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读了余华的《活着》,印象深刻:作者简单平实的笔触,主人公复杂而悲惨的命运,强烈的情感对比,读完之后,常常忍不住回味。悲剧都是痛苦的,也是永恒的。即使和我生活相处甚远,但当遇到痛苦埋怨之际,忍不住闪回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世间好物不长留,彩云易散琉璃脆”,所谓痛苦大概是自己还没有认清生活的真正意义,如同福贵,在那样的困境里,在那样的悲惨的命运之前,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存在,也未曾有绝望。
于是,读了余华的《兄弟》。这是一本大部头作品,上下两部,五十万字。读完之后,有些怅然,和上一部作品反差太大,和期待也相差甚远。
兄弟,顾名思义,描写了刘镇重组家庭的两个兄弟从文革到改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他们各自曲折而悲哀的命运。读上部,那个混乱的年度,人性的泯灭,看得扎心,看得心痛,“人怎么会这样狠毒”,那是一个我没有经历的年代,也是一个遮遮掩掩欲语还休的年代,我能感觉到作者的心痛和谴责。读下部,有些懵圈,不是读故事不是读小说的感觉,感觉在看舞台剧,哦,不,是小品,是闹剧,和上部的平实厚重相比,下部简直就是躁动而露骨的,无数次的夸大、荒诞、粗暴、色情,叫卖处女膜、处女大赛、增强丸、丰胸霜….,作者竭尽所能把一切具有荒诞和讽刺意味的情节串联在一起,能够体会到他对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大众精神生活匮乏的担忧。
年轻时爱读苏童和王朔,喜欢夸张语言的痞子文学,大约和青春期的压抑有关,如今,已经不太喜欢粗鄙狂欢化的语言,读完后,怅然若失,我想,无论作者还读者,总是在文学作品中寄托或者找到共鸣吧。
网友评论