会控制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可能。
3.人生不设限,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讲述:“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每个人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固有属性。即使再小的步伐,不断积累,终会大跨步或飞跃,关键在于脚步不停。
98岁高龄的西班牙人安东尼奥·裴让,他精神抖擞,仍然颇有主见,保持着爱美之心,源于他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年轻时候,他还是个农夫,经历过西班牙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活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仍对世界怀着强烈的好奇心。98岁的他,还通过电视了解新鲜有趣的事物,看见了多伦多贝塔鞋类博物馆的专题报道,他就让孙女莉莎带他去参观。
结束后,他用西班牙语对孙女说:“谢谢你。今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因为好奇和求知欲,安东尼奥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直至生命的终点。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可以丈量的,没有人懂得它的宽度和深度。倘若我们想走得更远,探索更有价值的人生,需要终身学习,终生成长。人生不设限,我们始终都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事物,没有了好奇心,也就没有了求知欲,他的人生就像被按了“暂停键”,永远停止在现有的状态。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让我们带着“已知”的指引,去探索宏大的“未知”,把未来的价值最大化,让我们不断成长,直到生命的尽头。
4.总结:
周恩来说:“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由于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穷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伟人,成长为气力。”每个人的一生就像一株幼苗,始终都在成长。却有些人,违背了这样的自然规律,不遵守成长的法则,维持原始的状态,导致提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将来为上,过往次之,敢于设想自己的人生,才能创造新的人生。
《终身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你如何设计将来,就能拥有多大未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付出真实的行动,遵守成长的法则。明天总比昨天好,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成长法则,谁都没有办法去违背,我们只有把自己改变得更好,才能与未来世界和解。
“伪成长”是掉进成长陷阱的一种怪现象,他们总以为维持现状不变,或在一个圈子内的环境生活就是成长。殊不知,这个是世界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真正的成长,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建立在过往的条件上,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成长的过程,始终都要怀着好奇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打破惯性思维模式。
朱熹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愿你和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刷新自己的成就。怀着好奇之心,改变自己,控制环境,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愿我们站在同一个跑道,将来为上,过往次之,摆脱了成长的陷阱,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